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下父母尽一份“孝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15:05 来源: 《经济》杂志——“丹曲宝”的成长之路
文/陈慕华
社会的进步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完成的,中国的和平与繁荣来自于前辈们的浴血奋战和艰苦创业。如今,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长辈们本该安享生活,可随之而来的心脑血管疾病却让他们的身心陷入痛苦。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类的疾病,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人离开人间;另据2002年12月的《参考消息》称中国约有2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伤痛袭击着许许多多身为子女的我们。面对逐年增多的心脑血管患者,人们只有用药物来补救已经破损的肌体,似乎对心脑血管蔓延已束手无策。然而防病于未然远大于亡羊补牢,能否开发出一剂有利于心脑血管的良方已成为我辈的责任。为此,一群从清华大学再教育校园走出的人,放弃了他们稳定的事业和安详的天伦之乐,重新组建团队,投入了为减轻长辈们隐痛的崇高事业。如今,一款针对心脑血管的利器产品——“丹曲宝”的诞生,见证了他们当年的誓言。
“丹曲宝”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饱含了几代人的心血:它的前身是1956年建于福建屏南县的奥莱特生物有限公司,公司原本主营食疗红曲、天然色素、黄酒、食用菌、脱水蔬菜等产品,这就为“丹曲宝”中特种“他汀”类红曲成分,找到了“家”。
天然活性“他汀”是真菌固体发酵的产物。1976年,日本著名学者远藤章教授,在红曲培养物中发现了具有调节血脂功能的天然活性“他汀”物质,从而在全世界掀起了研究天然活性“他汀”的热潮。1985年美国Joseph L. Goldstein教授和Michael S. Brown教授在胆固醇方面的研究结果,导致了降低胆固醇的化合物——他汀类药物的发展,为此布朗和戈德斯坦共同获得198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上世纪90年代,福建奥莱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斥资1200万元,联合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及国内数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汇聚14位资深药学家、生化学家和心脑血管主任医师的力量,组建近百人的科研队伍,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结合传统中医药学理论,经过数年的科技攻关,通过复杂的固体发酵技术研发出了“丹曲宝”牌丹青胶囊。
1999年,“丹曲宝”丹青胶囊被福建省政府立项为“福建省五新高科技项目”,填补了国内独立研制开发特制“他汀”类红曲制品的空白。2000年,“丹曲宝”牌丹青胶囊申报为国家保健食品。
“丹曲宝”丹青胶囊富含的天然“他汀”,为纯天然活性开环式酸性结构(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成分),能够不经过肝肾而被人体直接吸收,比化学合成“他汀”调节血脂效果更好、吸收更充分,也更安全。除了独有的天然“洛伐他汀”活性物质之外,“丹曲宝”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黄酮、葡糖胺等多种活性物质,能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浓度、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浓度、甘油三脂浓度、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升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浓度,即独有的“四降一升”功效,对人体的脂质代谢起到了协同调节作用,强力压制了血脂的吸收与合成,加快血脂的排泄,从而达到调脂、保肝的目的。
研发过程中,因产品具有前瞻性且无任何成功先例的依据而投入巨资,公司一度濒临破产。产品研发成功后,就有日本客商出巨资收购配方,加拿大生物保健集团也抛来高额利润回报要求控股,更有美国财团要求专供欧美市场,尽管公司深陷困境,但这一切并不能动摇“丹曲宝”人的决心,秉承着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道为先的宗旨,为让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得到康复机会,为让更多的长辈尤其是国内的人,享用高品质的产品,公司的投资者们抗拒诱惑,不畏举债,也要保证产品的品质。
中科院院士陈可冀(国家心脑血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于2011年来闽期间,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接见公司主要负责人,并谆谆嘱咐一定要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千方百计让“丹曲宝”的事业发扬光大,造福中华人、造福全人类心脑血管疾病的群体。
为使研发、生产更专业,公司决定由福建奥莱特生物工程承担起专门致力于研发和完善“丹曲宝”功能的职责,同时成立福建清道夫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推广和销售“丹曲宝”,来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为此,所有员工无条件接受了前所未有的重担,用“丹曲宝”不同于其他保健品的特有气质发挥非凡的风度。
中国古训有:百善孝为先。“清道夫”的立意是首先要用“丹曲宝”清除我们身体血管内的杂物,净化身体循环环境,其次也重在清除人们头脑中的杂念,一心为孝为善,做有意义的事,让中国的“孝道”体现得更淋漓尽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的父母即是我们的父母,任何父母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丹曲宝”和“清道夫”将共同肩负起子女必尽的职责,为天下的父母尽一份“孝道”。
作者系福建清道夫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