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峰:文化产业兴国的战略和策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7 11:23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2012年1月7日-8日,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承办的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图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陈少峰: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很高兴大家能来探讨文化强国当中的文化产业的定位,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研究是文化产业兴国的战略和策略。我比较关注的问题是今后文化强国过程当中,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我想结合两个方面,一是对内,一是对外的方面来分析这样的问题。
我们现在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华流,为什么提这个概念呢?很长时间里面,很多人把中国特色的文化当成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其实这完全是两种东西,中国特色文化或者中国文化的特色,不等于文化产业一定要完全按照中国文化的特色或者特色的中国文化。文化产业是现代的,而现代我们怎么样融入中国的文化特色,又能够用现代的方法把握形成有影响力的流派,或者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的特征也好。在国际上大家都知道韩流、日流、美流,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那么美流比较全面的,这个东西所要表示的是华流代表传统文化某些要素,又是现代文化产业的目标。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如果回顾一下不久前世博会,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做什么样的文化?其实我们现在是很模糊的,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世博会,世博会从旅游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表现的东西是清明上河图,我们要告诉全国人民我们古代的日子比现在的日子要好,人家展示的是未来城市和未来生活,我们要展示我们过去很好。大家可以想象我们用孔子跟乔布斯去战斗,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传统问题的问题,恐怕是我们今天怎么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创造力融合在一起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形成某种特色就很好或者目标。至于包含什么样的形态和目标要去研究。
我们现在要研究我们未来的中国文化产业应该有什么特色?我想这是一个领导性的概念。在这个里面我想要强调的我们文化产业是以内容和知识产权的贸易,我们要实现的文化强国在国际上实现内容产品和文化产品的贸易顺差,这是很重要的目标。大家知道中央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比较重视传媒,传媒的覆盖,我认为我们今后应该以内容为主,传媒为辅。如果我们花了400亿支持新华社,我们应该有800亿支持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内容的话,相当于高速公路上跑着奥迪、奔驰,别人的汽车,等于给别人服务了。文化与传统结合,应该树立内容为主的角度。
两个面向的定位,一是国企与民企并重,我个人研究发现把内容和传媒分成两部分,传媒我叫做传媒和平台产业,传媒和平台产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办了两个非常有钱,做内容都没钱。我们现在很麻烦的事,没钱的人做内容,做内容的没钱就做不出大制作,没有办法进行可持续经营。为什么我们企业制作水平那么差,好像急功近利,恐怕他们有时候有迫不得已的现实。做平台做传媒的基本上都是大企业。国企和民企并重,我们国家今后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应该多扶持一些民营的,扶持重点放在内容,我觉得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拥有同样的地位。中国文化今后要走出去要靠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人家会说你是代表国家的意志,要坚决抵制你们,我们要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才能进行并购合作。二是娱乐与学术并重,我们过去讲雅俗共赏,雅俗共赏是在娱乐的层面上共享,现在学术与艺术当中,我比较强调一个概念应用美学,精英的学者可以在娱乐当中做出很大的贡献,从应用美学的角度做贡献,这两个各自有它的价值,两个当中有更多的融合效果会更好,这支持了整个对内的。
对外的话我们文化要影响谁?影响两个阶层,一是影响国外的精英阶层,二是影响国外未成年人。影响精英的话要靠学术和艺术,影响未成年人要靠文化产业。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戏曲、我们的电影,我们对国外的未成年人一点都没有到达,不用说影响他们了,最多影响他们的在电影上打打杀杀,号称武功,我们没有任何国外内涵,更不用说中华民族的气质。我们电影传播出去的都是黑暗的方面,你能怪别人吗?都是阴谋诡计,打仗你传播出去都是黑暗的一面,我们要反思面向谁,传播什么样的内容,这是很重要的内容。
