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煤协称煤炭供需平衡 成本提高是涨价重要原因

2011年06月02日 03:38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春莲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5月26日通报了1~4月煤炭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当前煤炭库存处于正常水平,国内煤炭供应能力充足,但迎峰度夏期间局部地区煤炭供应偏紧的程度可能会有所加剧。中煤协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说,煤炭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是煤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对于目前越来越严重的电荒,有业内人士指出,是由于煤价过高,导致电企大面积亏损,发电积极性降低导致的。

  在中煤协表示目前国内煤炭供应能力充足的同时,煤企对此观点颇不以为然,多家煤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煤炭供求严重不平衡,供不应求现象突出。

  煤价高企之争:成本提升VS供不应求

  通报显示,煤炭库存处于正常水平。截至4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20223万吨,虽然比年初减少1496万吨,下降6.9%,但仍然保持在2亿吨以上。5月18日,全国重点发电企业可用存煤天数达到16天,这与2004年同期的7—10天相比有明显增加。

  此外, 3月下旬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局部地区煤炭市场偏紧,国内市场煤炭价格开始出现上涨。

  而对于今年以来不断高企的煤价,中煤协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则表示,煤炭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是煤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平煤股份董秘黄爱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则称,总体来讲,这几年的生产成本是比以前上涨了。但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物价上涨导致的刚性上涨,包括员工工资,材料,电力,维护,管理和财务费用的增加。但这些是通货膨胀导致的,所有企业都需面对的成本上涨,并不是煤企自身的问题。

  他还指出,除了外部因素,还有内部因素。随着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的提高,公司投入增加了。

  此外,环保费用一个逐步投入的概念,目前根据企业具体条件的不同,一吨煤大概有三四十元左右。

  对于煤价上涨,黄爱军说:“成本这块目前来看应该不是推动煤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物流成本也要分阶段来看,在运力紧张的时候才容易出现附加费用。”

  西山煤电董秘宁志华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煤价过高,主要还是因为煤炭供不应求导致的。

  “成本是一方面,但是最根本的还是需求导致的。公司主要是合同煤,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宁志华说。

  由此看来,煤企对于生产成本高的说法并不认同。

  在煤价过高的问题上,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高均不是主要原因。

  “一方面,生产成本高的理由并不成立,得益于煤炭产业大规模整合的背景,煤炭行业平均生产成本受规模收益扩大的影响不会出现大幅上升;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的油价上涨确实增加了煤炭生产的物流成本,但是其不足以推动煤价持续走高。”他说。

  电荒之争:不愿发电VS无煤发电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通报中称,当前煤炭库存处于正常水平,国内煤炭供应能力充足。

  但是,邱希哲并不认为当前煤炭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状态。

  他表示,目前南方很多省份的火电厂处于无煤发电状态,面对这一局面宣称供需平衡是不正确的。当前国内煤炭,尤其是动力煤处于供给紧张局面,而煤炭运输不畅,运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紧张局面。

  此外,继4月份上调部分省份的上网电价之后,销售电价于6月1日再次上调,涉及15个省市,平均涨1.67分。

  邱希哲称,电价上调后,火电企业发电积极性提高,火电厂开工率上升,必然又会导致煤炭需求增加,而煤炭供给不会因为电价上调而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煤炭供应紧张局面,火电厂很可能再次面临想发电但无煤发电的窘境。

  “从产业链来看,煤企是目前最暴利的环节,怎么可能生产成本过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成本缓慢上涨还是存在的,但是并没有大规模上涨。煤价上涨还是供求导致的。

  邱希哲认为,当前煤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不是内部的成本推动,而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受日本地震等因素影响,国际动力煤价格持续走高,受国外煤价的价格传导影响,国内的煤价也步入上行通道。在国内外煤价差距逐步缩小的情况下,上半年国内进口煤炭大幅下降,增加了国内市场的煤炭需求,推动煤价上涨。

  此外,受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和高耗能产业反弹影响,国内煤炭需求持续旺盛,对煤价价格形成重要支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