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台风屡侵扰三亚 业内提醒海南旅游须防孤岛意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11:04 来源: 新闻晨报

  晨报特派记者 徐妍斐 海南三亚报道

  近两年,有着“南海明珠”之称的海南岛打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口号。而三亚,凭借其阳光、沙滩、海岸的热带风情又成为海南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每每在节假日成为热门的度假胜地。

  然而,“十一”连续多年受台风侵袭影响客源,节假日后迅速回落的机票、住宿费用,价格混乱的海鲜大排档、疑售假货的“地下免税店”等,都在成熟消费者的心中为三亚的旅游形象减分。对此,海南省旅游协会副秘书长王健生表示,海南旅游业要警惕“孤岛意识”,否则将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取竞争力。王健生表示,目前海南酒店业软件硬件脱节、节假日价格虚高等情况都值得反思。

  台风致航班延误无法成行,到三亚又因风雨扫尽游兴

  国庆三亚游,去或者不去一样扫兴

  近年来,“十一”期间台风的频频造访给三亚国庆长假旅游降了不少温。今年,17号台风“纳沙”和19号强热带风暴“尼格”的接连影响,再次给三亚的“十一”黄金周旅游泼了一盆冷水。

  而对于普通游客,趁着节假日到三亚领略热带风光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节假日游三亚,价钱比平时要涨一倍有余。除此之外,人多为患的景点、横行的黑车、不规范的海鲜排档……都在让三亚的旅游品牌价值不断打折。

  不去的退机票退房都难

  “十一”前夕,今年17号台风“纳沙”登陆海口,给三亚带来大风大雨。

  “我10月4日到三亚,会不会受19号强热带风暴‘尼格’的影响呢?”网友“cai061”9月29日在百度知道发帖询问,立刻引来了二十多个回复者:“百分百没戏!”“我的也泡汤了。”“5日晚上去希望不要取消航班呀……”“我也是4日去,让我们随时沟通情况。”江苏镇江的IT从业者小张给出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十天后,当记者询问小张的旅游感受时,小张颇有些茫然:“我没有去啊。4日的航班因为‘尼格’影响取消了,而我只有‘十一’长假有空,所以三亚游就没去成。”

  小张说,当得知“尼格”要登陆的消息时,他不甘心地上网查了很久,得知“尼格”将于4日登陆三亚并引发之后几天的暴雨。“所以我就把预订的酒店给退了。去的机票因为是特价,要收50%的退费,所以我就延期了,看以后是否有时间去。”

  小张还是幸运的,部分游客由于“全额担保”预订酒店,在退订时遇到了麻烦。某著名旅游服务网站告诉客户,由于没有接到旅游局的通知,因此酒店费用自担损失。有游客因此向海南消保委、海南旅游局等有关部门投诉。

  回答台风影响酒店很谨慎

  台风对三亚“十一”旅游究竟有多大影响?记者向三亚多家酒店求证,得到的回复均是保守的答复“有一定影响”。 三亚文华东方酒店预订部工作人员强调取消预订的只是“一小部分”。

  然而,第17号台风“纳沙”登陆当日造成三亚凤凰机场取消航班152架次,强热带风暴“尼格”登陆造成当日取消航班48架次。这些取消的航班,无疑拦下了游客前往三亚的步伐。

  记者入住酒店的前厅部经理在聊起台风时也颇为谨慎 (对方强烈要求记者隐去其姓名),在听了记者的问题后,她斟酌了几秒钟才答:“对我们有一部分影响。”但当记者说起别的酒店称影响不大时,她十分惊讶地反问:“他们说影响不大?影响很大啊!”

  “究竟是什么影响呢?”

