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邵宁:一直担心央企激励不足

2011年07月31日 03:37 来源:东方早报

  航天恒星、有研稀土率先获批实施央企“分红权”激励。

  “现阶段在非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涉及国有股权转让定价、股权分配等敏感问题,以及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产权归属问题、激励对象固化后带来的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我们真正发展好的是那种成熟的、要求有很大规模和很大团队的产业,这与激励机制不灵活有很大关系。我们一直想在高科技企业激励方面迈出一点步子,但又受制于各方面的压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

  早报讯 对于央企的激励方式,国务院国资委优先选择了“分红权”。

  据证券日报30日报道,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29日举行的中央企业分红权激励试点工作启动会上表示,要积极稳妥推进分红权激励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分红权激励试点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后,再适时探索研究在哪类企业适合实施股权激励。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和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激励方案已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将率先实施分红权激励。航天恒星和有研稀土分别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去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在部分中央企业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13户中央企业集团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

  “实施股权激励,

  意见还不统一”

  对于率先启动分红权激励的原因,邵宁坦言,这与“实施股权激励,大家意见还不统一”有关,“因为现阶段在非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涉及国有股权转让定价、股权分配等敏感问题,以及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产权归属问题、激励对象固化后带来的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据邵宁称,由于之前做过的股权激励效果有争议,因此退而研究考虑分红权激励。从前一阶段与企业的交流情况来看,企业对于分红权激励的认识比较一致,认为分红权激励是一种利益分享制,与岗位挂钩,可以把激励对象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实现有效激励,开展分红权激励的积极性也很高。大家认为,分红权激励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起步方式。

  据邵宁介绍,在这次激励试点工作中,国资委试图设计一种更加适合中央企业实际的激励模式。这就是,选择了分红权激励而不是股权激励,选择了激励对象是岗位而不是具体员工,选择了业绩增量而不是业绩存量。这种激励方式应该能够促进深化内部机制改革、规范企业管理、推进人才市场化、优化分配结构,可能更加适合于中央企业所属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直接面对市场的转制院所企业的情况。

  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29日挂出的《邵宁在中央企业分红权激励试点工作启动会上的讲话》,启动会之后,要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分红权激励的试点范围;关于股权激励问题,在分红权激励试点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后,再适时探索,研究在哪类企业适合实施股权激励。

  “激励不足导致央企

  受阻高新技术产业”

  在29日的启动会上,邵宁还提出要求:已经批准分红权激励试点的航天恒星和有研稀土两家企业,要认真抓好方案落实;其他试点企业要抓紧做好激励方案的设计与制订。

  证券日报在30日的报道中提到,航天恒星和有研稀土在方案指标设计上略有不同。航天恒星的激励总额与企业当年的经济增加值和经济增加值改善值挂钩,且与增加值改善值挂钩的激励额度占总额度的50%以上,从而推动了员工关注企业资本成本的控制,更加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有研稀土采用了当年净利润额与净利润增加额作为计提总额,且当年净利润增加额比例超过计提总额的一半。

  此外,两家试点方案充分体现了向核心科研技术岗位倾斜的导向。航天恒星和有研稀土的科研类岗位和激励额度占比均达到90%以上,其余岗位也均为与科研成果转化密切相关的经营管理岗位。据测算,两家企业的激励方案实施后,核心岗位的科研人员收入水平平均可提高30%以上。

  邵宁在前述启动会上还提到,“总的说,让生产要素真正参与分配,拉开合理的收入差距,坚持薪酬水平由市场价位决定,是我们近几年非常想做的事情”,邵宁直言“中央企业激励机制不足一直是我们非常担心的,其直接的后果是央企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太顺”。

  邵宁说,我们真正发展好的是那种成熟的、要求有很大规模和很大团队的产业,这与激励机制不灵活有很大关系。我们一直想在高科技企业激励方面迈出一点步子,但又受制于各方面的压力。因此,邵宁称“实施分红权激励,对试点企业来说是转换体制机制的难得机遇”。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