突破拉锯时 迎来年报蜜月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5 10:14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策划/《红周刊》编辑部 统筹/张宇
编者按:节后市场并未迎来传说中的利好,降准、养老金大举入市的幻想都化为泡影。在经济下滑、流动性紧张的纠结困局中,多空双方都不敢贸然行动,股指本周五小心翼翼试探60日均线处的阻力,并站在该均线之上。如果大盘能够在此之上站稳并能放量突破2300~2500点一线,则中期上涨可期,因此下周走势至关重要。在试探突破成功之前,年报行情在操作性较差的市场中悄然启幕,业绩预增股、高送转股虽仅有脉冲行情,市场却有了一个短线交易机会。
市场综述
多方有效突破,需待“有形之手”
《红周刊》记者 马曼然
龙年开局首日收阴,因为市场并未迎来预期中的降准、养老金入市等实质性利好。受制于紧张流动性和悲观预期,市场成交量本周始终难以有效放大,虽然多次起到阻力作用的60日均线本周五被突破,但市场量能依然难以有效放大。多方能否获胜,取决于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面的进一步支持。
2300~2500点重要阻力区
从技术上看,过去3年里多方在2300~2350点一带进行了多次成功抵抗,但是去年末被跌破之后,该区域也累积了较多套牢盘,强支撑位反而转化为强阻力位,该区域势必会阻碍后市的任何小级别反弹。同时,60日均线也恰好位于该阻力带,2011年4月份大盘持续下跌以来,60日均线已经两次成为中级反弹行情的终结者,这次大盘能否站稳60日均线,突破长期压制,尚待观察。所以,技术面上能否有效突破2300~2350点阻力区域,是反弹级别进一步提升的关键,也是历史大底形成前的重要技术信号之一(见图1)。
结合盘面表现来看,结构性机会与风险同在。以石化、有色、煤炭、银行为代表的蓝筹权重股总体运行在上升通道之中,重心呈现向上格局。但是考虑到节前已经累积一定涨幅,短线出现获利回吐的概率较大。而且这些热点的转换缺乏轮动和持续性。做空动能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前期抗跌的高价股和防御性大消费板块,如张裕A这类股票的下跌属于补跌,但是由于目前估值相对合理,而且未来业绩增长前景较确定,估计继续下跌空间有限;二是估值依然不低的中小板、创业板个股,此类个股业绩不确定性和估值都比较高,后市依然有风险。
当前市场多空博弈正处于微妙之中,在此关键时点,基本面、资金面或政策面仍然处于纠结状态,大盘能否确认2132点底部,打开上涨空间,还需要这三个层面的进一步明朗与支撑。
A股风声鹤唳
相比国内货币政策谨慎,欧美央行春节期间继续量化宽松。欧美主要国家1月份PMI数据好于预期,一季度欧债危机将迎来阶段性缓和,这刺激外围股市攀升。目前道琼斯指数逼近了2011年中期的12876点的高点,欧洲、亚太股市也纷纷积极响应。但A股反应并不强烈,反而对欧债危机十分敏感。今年2、3、4月份将是希腊、意大利等国还债高峰期,欧债压力将集中暴露。
A股还有一个压力就是市场流动性,节前各家机构强烈预期说,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结果央行却用14天逆回购来释放流动性。而被大肆渲染的万亿养老金入市也有待证实其可行性。反观筹码供给市场,虽然中交建瘦身发行,但是北京银行等股权再融资步伐并没有因市况不佳而停止,另外节前已经在审的500多家企业正排队上市,还有大量的公司债、金融债、国债发行。这些都将极大地吸收市场仅存的流动性。
流动性或趋好
除了流动性,市场最担忧的是经济基本面。持续宏观调控已经在实体经济中显现出了效果,经济增速处于下降趋势中,当前仍看不到企业盈利下行趋势可能扭转的迹象。虽然通胀明显回落,但与此同时受制于信贷控制等因素,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都每况愈下,这反映出上市公司势必盈利欠佳。
根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最新1月宏观数据预测,CPI同比增长4.1%,PPI同比增长1%,与2011年12月份相比略有回落。该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测,1月份M1、M2增速有所回落,但2月存款增长将有所改观,M2增速将随之回升。展望全年,在贷款增速回升、货币乘数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M2增速呈回升态势。
PPI指数从去年7月份高点7.5%的水平速降,12月份同比仅为1.7%。表明工业企业利润正受到严重侵蚀。这对部分制造业板块有直接冲击,那些原本估值不高的品种,可能因为业绩下降而变贵了。另外,本周温总理再提房地产行业调控,事实上一二线地产市场已经极度萧条,春节期间各主要大城市房屋成交量骤降,北京甚至“0”成交,这或表明未来房地产投资会继续下降。
不过,流动性正在经历2005年似的逐步改善中,1月份通常是银行放贷高峰。交行认为,“1月新增贷款超万亿是大概率事件。受“早放贷早受益”观念影响,预计1月份的新增贷款约为11000亿元。而且从去年12月新增信贷较多来看,信贷调控正逐步放松”。同时,受节日因素拉动,1月份PMI数据继续回升,新订单指数等也有所回升。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不大,市场最担忧的基本面恶化将逐渐改善,这将构成阶段性利好。
期待“二次股改”
虽然经济问题尚不太糟糕,但是A股却熊冠全球,这背后对信心打击最为严重的当属新股发行“三高”问题。最近各方关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讨论再度热闹起来,高层也发出了改革新股发行制度的声音,但也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本周消息面上,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上市融资,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上市无疑将加重A股的负担。就目前情况来看,主板254家、创业板151家企业待审,14家地方银行排队上市。如此供给令本就不“富裕”的市场资金捉襟见肘。而新华保险IPO募资难解资金渴,上市月余又拟再融资150亿,中国北车也拟配股,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也让资金雪上加霜。
消亡,还是繁荣?就在一念间,A股命运从来都握在游戏规则制定者手中。在经济将触底、估值极低的大背景下,只要能够根治新股发行“三高”、推出退市机制,大刀阔斧实行“二次股改”,必然会重树投资者信心。若然,大底自然筑成。在大底尚在构筑过程中,投资者不妨先关注年报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