在发展的模式上面,我想应该侧重在这方面,一是内容品牌化的发展模式,我们过去经常讲原创,其实我认为原创多少并不重要,我现在提一个概念叫做有效原创,把一个事情做好,做出品牌才有价值,包括衍生产品一系列的东西,内容竞争越来越重要,只有内容为王才会做好。二是让龙头企业来驱动,我们要扶持一部分民营龙头企业,这个龙头企业我建议以内容为主或者是文化科技为主,因为很多企业拥有了很多资源,有了贡献。我们一定要支持内容为主的民营企业,叫做民营龙头企业驱动模式。三是企业并购整合模式,国际上看一下默多克还是哪一个公司都是兼并收购快速成长,这是我们中国今后的企业对内和对外成长主要的方式。四是创业推动模式,我们很多地方的人应该提一个概念叫做孵化器,其实创业模式不是孵化器,孵化器只是把知识产业化,创业推动模式出现一批文化企业家,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面的孵化器是一个产品知识产权转化的概念,创业推动模式让我们涌现更多文化企业家,我想创业推动模式应该在我们国内很多地方建立创业发展的基地,包括创建创业投资基金等等,这是抽象的模式的思考。
从国家的层面建立六个中心:
一是国际文化产业版权贸易促进中心。
二是国际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中心主要是举办若干很大型的国际活动,我们缺乏国际品牌活动。
三是数字化传播中心。大家现在都发现文化产业平台化,平台化和数字化是一体的,我们现在出现了数字化的趋势的时候,我们要有数字化传播中心,我们可能在主流文化上更侧重于中央电视台的党报,但是有没有发现真正文化内容传播和影响,必须通过数字化有关的移动互联网的平台,甚至将苹果公司的移动终端,娱乐终端平台。
四是民营对外文化产业股权投资中心。我想民营企业在对外并购的时候,我们国家应该给予融资的支持,让他们给予公司更方便的并购,作为一个国际文化产业品牌合作中心,这个合作中心最重要要与国际上大的电影合作公司合作投资电影,这是要全面合作的,不像把电影演员找过来,委托人家制作一个技术,是一个全面的合作,与国际大品牌进行合作。
五是国际文化产业(品牌)合作中心。
六是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采购中心。
具体的产业发展上面,我们应该实现八个产业的转型:
一是内容化转型。
国外叫内容为王,中国叫平台为王,中国从来没有达到过内容为王,一下子进入到平台为王,我们现在需要内容化的转型。我把产业分成三大块,内容产业、传媒与平台产业、延伸产业,这样的过程当中,源头就在内容产业,我们转型要实现内容化的转型。
二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的转型已经在发生了大家有没有发现四种力量在驱动我们的数字化,青少年消费者、生活方式、技术与内容的融合,媒体化即电信企业成为媒体公司,这四种力量推动着我们数字化,我指的数字化转型不是要去转型,而是利用数字化转型把文化产业做好,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把内容作为核心的定位,把数字化转型实现了。
三是娱乐化转型。娱乐化转型跟我们意识形态有一点不那么完全一致,因为娱乐对应的是大众,我们意识形态做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针对党员干部,党员干部教育好了之后,老百姓靠什么来过文化生活,这就是娱乐化趋势。但是现在娱乐化趋势两的大的趋势,一是娱乐无边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娱乐,促进了娱乐更多的使用消费。二是内容娱乐综合化,大家在一个pad上面进行综合化,如果把所有的教材放在pad的上的话,我们出版业要全面崩溃了。娱乐化和数字化的特点对于很多传统产业带来很大的挑战,只有进行这种转变才会跟上我们现在的发展的步伐。
四是品牌化转型。我们需要有效的创意,进行持续化开发,最后形成价值增殖产业链的形态。刚才很多专家都讲到这个问题,我们的产能都过剩,同质化的竞争很严重,我们品牌化的转型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现在也遇到很大的问题,像我们的电影如果没有走向国际市场的话,不管票房多少都不赚钱的,甚至亏损,这是国际市场的结构。如果不做到品牌化的话,我们的电影盈利额都是很小的。
五是跨界化转型。比如说会展、创意、设计,这里面把传统跟制造业带动起来,包括我们可以用动漫、影视来反向来带动传统的产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点是奢侈品高端形态的产业,其实很大的是用文化侵蚀的,乔布斯后来开发出来一系列了不起的产品,估计跟他担任皮克斯公司的老板有密切关系的,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动漫公司的老板,如果他没有掌握世界文化意识形态的话他的产品怎么这么好的话,所以我们文化可以推进产品的应用。
六是聚集化转型。其实大家都做成凑合型的,没有产业聚集,没有形成互相支持的系统,也没有提升。我们遇到的问题是聚集化,聚集程度,看起来都在聚集,其实没有产业的聚集,聚集化需要做的。
七是服务平台化转型。我们现在不管是政府也好,园区也好,我们要通过平台和政策的实施来促进产业的发展,平台和政策,我们政府今后的功能,不是主要的领头羊,政府提供服务的具体的做法。
八是高端化转型。应避免同质化和低端化、硬件化。文化产业里面也有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带动传统旅游,这么多年增长的都是文化旅游,北京09年有20多万个商业会议,2010年会展的直接收入有137亿,凡是世界上文化产业做得好的城市都有三个特点,一是传媒行业很厉害,二是活动经济很厉害,三是酒吧很发达。北京应该具备这些特点。
每年做一件事情推荐十个文化产品,我叫做十个(一)出口工程,比如举国之力出口这十个东西,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本畅销书、一位艺术家及其作品、一首歌、一个汉字、一出舞台剧、一场大型文化会展或者论坛活动,一位明星、一个传统非遗项目或产品。这个资金哪里来?国家向全国人民采购,国家给予很高的报酬,推动文化产业对外的发展。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