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防地沟油靠消费者自检不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09:56 来源: 法制日报

  面对近日引起全国范围内强烈关注的“地沟油”,浙江省相关公安部门民警总结出了“询价”、“降温”、“闻尝”三条经验帮助消费者辨别(9月14日《新京报》)。

  在逾万吨“地沟油”流向餐桌的现实中,公安部门总结和公布“地沟油”的识别方法,无疑很有必要。至少,对于老百姓来说,依照“降温”、“闻尝”两条方法,基本就可以辨别自家现用的食用油是否为“地沟油”了。然而,仔细想想这三条识别方法,我们还是有些无奈和尴尬:假如我买回来的食用油,自测结果是“地沟油”,又如何?谁来赔偿损失?相关部门能否将“地沟油”堵在走上餐桌之前?

  一些部门习惯于在出现问题之后,发布信息提醒老百姓如何识别,有假钞就公布假钞识别方法,有硫磺熏过的生姜就公布如何识别是否被硫磺熏过的方法。但老百姓毕竟不是专家,不是公安民警,没有机会“跟地沟油接触数月”而具备慧眼。特别是在销售与购买环节,公安部门提示的三种方法,我以为并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比如“询价”,“价廉未必物美”确是事实,然而面对一天一个价的食用油市场,面对有可能叫价比正规食用油企业更高的“地沟油”时,消费者怎么办?比如“降温”,消费者不可能在购买食用油时,具有降温识别的条件,无良商家也不可能为你提供这一条件,让你有机会看看你所选购的食用油,会不会在17摄氏度以下时固化结晶;比如“闻尝”,是否有“辛辣味”显然是需要拆开包装去“闻尝”的,等你拿回家尝了觉得不对,回头再找商家肯定就不认账了,就算你当场尝,出了怀疑和争执,谁来解决?谁来认定?

  消费者不是食用油专家,面对“地沟油”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本着保护消费者健康的目的,加大和加强管理、检测与打击力度,把“地沟油”堵在走上餐桌之前,而不能光指望老百姓自测自检。

  新疆 刘鹏 读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