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 正文
新浪财经

部分银行暂停票据类和应收账款类对公理财产品

2011年06月30日 17:53 来源:新浪财经

  高压下银行自我整顿理财产品规范  部分银行暂停票据类和应收账款类对公理财产品

  新浪财经讯 6月30日下午消息 新浪财经获悉,根据银监会上周五召开的理财产品业务会议精神,一些股份制银行已经开始进行理财产品的自查和规范,已严格同业存款类对公理财产品期限和收益率,暂停票据类和应收账款类对公理财产品的发行和审批。

  新浪财经28日以“银监会点名批评银行理财乱象 要求商业银行整改”为题,报道了银监会上周五下午召开的理财业务会议,会上监管层指出了目前理财市场出现乱象、恶性竞争,已经成为已成为绕过监管的吸存手段以影响存贷比指标。

  银监会在会上点出六项违规操作,包括:同业存款存放本行、购买他行理财产品、投向政府融资、绕过信托做信托受益权产品、委托贷款理财产品、票据资产理财产品。要求商业银行进行整改和规范。

  新浪财经获悉,有股份制银行已经开始进行自查和业务规范。

  具体而言,其一,同业存款类对公理财产品期限不能短于15天,投资者收益率原则上不高于5%,且必须存放于其他银行;其二、暂停票据类对公理财产品的发行;其三、暂停受理应收账款类对公理财产品的审批工作。

  “票据类和应收账款类理财产品承担了企业债的功能,类比下来其风险在于发债主体的信用风险。”银行业人士如此向新浪财经分析,简单解释就是,银行充当过桥角色,将机构和企业的资金包装成为理财产品,定向投给需要贷款的企业。

  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实际的贷款需求旺盛,但目前银行头寸紧张,只得通过大量代销信托理财产品或委托贷款,“曲线”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将资金的需求和供给放在“表外”匹配。

  不过如果投资标的的收益率未必能达到预期,银行只得承认投资失败或通过其他投资收益弥补。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浪财经询问时表示,银监会并未下达明确文件,各商业银行只是从业务合规和风险的角度进行自查和自我规范。

  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浪财经电话询问时表示,工行并没发售上述三类理产产品,该行相关业务都合规并不需要整改。

  不过业内人士则向新浪财经表示,“工行是对公理财产品发行的大户”,而该行部分支行在对外公布的新闻稿中也表示,充分发挥对公理财产品优势,善于挖掘对公理财潜在客户需求,大力拓展辖内优质客户对公定向理财业务。(丁蕊 发自北京)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