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光伏产品半年跌4成 中国光伏企业联合应诉美双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22:05 来源: CCTV《经济信息联播》

  今年10月19号,以美国SolarWorld公司为代表的七家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要求美国向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11月8号,美国企业提出的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首次听证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针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今天,中国光伏企业的几大巨头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将联合应对这次的美国光伏“双反”案。

  12月3号 就将迎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这次双反案的初裁,那么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我们也看到来自尚德 英利 天合以及阿特斯 国内几大光伏巨头齐聚在此,从原来的市场竞争者 转化为这次危机下的合作者 这种合作能否给这次的双反案带来一线生机呢 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记者了解到,中国14家主要光伏电池生产企业组成了联合应诉团队,目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的调查程序都处于初裁阶段。从历史情况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初裁中认定无产业损害并终止调查的情形非常少,不足10%。负责本案的律师李磊表示,考虑到本案复杂的政治和贸易背景以及高度的公众关注度,中国应诉企业并未寄希望于在初裁阶段就认定不存在产业损害。中国应诉企业仍积极参与初裁阶段的抗辩工作,并为终裁阶段的抗辩打下基础。

  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磊告诉记者,如果说是美国商务部做出初裁的话 应该是关于反补贴的初裁是明年一月份 反倾销的初裁是明年二月份 但是如果美国商务部对于本案的情况过于复杂的话 也有可能延期 也有可能延期到明年的三月份和五月份 到那时候 美国海关就有可能对中国企业 征收反倾销税 反补贴税 最后的终裁 应该最晚到明年的11月份。

  与此同时,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今天发布的声明中明确表示,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出口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美国晶硅光伏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主要源于多晶硅价格因全球供应过剩而价格下降。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告诉记者,这是市场竞争中的正常现象。这些企业应该审视并调整自身发展策略,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而非提起毫无事实依据的“双反”调查申请,以期阻挠中国光伏企业的正常经营。

  光伏产业调查    

  光伏产品半年跌四成 全球近半产能过剩

  这次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虽然理由说得很多,但其直接根源,却是美国光伏制造商的破产潮,美国将其归咎为中国同行的低价倾销,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光伏企业的破产原因到底是什么?

  今年4月份的价格是450美元,而现在的价格却只有270美元,价格下跌了近40%。

  近半年以来,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持续暴跌,直接带来的就是光伏企业的亏损,甚至是破产,2011年9月1日,曾被寄予厚望的硅谷太阳能新星索兰德尔公司

  宣布申请破产保护,1100名员工遭解雇。在此之前,美国另两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分别于8月15日和19日申请破产保护。这也就是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双反调查的主要诱因。那么,美国光伏企业的倒闭是否与中国光伏企业直接相关呢?在中国光伏业界看来,企业破产的主因是产品价格暴跌,而价格暴跌的原因则在于全球产能的过剩。

  英利绿色能源首席战略官王亦逾告诉记者,今年全球2011年为例,全球的供应大概处于一个35GW在国内,如果在国外的话可能进行40GW全球供应产能,现在2011年的整个需求,按照不同口径统计,大概平均数在20GW左右,你可以看到全球供应量大概是全球需求量的一倍以上,所以直接导致价格从年初1.7美金1W直接下降到今年四季度差不多1美金1W,甚至更低都有。

  其实,光伏产品暴跌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也很大,根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统计,我国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20%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裁员。部分光伏产业上市公司二、三季度普遍出现亏损。据日前国内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赛维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四家公司亏损总额已超2.9亿美元。

  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苗连生告诉记者,这些东西不是单一的企业,是全球所有的企业都在面临承受,但是这里呢,同等的待遇都受到冲击,市场也受到冲击,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还能生存,不公平待遇,就是他们更多地应该找自身的原因,把自身的原因找一下,全部推到其他的国家和企业身上去,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更是不利。

