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陈克新:短期难回温和通胀范围

2011年07月10日 04:23 来源:东方早报

  在一片“涨”声之中,很多产品也都开始搭便车涨价。

  很多产品都在搭便车提价

  “短期难回温和通胀范围”

  据新华社上海7月9日电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除了猪肉价格,其他包括粮食、鲜蛋、水产品价格的同比涨幅都在两位数。在一片“涨”声之中,很多产品也都开始搭便车涨价。

  惠氏、雅培等部分洋奶粉品牌近日悄然提高了零售价,涨幅平均在10%左右。

  实际上,洋奶粉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开始变相涨价。上海市民倪清一直让朋友从荷兰寄当地的“牛栏”牌奶粉给孩子喝。最新一批寄来的奶粉换了新包装,虽然价格没有改变,但是细心的倪清还是发现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变化:一罐奶粉的重量从之前的900克变成了850克。

  像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日化产品上。某国外品牌的婴儿洗衣补充液,从之前的600毫升变成了500毫升。“每次都是装在同一个瓶子里,以前都是装得满满的,但最近买到的却装不满了。”倪清说。

  这都反映了一个现象:一轮全球性的通胀正在发生,来自内部的成本上涨以及外部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正在传导至居民消费的各个方面。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环比持平。

  虽然PPI受翘尾因素的影响,不降反涨超出市场预期,但是也反映出从上游到下游的价格上涨压力。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陈克新称,作为基础性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与中下游产业关联度较高,价格上涨不可避免会影响到中下游环节。“上半年中国加工制造企业还有一些前期进口或库存的相对低价的原材料可供使用,但到二季度后,随着前期低价库存耗尽,生产企业将会真正面对更高价格的原辅材料。”

  CPI高达6.4%的同比涨幅不仅创下3年以来的新高,也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挑战。

  从引发通胀的根本因素来看,货币供给增速已经连续回落。年内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调控效果开始显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从中长期看来,物价的上涨还是要回归到货币的因素。而目前货币政策的调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货币增速的控制给物价的调控创造了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

  央行数据显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自去年12月创下19.7%的阶段高位后,已回落至5月15.1%水平。

  但刘元春同时指出,目前从货币供给到价格形成之间的传导机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银行表外产品的增加,直接融资比例的扩大,都会增加货币流通的总量。而除了增量的控制,原有的存量,也对物价上涨构成一定的压力。

  在陈克新看来,由于多项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加上工资水平持续上行,预计今后中国物价都将高位运行,短期内难以恢复到温和通胀的范围。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6月份CPI6.4%的同比涨幅差不多是一个高点,7月份CPI同比增速预计仍然将在6%以上,此后会缓慢回落,而主要的原因是翘尾因素的影响会逐步减弱。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