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A股政策救市风频吹 地下私募准备弹药伺机出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4 01:02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李壮

  2200点,A股市场如同水银泻地一般,在一个月时间内狂跌300多点。股市陷入一片悲观中时,监管层终于坐不住了。

  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到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高调鼓励社保资金入市;再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会长戴相龙支持地方养老金投资股市。虽然政策暖风没能在二级市场掀起多少波澜,但一些市场嗅觉灵敏的投资人士,却嗅出了股市回暖的味道,与此同时隐匿在A股下的地下资金开始暗流涌动。

  地下融资升温

  “从12月份开始,特别是最近两周,到我这谈资金合作的人明显增多。有要求配几千万的,也有一开口就要配上亿的。一般行情好的时候,配资融资需求才会比较多,现在行情这么低迷,融资做股票的反而多起来了。”资深券商人士黎先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这种情况让黎先生感觉有些异常,因为以往只有在A股行情好的时候,地下融资(俗称配资)需求才比较多。

  黎先生,北京某知名证券公司经纪业务部经理,在证券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同时手中也掌握了一些稳固的资金渠道。最近两三年,黎先生经手的配资项目总金额就超过了15个亿。

  据黎先生介绍,配资分为操盘方和出资方,操盘方除了要出一定自有资金外,还负责股票投资操作,而出资方负责按照1~5倍的比例提供余下资金,同时出资方按合同约定对该账户进行风险监控,以确保其资金安全。

  “这几天基本谈成了一个项目,操盘方本金3000万元,需要融1个亿,年息13%。”黎先生指着手头的一份合作意向书对记者说,“操盘方准备将70%的资金用于一只水利概念股的操作,另外30%的资金投资指数基金ETF。出资方资金现在正放在一家股份制银行操作短期理财产品,一周的利息就超过千分八,元旦过后就可提出资金,等双方正式签字之后,就可以开账户操作了。”

  黎先生向记者透露,这个项目的出资方以前为一家房地产老板,2010年该老板将公司变卖,变现的资金现在参与各种股票融资操作。

  “这个项目配资杠杆1∶3,比例适中,但操盘方选择的股票只有一只,所以有些出资方顾虑比较多。”黎先生对记者说,13%的年息在1∶3配资里应该算“高息”了,目前的市场环境一般给出资方的年息为11%~12%。

  经黎先生介绍,记者联系到了上述配资的操盘方私募人士秦磊(化名),在他的豪华大户室内,记者了解到了这次配资项目的一些细节。

  “今年本来准备跟信托公司合作做一只阳光私募,但后来考虑到阳光私募监管层对其投资监管太严,操作有太多束缚,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用自己的钱做高息配资。”秦磊对记者说。

  准备“弹药”

  对于秦磊的操盘手来说,在保证出资方秦磊一亿本金安全的同时,还需要按照13%的固定利息即提供1300万元的年收益给秦磊,这无疑对其投资能力是一项非常大的考验。

  但秦磊对此并不担心,他认为就配资双方而言,出资方因为本金和收益有保障,所以风险不大,相反操盘方承担的风险就大的多了。

  “除非买的股票出现连续无量跌停,否则在保证本金的前提下都有安全撤退的机会”,秦磊表示,对此黎先生也表示赞同。“比如上面这个配资项目,到期后操盘方应该留给出资方的资金是1.13亿元,操盘过程中,如果股票和资金总值跌破1.13亿元,这在圈里叫“穿仓”,就会要求操盘方追加保证金”,黎先生表示,去年他经手的一个操盘方,因为账户穿仓,被出资方连续要求追加了两次保证金。

  秦磊直言配资的风险,主要在于资金是否安全可靠,和不熟的中间人、出资方合作配资,风险非常大。“有些出资方资金来路不明,操盘过程中一旦中途撤资,会打乱整个操盘计划。还有些出资方、中间人,因为可以对我们的账户进行实时监控,会自己带一些资金进行老鼠仓操作,量少可能对盘面影响不大,一旦资金量过大,操盘就非常困难”,秦磊表示。

  “目前手头掌握的资源,希望做股市配资超过四五个亿,但操盘手不好找,因为高息融资投资一旦失败,操盘手的本金全都得赔进去。”黎先生对记者说。

  黎先生透露,就在今年10月份,地下融资市场配的一批资金,原本看好股市反弹的机会,但行情很快就掉头向下,这批配资资金亏损厉害。

  不过业内人士透露,行情不好的时候做配资,相对利息也比较低,一旦行情好了,出资方升息是必然。同时,有些出资方本身就对股市非常熟悉,行情好了,可能自己就直接操作股票,操盘方再找资金就会比较被动。

  在2005年之后,由于政策允许,曾经一度处于灰色地带的A股投资“地下融资”开始部分走向阳光化,据私募排排网统计,2011年国内的阳光私募募集的民间资金超过1700亿元。

  伺机出动

  按照秦磊的判断,目前A股市场基本没有太大下跌空间,明年一季度可能会走出强劲的反弹行情。年关之前敲定配资计划,也是在为明年的行情做资金储备。

  与秦磊所管理的“地下私募基金”相同的是,有些阳光私募也开始转向乐观。

  王巍是新近发行的阳光私募基金“募旗汇金一期”的基金经理,在王巍看来股市的下跌更像是一种机会。目前王巍所管理的阳光私募已完成募集期,正处于股票建仓阶段。

  谈到一季度行情操作策略,王巍表示,“现在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进入下行通道,流动性的持续释放将对实体经济带来帮助”,他的基金将逐步建仓文化创意等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趋向的新兴产业股票,备战明年行情。

  虽然公募基金在今年的大熊市中损失惨重,但目前各家基金公司普遍预留近三成的现金比例,也为未来行情预留了主动。

  招商证券基金分析师张夏对记者表示,“目前全部偏股型基金平均测算仓位为70.3%,这一仓位水平已经接近了股票型基金历史仓位的最低值。而一些小盘基金则因为市场走软,有继续减仓规避风险的可能。”

  在秦磊看来,公募基金的低仓位恰恰是私募入场的好时机,“我们的资金整体规模与公募不在一个数量级,但如果联手入场,制造一波像样的反弹行情还是有可能的。公募基金的操作步点缓慢,往往行情启动后期才进行加仓。就像今年11月上旬的行情,11月第二个交易周,公募基金才普遍加仓,但行情却在基金的加仓中结束了。”

  当公募基金手握资金谨慎观望;另一方面,产业资本对于股市的态度却在悄然转变。

  据兴业证券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2月前两个交易周,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的减持金额正逐月大幅下降。据统计,今年10月产业资本减持金额为35.5亿元,11月为64.7亿元,而到了12月,从12月1日到16日总共的减持金额才5.1亿元。

  与减持意愿大幅降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产业资本出手增持股市的力度明显增强。11月增持金额为11.6亿元(10月为12.6亿元)。12月1~16日增持金额为4.2亿元,而上月同期增持仅为0.4亿元。

  机构资金相时而动,产业资金适时出手。二级市场中的资金暗流又能否形成一股合力,政策暖风吹动,处于冰冻状态的A股市场,接下来是否能走出一轮破冰之旅呢?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