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具消毒业恶性竞争 行业乱象侵害消费者利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8:22 来源: 南方日报近日,本报关于消毒餐饮具质量难保的系列报道引起了行业界、主管部门及广大消费者的高度关注。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餐饮具消毒行业调查发现,这一行业的生态链条十分脆弱:餐饮店竞相压价、欠款,无视餐饮具质量;行业准入门槛低,同业恶性竞争手段百出,致使市场失序;市场监管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明。行业存在种种乱象,餐饮具质量不达标,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业界人士呼吁,餐饮具消毒业不能再这么乱下去了,政府部门应提高准入标准,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创新监管方式,生产企业亦应强化行业自律。
乱象欠款压价已成惯例
“张老板,您看4月份的账是不是该清一下了。”等了3个小时,王进(化名)终于见到了欠他货款的店主。
“老王,不是我说你,隔壁餐馆一套餐饮具的供货价才5.8元,你现在还要搞6.7元,你信不信我一个电话,别人十分钟送货过来?我也有困难,4月份的账下个月再说。”张老板不耐烦地挥挥手。
这一幕发生于6月22日晚10时,棠下涌西路的一家潮汕砂锅粥店,在广州经营一家餐饮具消毒企业的王进(化名)拉上记者见证了收账难。
谈到餐饮店的百般刁难,广州市君康之乐餐具消毒中心总经理赵海金一脸的无奈。“最常见的就是收账砍零头,比如960元,老板往往要求砍掉80元,我遇到一次更绝的,货款一共2800元,没有零头可砍,老板硬要我少收100元,把我惹火了,主动停货。”赵海金说。
广州洁祥餐具消毒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云辉称,企业供货时按标准箱送,数量一清二楚,但回收时则是散收,不可能具体点数。“餐馆因此经常扣我们餐具,他们一是担心有时客人多不够用,留着当储备,二是留着自己开分店用,减少成本投入,一套餐饮具的出厂价在7元左右,累积起来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过,赵海金最怕的还是餐馆老板“走佬”,“货款收不回来不说,餐饮具也拿不回来,赔了夫人又折兵。我算过一笔账,从去年到现在,这方面的损失超过了15万元。”赵海金告诉记者,海珠区曾有一家餐馆老板,在“走佬”前一天晚上,还专门打电话叫他送400套餐具过去,“这是有预谋地搞,拿他们没办法。”
刚过去的端午节也让老赵不消停,“节假日期间,经常临时增加供货量,送货时间慢一点点就被骂个狗血淋头。”
恶性竞争花样百出
2007年,年届退休的赵海金在湖南老家看到了一则消息:广州餐馆碗筷将集中“洗白白”。
“广州当时开了一个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大会,提出将由专业的消毒公司对每天回收的餐具进行粗洗、消毒液浸泡、高压、高温水流处理,无菌密封后分送到各个酒店餐厅和食堂。恰巧我有朋友在日本做餐饮具消毒,我了解过这个行当,当时就琢磨去广州做这个生意。”赵海金说。
赵海金表示,餐饮具消毒是一个新兴行业,刚开始竞争并不激烈,但由于缺乏行业准入标准,市场很快就乱了起来,同行业恶性竞争在所难免。
“我以前在黄埔区有2000套左右的供货量,但被同行一个个撬走了。说起来你可能都不相信,有一家企业为撬我的单想出了一个绝招,他用医用注射器把浓茶注射到我的一套定型餐饮具里,然后由老板出面,说我的质量有问题,提出停止供货。”赵海金说。
王进告诉记者,正规登记成立一家上规模的餐饮具消毒企业,至少需要600平方米以上的厂房,全部投入至少要100万元左右,但一些“地下小作坊”花二三十万元就上马项目,凭借成本优势,回头低价倾销,严重挤压了正规企业的市场空间。“我们的成本每套约在0.5元左右,但小作坊、小企业成本很低,杀起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王进说。
多头监管权责不明
赵海金曾任老家县委政研室主任,对行业乱象有着自己的思考。“按照现行的管理体制,餐饮具消毒在生产、使用环节有卫生、食药监、工商、环保、城管等多个部门介入,这种‘多头管理’容易导致‘有利争着管,出事踢皮球’的情况。”赵海金说。
据现行法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餐饮具进行卫生监督抽检,依法查处不符合卫生规范的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的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则核发营业执照。
一位不愿具名的餐饮具消毒企业老板表示,“卫生部门是近两年才逐步加强抽检力度,但抽检方式得不到企业的认可,他们主要是去市场抽检,没有直接去到厂里。更为重要的是,应该由他们牵头制定的行业标准迟迟不出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本应承担更多的职责,他们如果经常去餐饮店查处不达标餐具,对餐馆是一种震慑。”
“我曾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沟通,要求他们去餐饮店抽查,你知道他们怎么说吗?‘我人手不够啊老弟,你这东西又吃不死人’,让人哭笑不得。”上述人士说。
“不同监管部门之间要形成协调配合机制,我局认为应该抓好源头管理,及时互通信息。”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回复本报称。
消费者权益谁来保护?
从业者说
餐饮店只顾赢利,尽量选择低价餐具;行业门槛低,同行恶性竞争变相压低产品质量;部门多头管理权责不明,暴露了餐饮具消毒业生产链条的脆弱、市场环境的混乱。而这一切,广大普通消费者却是最终的买单者、受害者。
市民胡先生有过一次至今让他心有余悸的经历。前不久,他带着家人去一家鸡煲店就餐,店家提供的是定型包装餐饮具。小孩心急,上桌就撕开了餐具的外薄膜包装,用杯子倒水喝。“但刚喝下去,小孩就大叫起来,仔细一看,杯中还有一些不明残留物,水味很咸,味道刺鼻,不知道是咋回事。”胡先生说。
胡先生当即找到餐馆老板询问,老板推脱说是餐饮具消毒公司的责任,消毒公司老板到场后,又辩称是餐馆老板保管不善造成的,最后只有不了了之。
此外,由于餐饮店向顾客单独收取1元钱的消毒餐饮具使用费,本身存有一定收益。早有消费者提出,认为餐饮业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餐具、纸巾等,是法定义务,不得另行收费。
“餐饮具消毒业现在是个连环套,要破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建立严格的准入标准。”广州洁祥餐具消毒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云辉曾与全国各地的消毒企业、管理部门有广泛接触,“就拿湖南来说,省卫生部门出台了专门的餐饮具消毒企业卫生规范,内容包括厂房设计、环境布局、卫生及设备要求、生产操作人员卫生要求等方面,界定非常仔细。”王云辉说。
赵海金认为,“广州有必要从更高的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考虑人大立法,将行业准入、监管部门职责、企业职责、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一并考虑。”据其介绍,《南宁市公共餐饮具卫生管理条例》近日获人大通过,待报广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
策划:姜玉龙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