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接地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15:55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2012世界经济展望论坛”于2011年11月29日-30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
以下为演讲实录:
于丹: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今天在这里谈文化的传承和产业的创新,我刚才坐在最后往前看,我心里很困惑,因为我发现他们每个人身后都站着一个产业,而我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其实基本上属于一个个体户,我在这里谈产业没有什么话语权,在这里我更多是以一个文化产业消费者的态度来谈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业。
首先,我要以一个粉丝的心态说我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在这里见到赖老师,因为我从那么多年前看他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和《暗恋桃花源》,一直到前两天还在保利看了一下《宝岛渔村》。能够有这么多年的影响力,能够这样持之以恒地把一种态度传递出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好的产品。在我看来,任何一个文化产品,它的终端销售不是票房,不是市场,终端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清晰的、不打折扣的态度,也许这个产业在运作过程中,在政策的层面,在结构的层面,资金的层面都曾经打过折扣,都曾经有过含糊,有过妥协,有过放弃,但是它真正的成功是最后出售的态度,绝不含糊。
所以今天我们来谈文化产业,其实文化产业要大繁荣、大发展,什么是文化产业,大家仍然众说纷纭。我在想,什么是好的文化呢?应该是用来解释文化的产业最重要的一点,在我看来是接地气。现在有的时候创造了一批上不接天下不接地的产业,现在我们缺少的不是这些个体产业的数量,而是它的品质和影响力。也就是说,我们有了那么多的产业之后,被老百姓真正认知的品牌有多少,被老百姓真正消费的产品有多少,我们有了那么多的文之后,能够化入生活的影响又有多大?在我理解中,文化,文化,是文而化之。今天的题目前一半谈文化传承,如果说传承,我们有记载的文明就五千多年,我们的文实在是浩如烟海。但是我们化了多少呢?今天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都能够顺利背出什么是四大发明,但是四大发明跟我们今天的生活幸福指数有关系吗?我们今天往往是拿着一些文化的遗产,文化的化石作为我们的一种文化资本来讨论,但是第一这能不能改变我们民生中文化消费的地位?第二,能不能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我在想,我们很多文缺少化生的能力,所以我们对内没有交代给老百姓一个消费值,对外没有交代给国际化一个中国上升的形象。所以我在这里是外行来说自己的一点点个体感受。我只是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我在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文化创意产业这个词组中有三个关键词:第一,文化。第二,创意。第三,产业。其实把它放在一起和拆开来,一个一个点去理解,也许有所不同。我先说说我所理解的文化是什么?我觉得文化、文化,重点在化,不在文。也就是说一种文化产业它那样一种能够化生的,介入生活方式的能力,其实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刚才王长田说到国家大剧院,还有一些博物馆,我们到世界各国都会看见,有一些地标性的文化建筑,比如博物馆,各个地方都有,中国不缺少。但是,它在我们的心中有没有应有的位置呢?我上一周刚刚从伦敦回来,又到了大英博物馆,就像到巴黎一定要卢浮宫,……但是我们在北京这么多年,去首博还是……里面支撑的内涵我们今天到底有多少老百姓了解呢?我一直在想,我们已经不缺外在的硬件指标了,怎么样提升我们化生的能力?
