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拉加德:中国还需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11:28 来源: 新浪财经
“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于2011年11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于2011年11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于2011年11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总裁拉加德。

  以下为演讲实录:

  拉加德:各位上午好。来到这里,我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幸。我特别感谢国际金融论坛主席成思危和韩国前总理韩升洙对我的盛情邀请。重新踏上这个伟大的国度总是令人无比愉快。

  我来过中国多次,但这是我第一次以基金组织总裁的身份来到中国,可谓故友重访。基金组织与中国之间有如此融洽的关系,这使我倍感欣慰。中国是基金组织最重要的股东之一。所以,我期待着倾听中国朋友的看法,与中国朋友交换意见,并讨论如何在未来进一步增强我们的伙伴关系。

  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确实是当今时代最了不起的经济成功事例。如今,亚洲正在推动全球复苏,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情况。亚洲的进步过程中,中国基本都处于领导地位。看看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的成就——过去三十年里,中国创造了3亿7千万就业机会, 使5亿人摆脱贫困,并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正因为如此,当我访问这一地区时,我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可惜我今天来的时候,全球的局势并不是最好的。在全球经济上空,乌云正在不断聚拢,而亚洲需要对此保持密切关注。

  欧元区领导人在几周前以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几天前采取的步骤令我备受鼓舞。但风险依然严峻。

  让我来谈谈四个问题:

  首先,全球经济的现状。

  其次,恢复全球经济增长所需的政策。

  第三,为了捍卫本国经济前景,中国还能做些什么。

  第四,改革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有关新兴市场和中国所起的作用。

  一、全球和地区经济挑战

  首先,正如我以前提到的,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危险的、不确定的阶段。实体经济与金融部门之间的负面反馈作用已变得非常显著。先进经济体的失业依然处在过高水平。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如果我们不联合采取行动,我们可能进入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动荡、全球需求崩溃的恶性循环。最终,我们可能面临低增长、高失业的“失去的十年”。

  在这么多地区正在艰难地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的同时,亚洲经济仍在反弹。亚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亮点——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亚洲无法避免受到世界其他地方的影响。贸易渠道至关重要,因为亚洲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外部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亚洲新兴经济体还容易遭受金融部门形势变化的影响。

  在我们这个日趋紧密相联的世界中,没有哪个国家或哪个地区能够独善其身。我们的经济命运,无论成败休戚,都是连在一起的。

  二、政策路径

  这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即世界今后的政策路径。由于先进经济体处于全球震荡的中心,它们有实施必要政策以恢复信心和促进增长的特殊责任。

  在这方面,正如我已经提到的,欧元区领导人10月26日达成的框架令我感到鼓舞。这一框架将恢复希腊的债务可持续性,为欧洲银行补充资本金,加强对金融风险扩散的防范,并为欧元区的强健经济治理奠定基础。在刚刚结束的戛纳峰会上,二十国集团国家认可了这一框架,并强调需要迅速加以落实。这是当前的关键所在。

  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讲,我们还需要着眼于更重要的目标——强劲、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复苏。对于先进经济体今后的政策路径而言,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当取得适当的平衡,以促进稳定和增长。这意味着,应推进实施结构性政策,以提高竞争力和就业水平。还意味着,应加强金融监管,使金融部门更安全,恢复向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能力。

  当然,政策搭配因不同国家而异。不存在单一的普适路线。每个国家都必须找到适当的平衡,从而使各国的措施在相互结合起来后,能带来我们所希望的经济复苏——给尽可能多的人带来福祉的经济复苏。

  在这方面,我想强调真正可持续复苏的另一个关键要素,即社会方面。我们需要经济增长,但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创造就业的经济增长。如果没有工作,一代年轻人就有可能与经济繁荣和社会纽带相脱节。

  我们需要经济增长,但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正如基金组织近期研究所证明的,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经济增长。

  如果这是先进经济体的政策方向,那么亚洲的政策路径是什么?亚洲目前正面临着实现平衡的艰巨任务。各国需要做好准备,应对任何可能抵达的风暴。但一些国家面临着因长期宽松的金融状况导致的持续过热压力和金融稳定风险。因此,应当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当通胀压力居高不下、货币政策宽松时,收紧货币是合理的。但当通胀得到控制、面临很大外部风险时,各国应推迟货币紧缩。的确,亚洲地区的一些国家已经停止货币紧缩,甚至放松了货币政策。然而,由于财政赤字和债务高于危机前水平,对绝大多数国家而言,继续削减赤字是正确的行动方向。

  但是,如果全球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就应当迅速改变政策方向,采取一系列措施为经济活动提供缓冲。例如,政策制定者可以推迟财政整顿,动用自身储备或地区储备集合安排,以及重新启动中央银行互换额度。基金组织将随时做好准备,为亚洲的地区金融安排提供补充支持。

  我谈到的社会方面的问题对亚洲也是十分关键的。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的领导人正在考虑的主要问题。当然,亚洲已经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此外,亚洲已经付出许多努力并将继续大力建设更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更多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医疗和教育。

  这一战略能够带来两个好处:一是创造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使亚洲人民受益;二是提供更强劲的国内增长引擎,进而有利于全球经济。

  三、中国的作用

  下面我就来谈谈第三点,即中国的作用。我首先想说,从根本上讲,我认为中国正在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这是由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面铺设的一条道路。

  中国正在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国内脆弱性——减缓信贷增长速度,提高拨备和资本金水平,以及扩大宏观审慎政策范围。中国仍有空间通过货币政策控制信贷增长。财政政策正适当地回归平衡态势。但如果增长前景显著恶化,财政政策可以成为第一道防线,因为中国具备充足的财政空间和迅速调拨资源的能力。

  在调整经济、扩大内需方面,中国也正沿着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设定的正确轨道前进。正如老子所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确,在经济再平衡的道路上,中国已经取得可喜进展。

  经常账户顺差从2007年占GDP10%的高峰水平下降到去年的略高于5%。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全球需求疲软造成的,但进口增加也起了作用,这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支持。

  中国现在应当进一步从出口和投资转向消费——包括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以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金融体系的改革依然重要;此外,正如我们以前提到的,中国还需实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四、全球经济治理

  全球经济治理是我要谈的第四点,也是最后一点。我已经提到了亚洲特别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非凡崛起。中国是全球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另外,中国与其他主要新兴市场一道,通过贸易、投资和融资渠道促进了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

  中国在二十国集团中发挥着领导作用。我很高兴有机会在戛纳峰会上与胡锦涛主席进行了会面。在基金组织中,中国也发挥着领导作用。

  我们认识到,为提高其有效性,基金组织必须真正代表全体成员国,代表所有187个国家。为此,我们大力改革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基金组织有更大的发言权。

  这些治理改革的一个结果是,中国目前是基金组织的三大股东之一。在基金组织中,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鉴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的核心作用,这是完全恰当的。

  我最后想说的一点是,我们同处于一艘大船之中。我们同属于一个全球经济。我们的命运沉浮与共。《论语》有云:“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实现一个更加稳定、更加繁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国家的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最大的潜力。回顾历史,中国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技术最先进、人口最多、最为繁荣的国家之一。

  中国再次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扮演主要角色——不仅今天如此,明天也将如此。

  谢谢各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