  “对酒店来说,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客源了。”

  “十一”遇台风是三亚惯例

  因为台风而没去三亚的游客或许还能另外安排行程,但已经来到三亚的游客却别无选择。

  19号强热带风暴“尼格”侵扰期间,三亚市假日办要求停止一切涉海和登山旅游项目,众多游客只能待在酒店大堂或房间里,无奈地等待台风早些过去。游客沈先生拍摄了许多“尼格”肆虐海岸的照片。“我本以为可以美美地外出户外探宝、海钓、冲浪,梦想舒服地躺在鹿回头海边驿站,结果预定好的户外游路线统统都取消,被困在酒店,白白浪费我的出行计划。”

  独自成行的长沙网友“静夜思”则告诉记者:“我去的时候风不大,但一直下雨。湿淋淋凉飕飕的感觉,再高的兴致也几乎成空。”她补充说:“还有朋友比我更悲催呢,7天在三亚才出了半天门。”

  位于大东海景区的三亚丽景海湾酒店中层干部张爱宏告诉记者,不止这两年,事实上连续五六年,三亚在“十一”黄金周都遭遇台风。“这是没办法的事。”谈起应对之策,张爱宏很无奈。

  专家表示,九、十月份向来是海南的台风季节,从前未发展旅游业时情况也如此,因此相比于国内其他旅游景点,三亚的“绝对优势”时段并不在“十一”。

  节日、节后价格涨跌两重天

  国庆节后,各地旅游报价大降,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亚,降幅超过50%。携程旅游业务部副总经理陈彦伊表示,没有了台风影响,入住三亚五星级酒店的“五星豪华特卖·三亚5日自由行”线路节后下降到每人只需2000元左右,相比国庆节差价达5000多元。

  事实上,正是机票和酒店价格在节日大涨抬高了自由行价格。陈先生“十一”举家出游,在亚龙湾五号度假别墅酒店花7000元租了一栋四居室别墅,当他得知平时该别墅价格仅为4000多元时,直呼“太吓人了”。

  从机票来看,全价两千元左右的上海飞三亚的南航、东航、上航航班在节后价格直落四折,仅售760元,加税后也不过千元。从酒店方面来看,大东海景区的五星级酒店客房平均价格回落至800元左右,四星级酒店的“豪华园景大床房”仅500多元。据了解,同一家四星级酒店,黄金周期间同类房间价格过千,而如果是在春节前后,这类房间价格会达到2000元以上。

  当地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事实上,“十一”远不是三亚最热门的旅游时段。“春节的游客人数可以再翻‘十一’一倍,因为那时天冷,来热带旅游的人就多,你站街边都打不到出租车。”

  黑车不到两公里宰客45元

  节假日出租车紧张也造成三亚黑车横行。由于深入景区,部分酒店难以打车,就被不少等在酒店门口的黑车抢到了生意。一位被三亚黑车坑过的游客讲述自己的经历时说:“我上了一辆黑车,开了不到两公里,司机要收我45元。我说:‘你怎么不按计价器收?’他拿开遮在计价器上的抹布,我一看差点晕倒,竟显示100多元。”

  2008年11月,三亚部分出租车曾集体停运,的哥的要求之一就是解决黑车横行的问题。

  而除了黑车之外,这里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电动摩托车、三轮车。车主专门拦路边的外地游客:“要去吃饭吗?上车!”有的车甚至打出一元一位的廉价路费。而一旦游客坐上了他们的车,就会直接被拉到海鲜大排档。部分海鲜排档对这些拉客车支付“回扣”,属于商业贿赂的一种。

  海鲜排档被疑专宰外地客

  从多年前开始,顾客对三亚海鲜大排档的投诉纠纷就时常见诸报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工商部门也难断其案。但其中可以确定的是,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这里的海鲜排档普遍偏贵。

  上海女孩小蕾2009年春节曾到三亚旅游,对海鲜排档印象挺差:“我当时是从网站上查到一家海鲜大排档,结果去了之后很坑人,专宰外地游客,价格看着不贵,但是过秤的时候把水都弄在一起称,结果价格贵了好多。那条街路边有很多卖海鲜的,都一个样。”

