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除权高峰即将来临 填权行情谁将扛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1:3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李智 每经记者 杨苏

  和2011年一样,A股上市公司在新的一年中也表现得尤为慷慨。虽然年报披露尚未结束,但截至4月20日已有超过210家上市公司提出了10转(送)8以上的高送转方案。

  而随着五月份的到来,这些公司就将陆续开始除权派息,填权行情也将随之展开。如东方国信 (300166,SZ)等率先除权的公司,跃跃欲试股价似乎预示着今年的“填权大戏”依旧精彩。谁将成为下一个冠福家用?成为了令投资者魂牵梦绕的疑问。

  填权大戏拉开序幕

  今年2月21日,东方国信实施了“10转10派2元”的2011年分配预案,虽然除权当日股价表现的波澜不惊,却在随后的两个交易日中连续涨停。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公司是今年第一家除权的高送转公司,所以其抢眼的走势立刻引发了各方的关注,虽然占据先发优势的东方国信暂时没有完成填权大计,却让大家对于填权行情的到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在东方国信之后,汤臣倍健(300146,SZ)也在3月5日进行了除权,并在当日受到了资金的阻击,盘中股价一度逼近涨停。与东方国信相比,汤臣倍健上涨的持续力无疑更胜一筹,除权之后的区间涨幅一度逼近30%,而且这样的强势还承受着部分突然曝出的利空消息。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除权的上市公司并不多,但已涌现了不少强势初显的个股,如成都路桥 (002628,SZ)、中海达(300177,SZ)、奥维通信(002231,SZ)、精达股份(600577,SH)等。

  从巨灵财经统计数据来看,随着上市公司除权工作的逐渐完成,6月、7月这一填权行情的高潮期也越发临近,面对动辄50%甚至是翻番的股价涨幅,谁将成为今年第一只成功填权的个股,就成为了各方继续寻找的答案。

  “其实大家都知道,送转行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只是财务报表上的调整,高送转股本身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实际的收益。”一位券商研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市场之所以乐此不疲的炒作这一题材,就是因为通常会产生一些效果,比如股票的绝对价格被降低,给投资者便宜的感觉和增强流动性,而高送转的公司一般具有较高的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且当年业绩增速也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良好的质地和成长性;另外,高送转反映了管理层对公司持续高成长的信心,并希望通过股本扩张加速市值扩张的步伐。以上这些因素都有助于高送转股票在除权后获得继续上涨的动能,也即出现“填权效应”。

  他表示,在高送转题材表现低迷的2011年,依旧有不少上市公司在除权之后逆势走强,而从目前的行情来看,今年的市场环境还好于去年,填权行情值得期待。

  个股走势分化严重

  有涨就有跌,再热门的题材中也有遭受资金冷眼的个股。从去年和今年的情况来看,虽然高送转题材股在除权之后,大多都有强于大盘的表现,但是也有一些公司毫无表现。

  与去年的“填权先锋”迪康药业一样,身为同行的海普瑞也慷慨地提出了10转10派20元的分配方案,但是其在去年4月29日除权当日就大跌逾8%,随后更是不断下挫。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同处建筑建材行业的塔牌集团和嘉寓股份,前者在除权后强势大涨,后者却加速下跌。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在涌现出东方国信、汤臣倍健等“填权潜力股”的同时,郑煤机、恒逸石化、和顺电气等公司在除权之后却只能含恨下跌。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自去年以来在高送转题材炒作的各个时期,个股走势分化都很严重,毕竟提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有数百家,不可能每只都被炒,整个市场环境也不允许,而且填权期动辄以月计算,分化自然更为明显。该人士表示,影响填权行情的因素有很多,大到整个A股市场的强弱,小到除权日期这样的细节,或是上市公司业绩等等。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对大量公司进行仔细对比,并采访业界各方后发现,在弱市当中依旧受到资金关注的高送转概念股,往往身具三大特点。而这些特点或许就将成为把握填权行情的指南针。

  ◎特点一:业绩快速增长

  股价上演填权行情,归根结底是出于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信心,良好的业绩就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每10股转10股派20元,海普瑞2010年度的分配预案不可谓不大方,不过这一方案并未受到资金的认可。因为公司净利润在2010年度获得了近50%的同比增长,但是其2011年一季报却显示,净利润出现39%的同比下滑,当时,海普瑞还在百元股高价股的行列。而同处医药行业的迪康药业,去年一季报和半年报中的业绩则携手上涨。

  换句话说,业绩增速成为了迪康药业和海普瑞这两只高送转题材股命运的岔路口。

  ◎特点二:慷慨程度超预期

  A股市场从来都是一个喜欢惊喜的地方,在年报到来之前,大多数的券商机构,都会公布具有高送转潜力的公司名单,但是当预期实现之时,往往就难以获得真金白银的“掌声”。

  在2010年报中,大批次新股都奉上诱人的分配方案。但作为2010年度分红的主力,它们恰恰饱受市场忽视。究其原因,正是各方对于它们的慷慨早有预期,其股价也提前反映了这种预期,等到利好公布之时,就是资金出逃之日。失去了人气,再加上股价已经遭遇爆炒,要想上演精彩的填权行情自然是难上加难。

  但是,一些曾被视为没有高送转可能的公司,往往会一鸣惊人,其中的代表就是突然宣布10转15的迪康药业。华泰证券分析师魏刚就认为,送转比例越高,表现出公司的成长性较强,个股获取的超额收益率也就越高。

  ◎特点三:股价偏低,机构较少

  一只股价100元的个股,10转10之后股价依旧高达50元,相比之下,一只10多元的股票,10转10之后仅仅几块钱,无疑具有更大吸引力。在去年填权行情中表现抢眼的冠福家用,便是如此。除权之前,冠福家用股价在14元一线,除权后股价立刻变为个位。

  与此同时,冠福家用还有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机构持股较小。在去年一季报和中报中,冠福家用前十大流通股东当中,分别只有一只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而正是这只典型的冷门股成为了填权行情中的大热门。

  对此,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机构持股较多不利于题材的炒作,因为股价一旦涨至某一价位,机构资金就可能选择减持,成为股价上涨道路上的巨大压力。

  事实上,上市公司能否走出填权行情,背后的因素确实太多太多。除了上述三个特点外,相关公司股本市值大小,股东增减持以及一些突发性的事件,都可能促成或是终结填权行情。而像去年的迪康药业、冠福家用等公司,都是身兼多种特点。因此,在挑选今年具有填权潜力的公司之时,若遇多重因素叠加,则填权机会更大。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