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进场费主因:审批制造成了大超市区域垄断

2011年05月15日 23:06 来源:CCTV《今日观察》

  根上的问题是零售商与供货商两者地位的不对等,商业规划和审批造成了区域垄断。

  张鸿:根上的问题是两者地位的不对等 商业规划和审批造成了区域垄断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的传统观念一般会认为,一个超市要盈利就是到批发市场批东西,然后自己卖出去,靠批零差价挣钱。现在问题是很多超市因为足够大,已经有了自己的消费客户群,这样他就不需要主动去找供货商批东西了,供货商就得求着来找零售商,这就是供应商和零售商的不对等,这样就有了一个门槛,这个门槛就是形形色色的进场费。它其实供货商的产品品牌和超市品牌的一个差价,它里面是有区别和选择的,因为超市不是对所有的品牌都收进场费的,而且这个进场费的标准也是可以服众的。比如可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进超市就是必然的,免费来都可以,但是如果一个不知名的可乐想进,那就得给钱,因为你还不如我值钱,是我给你带来了增值,这也是渠道为王。

  现在我们的商业规划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批示,很多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基本上都有一个原则。比如一个小区里有多少人,周边有多少人,大概多少范围内只允许有一个大型的卖场,甚至规定这个市里有多少个面积多少平米的大型卖场。因为政府的初衷是担心过度的竞争和恶性的竞争,所以只允许一个,但是这样就恰恰在这个区域里边,就形成了一家独大、一家垄断的形式。比如买家电,这么多年来,大家非常直观的感觉就是去国美、苏宁、大中这样的电器商城。这就是当它让客户形成了购买习惯以后,他就有话语权和议价权了。其实超市现在就存在这样的一个优势地位,而且据我所知,有一些品牌和超市之间,和大型的零售商之间还有战略合作品牌,这样它的优势更多,它甚至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进入,所以根上的问题就是两者地位的不对等,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马宇:要让双方在市场里有自己的合理生存空间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既然我们知道造成这种失衡,或者供需失衡的这种根源是在于终端竞争不足,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应该加强这个领域的竞争,我们去看一下,为什么同样是这样的一些企业,可能它在国外的时候,他没有进场费这一说,那为什么到了我们这就出现这种情况,这个实际上就是,确实这种消费市场结构不一样,咱们去看一下,包括你说像沃尔玛在美国,它也是最大的零售企业,但是就是可以看美国的消费,跟我们国家差异是非常大,它很少说我在一个小区里有一个大的大卖场,他基本上是属于在郊区布点,并且绝对不会不一家,会有好几家,这样消费者消费的时候,我开车你比如说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这个范围内,我可以有好几家选择,这样的话,假如说供应商要想进入这个区域市场,他就可以不同的销售商,零售商,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在商业管理里面,咱们比如说看一下发达国家,他也有商业规划,也都有商业规划,不管是欧洲国家,美国,还是日本,还要走商业规划,因为确实你城市发展我就需要有这样一些基本的标准,但是它在里边,咱们可以看到,他的规划怎么做呢,他是是要考虑,你比如说我有多少人口,我要做什么样的商业网点的基本规划,但是更多的是在什么,是你要达到一个标准,比如我对你的安全性,我对你的布局,我就不许你在什么样,不适合做商业地区的地方去布点,他有这样的一些要求,但是他绝对还有基本原则我们忽视了,就是他审批的时候不可能在一个区域里边只审批一下大型零售企业,他会什么,是同一个业态会有不同的企业要进去,还有一个就是多种业态 互补,这样的话实际上咱们说在终端零售领域就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同时对供应商来说,他也有一个就是进入这个地区市场的多层的渠道,这样的话我们以后是再做这个商业规划,包括政府在做审批的时候,就要考虑,怎么样考虑一下除了我们说的硬件标准,包括咱们说停车位的问题,安全的问题,怎么样去考虑这些问题,还有一个怎么样让这个市场里边还允许有竞争。

  在中国,零售商基本上是在一定区域里,形成一定的垄断,这样供应商要想进入这个市场进行销售,几乎不能再通过其他的渠道进来,还是要进大型连锁超市以及大卖场。那么,它就有了足够的力量去跟供应商谈条件,甚至有一些是不合理的条件,因为供应商没有第二选择。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