  2009年,被三亚市定位为“城市旅游服务质量提高年”。海鲜排档作为三亚独具特色的窗口,从3月起受到集中整治。工商、物价、旅游等多部门联合执法,称要对欺客宰客行为恶劣的海鲜排档实行“一次性死亡”行动,将其淘汰出三亚市场。当时整治活动小组副组长、三亚市工商局局长蔡仁武说:“谁损害了三亚的旅游形象,就坚决砸掉谁的饭碗。”然而,海鲜排档管理的弹性很大,整治严厉时情况就好很多,稍不注意各种欺客宰客的违规行为又会反弹。

  时至2011年,三亚海鲜排档的“万元账单”纠纷仍时有出现,被媒体评为“价格混乱”。

  政府整治“十一”零投诉

  而三亚市政府整治“窗口”的努力也在继续。今年“十一”,三亚市工商部门采取坐堂监管和消费维权流动岗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海鲜排档的监管。三亚市政府通报称,此次整治实现了节日期间海鲜排档欺客宰客案件零投诉。

  三亚丽景海湾酒店中层干部张爱宏同样表示,近年来,在政府的干预下,游客投诉海鲜排档的事件越来越少,今年国庆一起也没有。

  尽管如此,零投诉不等于宰客现象绝迹。“我国消费者对不良消费的忍耐力比较高。要杜绝排档宰客现象,光靠政府打击是不够的,还要靠行业协会的监管自律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三管齐下。”

  晚间,记者来到海花路上的川味园海鲜大排档。或许受小雨天气影响,尽管热闹,但这里的座位尚未坐满。记者注意到,这些排档里明码标价的海鲜品种每斤价格从海螺的70多元到老虎鱼的300多元不等,较市场价格几乎翻倍。一桌正在吃饭的游客告诉记者,他们点的海鲜价格比玻璃缸标示的要便宜,尽管如此,但仍高于市场价。不同于一些对价格敏感的游客,这些人豪迈地表示:“大排档肯定是要贵些的,吃的是气氛。”

  台风让“地下”免税店成“景点”

  打“走私”旗号,价格为官方免税店40%

  据悉,位于三亚市下洋田榆亚大道19号的三亚市内免税店“十一”期间销售火爆,“尼格”登陆的当天——10月4日更是刷新了4月20日离岛免税政策试运行以来的单日销售纪录。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除了广为人知的官方免税店,三亚还存在着不少“地下免税店”。这些打着“走私货”旗号的店铺隐匿在三亚市街区,也借着台风“火”了一把,声称能给出40%的折扣,却无法证实其产品真伪。

  10月10日中午,一名出租车司机刚听说记者要去免税店时,就建议改去“走私店”:“他们卖的东西和免税店大同小异,但可以省40%。”

  带着记者穿过海韵路上的一个老居民小区后,出租车又拐进了一间厂房,停在一幢工作楼模样的6层楼房前,司机指指一楼某扇门:“就在这里。”

  记者走进这家“走私店”,立刻发现内部别有洞天。尽管房间光线偏暗,但各个柜台装潢华丽,玻璃柜内陈列着一件件“高档商品”,一名穿衬衫的男营业员主动询问记者有什么需要。“天梭的手表比较低价位,卡地亚、欧米茄都不错,再好些的有百达翡丽……”记者看了一下,柜台里各种品牌果然应有尽有。“我们卖1万出头的,正规店里要卖2万元。我们是海关扣下来的走私货,绝对是真品。”

  在记者逗留期间,店中并无其他顾客。而当记者走出“走私店”时,这名营业员警觉地探头出来张望,目送记者离开并紧紧关上大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三亚的司机都知道这些“走私店”,并且会推荐给乘客。“你怎么知道里面是真品呢?”记者询问带路的出租车司机,他回答:“他们应该有渠道吧。我知道的两家走私店,他们是一个老板。”

  事实上,早在今年三亚免税店开张之前,去年年初三亚工商执法部门就曾查处过类似的非法店铺,并通报这类“免税店”所标榜的“走私”名牌,多是假冒产品及杂牌货,打着“走私货”的假招牌,高价卖出坑骗游客。据介绍,这类店铺的客人常由购物中介人带来,而这些“向导”从店方收取回扣。

  尽管如此,这些另类“免税店”仍然深藏于三亚的大街小巷,秘密地吸引着前来三亚“淘宝”的游客。

  [专家访谈]

  海南旅游业要警惕“孤岛意识”

  把酒店硬件建设得很豪华,然后一个床位卖3000元,游客睡一夜醒来,3000元就没了,他凭什么来你这里呢?