很多朋友在国外参观博物馆都会有相同的感受,博物馆中有很多小孩子在那里上课。我每一次都会站在他们后面,如醉如痴地看着这些孩子上课,因为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在我们自己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看见我们的孩子们拎着一个高凳子,老师展开一幅作品给他们上课,这是我们在各国、各大都市看得如此熟悉的一个场景。但是我们有多少孩子,我们有多少这样的建筑,我们中间只有缺这一个化字。论文的话我们叫文明古国,但我们需要的是文化心声,文明可以很古老,但化生决定了文明的传承。因为我从华盛顿看完博物馆之后上飞机,飞到了伦敦,下去之后看大英博物馆,连得很近,我就不断地在想,孩子们在这里都上什么课呢?在卢浮宫会看见有很多在里面学习的学素描、美术,其实我再华盛顿和英国看见的更多是在里面甚至是学历史,学一种我们今天叫公共平台课这样的一些教育。大家知道,我们看见了很多宗教课,会觉得站在我们的伦理体系中不理解,那个画面是一个血腥的杀戮时刻,画面充满了惊恐和无助,在挣扎的时刻用画笔深深把它定格,为什么定格那些时刻呢?这是有深刻的宗教历史背景。拿这些时刻去给孩子们上课,这是我在很多博物馆所看见的。在这里讲的不是光影的对比,不是笔触,在这里讲的是什么呢?是对于这个历史怎么样理解,对于这里面人物的命运怎么样体会。后来我就在想,原来在这些地方就是我们的公开课。我一直在想,每次一提做文化创意产业,一定会注册一批新公司,上线一批新系统,有一大批新设想、新的规章都会问世。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有另外一种思路,用新的文化思路盘活既有的旧产业,旧瓶装新酒,改换一种经营方式和销售方式,降低门槛,让这些原有的产业能够接地气,跟老百姓今天的生活相关。这就是我想说的文化的化字。
其实一个化字可以激活多少文?我一直想,在今天做一个知识分子,我愿意做一个动词文化活着,就是去完成更多可以化入生命的细节,能够尽可沉下来,沉下来,在现在充满了浮光掠影的民生之中找到扎根的可能。所以我想这是我所理解的文化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东西被利用。我在那些博物馆还看到一个细节,就是很多展厅里面都有一个斑斑驳驳的画架子,完整的彩笔、凳子,但是没有人,我原来以为是大师留下来的工作坊的信物,我问是谁用的,他说谁爱用谁用,谁愿意临摹素描就用了,这是大家的工具。后来我真的看见有一些来临摹的人,他们就像坐在家的画室里一样,往上一坐,油彩打开,直接就画了。这个地方不会写“严禁拍照”,不会说“禁止停留”,“禁止临摹”,画的那些人画得惟妙惟肖的专业人士,一直到站他身后都不知道临摹的哪张画。什么人都有,我一直在想,今天给大众的消费,能不能给他们低门槛,直至有一些领域做到零门槛。我们一直探讨民主的时代,大众的民主权利问题,其实最重要的权利是分享和触摸文化的权利。这个权利不比政治的权利小,所有这些权利加在一起是公民政治生命中全方位的体现。如果有更多零门槛的文化产业,让老百姓建立一种生活方式的分享,那这个产业算是到位了。这是第一点,关于文化。
第二点,关于创意。我刚才一直在听赖老师在讲他的创作过程,我作为他的粉丝有一份深深的止境就是他的创意中的纯洁与虔诚,他对他所从事的艺术有一种教徒一样的虔敬,不计功力,勇往直前,凭借所有的依据是一粒心。这种智慧是尽在不言中,内心的诚意与勇敢。其实我们今天过多地崇尚了技巧,而忽略了诚意,过多使用了头脑,而忽略了心灵。我们今天有时候算计太多,所以我们反而畏手畏脚,真正的创意一定是干净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很多不是文化算计产业,就是算计着怎么拿文化做成一个产业,算计着怎么能以文化的名义挣成了产业的钱。所以文化创意产业,文化那一头有几千年的老本,产业这一头我们有改革开放30年新型的企业家,两头都不缺,真正缺失的就是中段,创意这两个字。有很多人都在想点子,不是想小了就是想歪了,要不就是想成算计了。我总觉得,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很大气地出现一批创意呢?这种创意激活我们的文化,给它一种以生命的名义的连接,让它在产业平台上熠熠生辉。我前几天看《宝岛渔村》时还是很感慨,最近这一段我看的很多都是试验戏剧,舞台上各种新锐的手法已经变得很熟悉。《宝岛渔村》就是那三个破房子,那样一个卷村的格局,从1949年跨时代走到50年后,走到卷村的拆除,中间一个一个电影片断一样灯起灯落,我觉得手法非常传统,传统到真是一个现实主义按照时间顺序写下来的编年史。但是它有那么一种不可思议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就像最后如云说:“早晨阳光灿烂里,我送走一个20锒铛岁的小伙子,等啊等啊,等他回来吃完饭,一推们进来一个老头儿,这算怎么回事呢?你是回来吃完饭的吗?”其实两岸的沧桑,用这一句台词可能就全放进去了,这就是半个多世纪。最朴素的东西里面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吗?我觉得守住朴素需要一份大勇敢,追逐潮流是一种勇气,守住勇气比追逐潮流勇敢得多。这个时代如果追逐潮流可以喝酒、喝茶、喝碳酸饮料、喝乳酸饮料,但是有勇气的人喝白开水,其实喝什么东西都可能有添加剂,喝什么东西都不如最廉价的水最健康、最恒久。
