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眼光布局新三板衍生业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05:05 来源: 证券时报网证券时报记者 黄兆隆
作为开拓三板业务的先行者,国泰君安对潜在盈利市场的嗅觉是异常敏感的。在国泰君安场外市场总部总经理王大力的眼中,如何有效挖掘新三板业务盈利空间是考验券商综合投研实力的磨刀石。
战略眼光布局未来
“不以利小而不为,我们一直都有着放眼未来的战略眼光。”王大力告诉记者。
国泰君安自2001年就开始从事代办股份转让业务,虽然最初仅限于“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但并不因“利小”而不为,始终坚守这块业务。
目前,业内盈利的主办券商非常有限,这也造成很多券商在推进新三板业务时较为急功近利。对此,王大力有着不一样的认识。
“推进该业务必须要有战略眼光,局限于挂牌推荐上的盈利并非是券商应该追逐的目标,而是要将目光放在各项衍生业务上。”王大力表示,“未来将要推出做市商制度,考验的是券商定价、估值等综合性的投研实力。”
据介绍,国泰君安新三板未来业务发展结构为总部各业务部门提供专业融资、转板、做市、自营、直投、资管等全面优质的后续服务,形成高效、专业、协同的新三板产业链,推进公司新三板业务的快速拓展。
“比如,有客户愿意投资新三板,我们资产管理则可开发相应的理财产品。对于企业转板,公司直投、投行都可以介入。”王大力说,“重要的是,如果推出做市商制度,那么券商也可以拿到一二级市场间的差价。”
团队以自我培养为主
据介绍,国泰君安目前已组建了一支近20人专业化的业务团队,团队下设推荐挂牌组和做市交易两大组,其中行业研究员、律师和注册会计师占比达3/4,从业年限均在3年以上。
在人员培养上,国泰君安将内部培养摆在了第一位,绝大部分团队成员均为应届毕业硕士生。
“吸纳新锐力量,目前绩效激励上暂时不能与投行相比较,但是随着未来业务空间的拓展,相应的激励也会跟上。”王大力说。
在人员培养上,国泰君安开创了“奔跑才能生存”的绩效考核与流动机制,也就是说只要员工“跑出业绩”,收入可能比原来翻倍。此外,每年两次的培训,通过针对性的专题培训,让业务人员在工作之余时时有充电机会。
总分协作、专业分工
截至目前,国泰君安共完成中关村园区推荐挂牌项目3家,定向增资4次;完成其他高新园区企业的尽职调查10余家,与13家企业签订了财务顾问协议,同时与北京、上海、厦门、成都、西安、武汉、长春等多家高新科技园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国泰君安看来,推荐三板公司的资质标准是与创业板项目趋同。“公司是否有持续经营能力,主营业务是否突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是否有自主知识产权都是我们的审核标准。”王大力介绍到。
在业务拓展方面,国泰君安已确定了下半年以中关村项目为重点,其他重点园区为辅的工作方向,力争在年底实现3家企业同时挂牌的短期目标。为了打造新三板产业链,发挥公司综合竞争优势,该公司在运作之初就明确了构建“总分协作,专业分工”的服务支持体系。
“场外市场总部虽不足20人,但我们非常重视与客户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为全力保障项目成功,投入充足的专业力量,全方位调动公司资源。”王大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