  ——海南省旅游协会副秘书长王健生

  上海白领小刘去过三亚也去过巴厘岛。“我住的都是临海五星级酒店,但同类酒店三亚的住宿费比巴厘岛要高得多。”

  与人们传统印象中出境游比国内游更贵不同,如今,人们去东南亚海岛旅游,与去三亚的价格其实相差不多。从中旅官网信息来看,目前巴厘岛6日游报价6380元,而三亚5天自由行的价格则根据酒店等级不同从4500元-9520元不等。另外,与巴厘岛旅游线路含烧烤、传统歌舞、沙滩俱乐部等各种丰富的民俗活动相比,三亚的各旅游套餐里更多的是对酒店硬件设施的描述。

  事实上,对于部分口味越来越“刁”的国内旅游者而言,三亚的吸引力已不如从前。

  海南省旅游协会副秘书长王健生在谈及此问题时说,海南旅游业要警惕“孤岛意识”。

  软件比硬件差一大截

  “海南旅游业还相当不成熟,”王健生开门见山地表示,“因为海南岛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因此有种不可取的‘孤岛意识’,唯我独尊的感觉。”这种意识,直接导致海南旅游软硬件不相匹配。

  王健生说,论硬件,花大价钱建设的三亚高档酒店已直逼甚至超越夏威夷,但一提到软件,海南就离“国际旅游岛”的目标仍有距离。王健生举了个例子:“曾经有个英国游客告诉我,三亚除酒店豪华外,服务业人员不会说英语让他很头疼。”

  “对于成熟的度假客来说,酒店是否豪华并不是考虑标准,他们更看重的是当地文化和民俗,能不能融入社区,和当地人打成一片。比如说你来三亚吃海鲜,要本地人带着去排档才能不被宰。有时连本地人带着都不行。”这种情况,可能会让成熟的旅游者望而生畏。“巴厘岛作为国际旅游岛,每年有200万欧洲游客,岛上能感受印度教文化。海南旅游,也应着重于本土色彩,如展现海南黎族‘饭养身,歌养心’的民俗文化等。”王健生认为,在眼界越来越广的旅游者面前,海南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旅游产品,会在与新马泰、日韩等地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房价翻倍,入住率不到4成

  节假日来三亚旅游的游客面对着高房价,或许会以“市场供需论”聊以自慰,“来的人多,房间紧张,自然价格就高了。”然而,王健生却向记者透露一个让人吃惊的数据:“十一”期间,三亚酒店的平均入住率只有38.8%,也就是说,一大半的空房间没有住人。“三亚酒店的节日价格是不符合价格杠杆的人为抬高。”王健生说。

  据其介绍,一家四星级酒店由于感觉前景良好,该酒店计划再扩展200间客房。

  但王健生却表示,目前三亚酒店的接待能力是远大于实际需求的,“要房源随客源增长才是健康的发展状态。”王健生认为,供求信息之间存在障碍,酒店业人为拔高价格,将市场拒之门外的现象已让三亚付出代价。“现在,相关方面已开始反思,但这种反思还不够彻底。”

  王健生表示,度假酒店的经营关键在于给游客“家”的感觉,而不仅仅是“卖床位”。“把酒店硬件建设得很豪华,然后一个床位卖3000元,游客睡一夜醒来,3000元就没了,他凭什么来你这里呢?”

  在王健生看来,酒店设施拼硬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酒店应该走主题化、个性化的发展路线,要注重开发复合型的度假产品组合,除了住之外,还有吃,还有休闲娱乐。比如国外一些酒店推出复活节套餐,它房费可能不高,但是通过丰富的产品组合来盈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