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的软肋在创意两个字,对这两个字首先要充满诚意。其实我们只有摆脱了太多的算计,我们只有发自于内心,我们只有无愧于文化,这样的大家最后不计功利而能产就大产业。
第三,关于产业。我最没有话语权,因为我没有做过产业,也不懂产业,但是我认为产业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有好的制度保障,而不只是说自己想出来做一个什么东西,然后就说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新锐的想法,走一个什么样的擦边球,什么时候让我们挖空心思钻政策的缝子,走擦边球,把那个心思都省下了,而在所有的制度中都能找到这个产业对位的坐标,那产业这两个字才真的实现了。
所以刚才主持人一直在说六中全会决议之后,我们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格局,我觉得这个格局不是简简单单我们在道德层面的一种徜徉,对文化的一种褒奖,而应该在制度方面给它一种更好的、更稳当的、更放心的保护。其实好的制度会形成一种导向,好的制度其实是稳定的生产关系,会鼓励生产力极大地发展,而最终的目标是突破旧的生产关系,再去让新的生产关系不断地适应这个迅猛发展的生产力。所以在我看来,现在我们的文化产业数量太多,规模太小,我们零打碎敲的事情做得太多了,各自为证,但是我们真正的产业格局还没有形成。其实什么是格局呢?我们长大以后工作都会说谁谁谁思想有局限性,工作有局限性,局限、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如果我们自己的局做小了,大浪淘沙,做不了三年五在就落伍了,甚至被淘汰了。如果先建起一个局来,局中都是我们可以活的底盘。所以我觉得产业要在好的制度下去求持续发展,真正好的品牌永远是纯粹的。我们现在的产业总在想,看看我能做什么,看看当下流行什么,看看我有哪些合伙的机缘,所以拉拉杂杂做了很多件事,但是我想,纯正的质地让东西走得更远。实际上在品牌原则中,第一个原则就是你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原则。“品牌”这个词,这在英文里的原意是烙印,就是说打着你的烙印,不可更改的这叫品牌。如果它具备可复制性,别人做地产,我们也做地产,别人投电视剧我们也投电视剧,它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品牌。品牌一定有所坚持,坚持而成就自己的可持续。这是我一个外行人对于产业的解读。
所以,说到底,今天在这里我是一个最没有话语权的人,但是我作为一个文化的消费者,我站在外行的角度,我老老实实地在这里解读文化创意产业这三个主题词,提出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我们的文化产业真正能够做好,希望这三个主题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一个物理累积,而是一个化合反映,它让我们每个人受益其中,让中国老百姓真正有了文化分享的时代;我们不缺少文化,但是今天门槛太高了。我总在想,现在老百姓去个茶馆,大家都觉得,门槛多高啊?要喝几十年的普洱?是不是要喝三棵树上的大红袍?是不是一定要喝明前的龙井茶?一个包间茶水费多贵啊,现在聊事或者晚上聚一下,都是生意人或者是圈里人这样的地方。但是我在想,过去我们跟琴棋书画诗酒花,对应的那句话叫柴米油盐酱醋茶,喝茶这件事就是人在草木之间,感受四时流转,一碗大碗茶也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我们什么时候把茶喝的这么侥幸了,我们把它喝得离柴米油盐远了,把茶喝得都不接地气了。所以外行人说话胆子比较大,我身后没有产业,我作为一个老百姓,什么时候让茶回到柴米油盐这个系列,对它绝不是贬低,而是让它回到了自己的繁荣。我们让所有的老百姓在文而化身的环境中有自己的权利,这是文化产业真正接地气的时代。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六中全会决定所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