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吴晓灵:银行理财产品应向信托回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0 09:37 来源: 新浪财经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致辞(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致辞(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吴晓灵:尊敬的蔡副主席,尊敬的朱晓明院长、王波明董事长、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本次论坛,能够和在座的各位专家就本次议题进行探讨。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金融业,并逐步波及到全球经济金融领域,时至今日,由此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在演化之中,日本和美国的主权债务也前景堪忧,尤其是美国主权信用风险,给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带来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

  针对此次金融危机,金融界和各相关部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并进行了相应的诸多改革。其中尤以《巴塞尔协议3》的出台和实施,对银行业的影响最为普遍和深远。与以往相比《巴塞尔协议3》引入了宏观审慎理念和控制工具,提出逆周期资本缓冲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严格资本定义,提高资本的质量与标准,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准,引入杠杆率、流动性等新指标,以及优化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多的改进,这些对中国银行业乃至金融业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在此开幕致辞之际,我想谈两点看法,抛砖引玉,期待后边的专家给予更精彩的观点。

  观点一:做好银行资本规划,应该成为银行发展战略的核心。

  大家都知道《巴塞尔3》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和资本质量的要求,目前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问题不太大,中国的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从数量上能够达到标准,而且质量上也是比较高的,我们的核心资本基本上能够达到9%,就是说按照重要性的银行,他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点几,整个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2%左右,应该说短期之内,特别是在今年还是问题不大的。

  但是因为我们的银行的贷款规模增长得比较快,随着贷款规模的增长,我们补充资本金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据有关部门从研究的领域来测算,发现我们几家系统性的重要银行,在补充资本金的方面,近五年会有4000亿到5000亿的资本的缺口,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讲这家机构他的测算的前置条件了。还有一些人测算的那当然比这个资本缺口还大一些。但是就是按4000、5000亿的缺口,每年补充100亿的资本金来说,可能大家觉得补充将近1000多亿吧,觉得按照资本市场每一年增加近万亿的资本融资来说,好像数额不大,但是实际上作为一个行业它的资本融资已经占到了整个资本市场融资的10%,也不可谓不大。

  在这样的资本补充的形成下,会遇到两个问题。因为刚才我谈到的是主要的重要系统性银行,其中有几家他们的资本需要寨样的补充,如果要是说他都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会带来一个制度性的问题,就是国家对于这些个重要的系统性银行,在股权控制方面要达到什么样的比率,如果要是完全靠市场融资,那么就面临着说这个市场需要稀释国家的股权,如果国家要想保持跟市场同步地来融资的话,就要增加财政的负担,或者是这些银行少向财政上缴利润,或者财政要另外地用钱来补充资本金,因而我们系统性的重要银行,他们的股权结构就面临着一个战略的考虑。

  那么在战略上来说,既可以说我们要满足这个资本金的要求,来适应贷款的扩张,然后我们在这个股权结构方面怎么样来保证国家股权的份额或者是认可国家份额的稀释,这是一种战略考虑。

  还有一种就是说只追求国家对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股权结构的控制,而不注重对于这些银行在市场份额当中的占比,也就是说,有多少钱我就办多少事儿,用资本来约束这些个系统性重要银行的风险系数。

  观点二:第二个就是节约资本占用,发现中间服务业务,是我们在这个资本约束之后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那么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银行最近发展得比较快的是一项理财业务,而且财富管理也是金融业各类机构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一项业务,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怎么样能够更稳健地帮助银行在减少资本消耗的情况下来增加利润、增加他的竞争力,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我们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我个人认为还有许多应该研究的问题,才能够保证它的健康发展。如果要是说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的话,会引起流动性风险和一些法律风险。因为我们现在的银行普遍地理财产品的做法是什么呢?是有一个滚动发行的资金池,对应着一个相对固定的一个资产池。也就是说在证券公司还有其他,就是投资基金,他们的这个理财产品当中,是把资金固定起来筹集了以后,再用这个资金去买,分散地去投资各种资产,先有资金池,后建资产池,资金池和资产池是一一对应的。因而风险是明确的,收益是可衡量的。

  但是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先建资产池后滚动发行不同期限结构的资金构成资金池,这样的一个做法就造成了资金所对应的资产并不是清晰的,而是按照对银行的一定的算法算出来的,这种情况下就是在信息披露和让客户承担风险方面,不是非常清晰的。

  那么在银行的这种理财产品当中,如果是保本的,那么其实它就是银行的一种或有负债,他应该计入银行的资本占用,就是计入他的表内,应该占用他的资本,这样的话达不到节约资本的目的。但是如果要是说我们这个理财产品是不保本的,那么所有的风险都是投资人承担的,但是由于资产池和资金池不对称,这样的话就是说他的风险和他的收益,目前来说并不是完全可以衡量的,也就是说资金池是短期滚动发行的,资产池是相对长期的。这个理财产品它的收益来自于短期负债和长期资金运用之间的差额。

  按照客户承担风险的原则,所有的收益除了管理费用之外应该是客户的收益,但是由于资金和资产不能够一一对应,其实银行做不到把所有的这个收益扣除费用之后,都给投资人,因而大多数这一类的产品,银行都是达到了宣传的预期收益以后,超出的预期收益全部都归银行了,低于预期收益的就给了客户了。如果说这一次是低于预期客户的。最后就导致了客户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是没有承担最终的风险的收益,当然绝大多数银行的产品,现在风险和收益,尽管有这样的不确定性,但是还没有出大的问题,但是近几年也有很多的银行的产品出现了一些问题。因而引起了一些诉讼。

  所以我认为发展银行理财产品是未来在节约资本的情况下提高银行的利润率和他的竞争力的一个必然的选择,但是在这个选择的过程当中,理财产品应该做到它的资金和资产一一对应,这样的话风险和收益才能够很好地来计算,如果是一一对应的,就是资产池和资金池整个的这个包是对应的,那么它的本质就是资金信托的一个品种。因而我认为银行的理财产品,应该向资金、信托回归,这样的话才能够明确法律关系,更好地控制风险。

  这是我通过《巴塞尔3》这个协议,对资本的要求想到的两个问题,提出来给银行家论坛,大家来讨论,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祝本次论坛成功,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