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交易原因各不同 原始股东出逃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6 10:33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十月A股大宗交易数据点评

  《红周刊》作者 刘增禄

  10月,沪深两市共有123家A股公司发生了333次大宗交易,合计成交股数5.23亿股,累计成交金额58.87亿元,创年内单月成交最低。

  多重原因造就月成交创年内最低

  从交易情况分析看,10月的地量掺杂许多外在因素。首先,由于国庆长假的休市,10月的实际交易日仅有16天,如以日成交金额统计看,10月份大宗交易日均成交为3.7亿元,远小于除9月外的其他月度的日平均水平,9月份日均成交金额为3亿元;其次,10月又是上市公司三季报的披露期,因相关制度要求,公司股东、高管等内幕信息知情人士通常总会尽量避开敏感期进行交易。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市场前期下跌,多只个股的估值和价格已创出历史低位,而这也是造成很多股东惜售原因之一。

  交易目的繁多

  从交易情况看,10月份的大宗交易多少有点脱离了以往的单纯减持套现现象,所谓的避税、短期质押融资、机构调仓等做法在本月表现明显。

  10月12日~10月26日,券商自营内部出现交易,光大证券分别在4个交易日出现了4次大宗交易,合计成交340万股,涉及金额3799.7万元,观察显示,这4次交易买卖双方均为光大证券总部,且全部折价成交。同样,10月25日,*ST昌九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折价9.51%成交了935.28万元,买卖双方同为申银万国经纪总部。

  除券商自营外,营业部的自卖自买现象也延续9月势头依旧频繁。10月11日、12日、13日,沪电股份连续3个交易日发生了3笔折价大宗交易,买卖双方同为东莞证券上海古北路证券营业部。对于连续地自行贱卖贱买现象,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很有可能是股东在进行股份“清洗”,股东在较低价位通过左手倒右手方式将限售股转身为普通流通股,而这将不再受到限售股增值征收20%的个人税收限制。统计显示,TCL集团、四维图新、青龙管业、雏鹰农牧等11家公司在10月份均存有营业部自卖自买现象。

  而除了券商自营和营业部间的自行买卖外,10月21日,国都证券上海华山路证券营业部以22.1元/股成交价抛售了桑德环境100万股,接收方为广发华福证券福州鼓屏路证券营业部,奇怪的是,在10月26日,桑德环境再次发生的大宗交易成交股数与21日完全相同,只不过买卖席位出现了对调,成交价变为23.68元/股。对此现象,有市场人士认为,根据交易逻辑,这两次交易很有可能是一笔超短期的资金拆借,即卖方在向买方出让股权的同时签订回购协议,短短4个交易日即可获得158万元的收入,资金成本颇高。

  市场低迷让个人投资者割肉加仓两难,而机构投资者却借机进行了相应调仓。10月20日,北新建材、盐湖股份、双汇发展、苏宁电器、鱼跃医疗5家公司同现大宗交易平台,卖方均为机构专用席位,而买方则同为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证券营业部,据了解此营业部主要是以机构、QFII为主要客户对象的。统计数据还显示,除了机构席位的卖出,同一营业部买入,巧合的是5家公司全为平价交易,这显然与大宗交易折价成交套利本质大相径庭。金百临咨询分析师秦洪认为,出现这种机构席位间的平价交易,很有可能是机构进行仓位调整的结果。

  原始股东加快套现步伐

  10月,与之前减持多为中小股东不同的是,多家公司大股东甚至原始股东也出现大面积抛售迹象,涉及公司近50家。

  数据显示,10月26日濮耐股份通过中原证券濮阳营业部连续实现3笔大宗交易,成交股数为500万股、250万股、210万股。从三季报数据看,截至三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仅有第一大流通股东史绪波的持股量超过500万股,为7541.05万股(包含1885.26万股流通股),而第二大流通股股东的持股量有287.36万股,且根据当天大宗交易抛售席位与濮耐股份公司办公地点同在濮阳市来推测,史绪波很有可能是此次大宗交易制造者。

  同样,四维图新的大宗交易也可能同样是被原始股东减持的。10月27日和10月31日,四维图新通过大宗交易市场连续减持多达9次,单笔涉及股数最多447万股,最少117.7万股。从公司公告来看,自今年5月四维图新的原限售股东持股获得解禁后,部分股东在今年三季度开始大量抛售,如第一大流通股东上海明海公司在三季度减持371万股,而像新疆赛众公司、新疆商络公司、诸兆英等原限售股东也都存有主动减持记录。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