  光伏产业调查    

  光伏进口多于出口 “双反”必然两败俱伤

  美国光伏市场原本被中国企业寄予了厚望。由于光伏最大市场——欧洲补贴政策下调,市场需求不旺,很多中国企业把目光锁定了美国。但这并不是说中国企业是单向地依赖美国市场,事实上,这次美国的双反调查不仅会对中国企业带来伤害,同时也将会对美国的光伏市场产生不良影响。

  记者拿到了尚德、英利和天合 阿特斯四家国内最大的对美太阳能出口商的出货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尚德出口美国产品的数量占到总量的19%,英利占14%,天合占到了20% 而阿特斯占到10%。美国市场无疑是不能放弃的。2009年以来,美国太阳光电市场需求成长快速,每年光电系统安装量维持100%以上的成长率。

  阿特斯集团主席瞿晓铧告诉记者,如果这个反倾销案成立 造成中美之间的贸易壁垒 最终的结果是一个双输的结果 美国的市场也井喷不起来了 进行这场反倾销的抗辩 不光是中国企业的利益 同时也是为美国市场以及美国几万太阳能行业就业人员的利益。 

  据记者了解, 按中国光伏企业的利润水平,只要美国增加10%的关税,中国企业就将完全失去美国市场。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光伏板块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在21.5%到22.5%之间,净利润率则在5%到15%之间。另一方面,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设备、多晶硅原料、辅料高达50亿美元,而中国每年向美国出口的光伏产品是20亿美元。贸易关税一旦征收,除了逼迫中国光伏制造商涨价外,也会波及到美国企业。

  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苗连生告诉记者,并不是单一从中国生产的东西,中国的设备,原材料是中国的,所以说全球资源配置上也影响了美国很多同行。比如说我们现在美国支持我们同行们,他的总人数超过了在美国光伏行业就业人数的10%,有一万人了,超出提出申诉方的人数。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美国太阳能组件双反案影响的绝不仅是国内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相关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及全球行业都会受到重创。而且,美国政府一旦立案,欧洲必然跟进,负面效应将进一步被放大,后果不堪设想。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告诉记者,如果成立就出现了一种 落后企业通过贸易保护 来避免竞争的这么一个特别不好的一个先例,

  财经链接 

  股价惨跌 光伏投资者几乎赔光

  从前面的报道中,我们看到国内四大光伏巨头在第三季度产生了巨额亏损,对此资本市场此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投资者又应该做什么选择呢? 

  Wind资讯数据显示,近3个月以来,中国光伏企业在美上市的股价全面下跌,不少股票更缩水达到六成以上,远超美国三大股指的同期跌幅。而从上市至今,部分企业股票跌幅更是可以用惨烈来形容,2008年1月,在美上市的无锡尚德曾经一度冲高90美元的最高点,而到今年10月初,却一路狂泻至1.7美元的最低点,跌幅居然达到98%,昨天无锡尚德收盘报2.41美元。英利绿色能源在2007年12月,股价也曾一度达到41.5美元的历史高点,而今年10月初也跌至历史最低点2.75美元,跌幅达到93%。昨天英利绿色能源报收3.95美元。

  对光伏产业的前景,各大机构普遍谨慎。海通证券认为,光伏行业短期基本面没有好转,低迷趋势将继续,不具备大的趋势性机会,给予行业“中性”评级,同时随时跟踪需求变动。

  中金公司则提醒投资者关注光伏行业的债券信用风险,中金公司表示,由于产能急速扩张,加上欧美需求大幅萎缩,导致产品价格暴跌,行业盈利急剧下滑甚至巨额亏损,短期内基本面难以得到扭转。同时今年以来涉及光伏行业的债券发行人明显增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目前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对光伏行业的评级大多为资质较差的投机级。

  东北证券认为,虽然目前光伏产品价格趋于稳定,下跌速度减缓,但行业短期内仍将处于低迷期,主要应关注美国“双反”调查进展,国内“十二五”太阳能规划,以及欧债危机在各主要国家的演进。 东北证券提醒,当前光伏板块随大盘波动概率较大,行业走出低谷仍需时日,行业整体性机会仍要等待来年。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