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放量重挫 股指难解融资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6 17:20 来源: 新浪财经

  周三沪深股指持续走跌,上证综指再次失守2500点,2.48%的跌幅也是自9月22日以来的最大跌幅。根据资金流向统计显示,周三沪深两市成交金额1826亿元,仅较前日成交放大一成,但两市资金净流出额却增至逾200亿元。全市场中个股普跌,包括ST个股在内,涨停个股不足10只;而板块方面,所有板块指数尽墨,尤其以保险、水泥、有色金属、房地产等板块资金流出为最。

  从技术角度分析,当上证综指升至“3067-2826”轨道压力线时未能放量突破,随着获利盘与技术盘增加,导致股指调整压力增大,这与我们“成交不足,波段操作”的策略是吻合的。

  但是,导致周三沪深股指深幅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两条消息。

  一是据《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11月16日上会审核的新华人寿IPO申请已获通过。这是时隔四年,保险业A股IPO计划的再次启动,而此次新华人寿拟采取“A+H”方式发行不超过1.585亿股A股和4.12亿股H股,募资总额约160亿元至256亿元之间,其中A股IPO集资额约在40亿元至60亿元之间。

  二是上交所高管在接受美媒体采访时表示,A股国际板目前已经“基本准备就绪”, 推出国际板目前已经不存在任何技术上和政策上的问题,只要管理层批准“随时可能推出”。更有上交所高管称,欢迎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在退市后,回到A股或者选择在香港上市。

  “融资恐惧症”历来是A股的“阿克琉斯之踵”,尤其是保险、银行及国有企业的巨额融资更为投资人所诟病——从2008年中国平安的千亿圈钱,到2011年银行股的系列融资潮,再到中国石化的数次发债——无可遏制的资金需求带来的后果都是股指的大幅下挫。

  而中资海外股在诚信危机尚未完全解除(某些私有化的中资概念股另当别论)的情况下,就代言“出口转内销”?A股市场的钱就那么好赚?投资人当然欢迎有着诚信理念、严格公司治理制度及优良业绩的公司招股上市,但是,有着重大司法瑕疵的某些公司都能堂而皇之的“落力演出”、上市不足1年就频有胜似川剧的“业绩变脸”、退市制度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凡此种种,A股投资人情何以堪?!

  尤其是在投资人对央行货币政策、政府宏观调控猜测颇多的当下,市场流动性虽有缓解,但并未“松绑”。

  昨日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3.4875%,较上周的3.5733%下行8.58个基点,随着央票利率的连续下滑也扩大了央票需求,其发行量达520亿元,较上周100亿的规模放量逾4倍。

  央票利率下行未见得是减息前奏,而将间接助推地方债、铁道债发行,因此,当前相对于股市而言,央票利率下行更加利好于债市,“股债跷跷板”效应有可能出现。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差别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出台之前,股市资金面难见“宽松”状态。

  目前,“十二五”规划中行业及区域规划将陆续出台,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在整体氛围趋好的情况下,短线下跌也未尝不是一个调仓换股的好机会。A股即将迎来种种新变化,“潜伏”年底行情还是可以期待。

  天信投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