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5月份PMI回落至 政策仍在探底过程中

2011年06月02日 11:4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刘铮 林彦龙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记者 刘铮)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中国制造业经济总体仍处于增长态势,但增速趋缓。”报告分析指出。从2009年3月以来的情况看,中国制造业PMI连续27个月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制造业PMI除3月份回升外,持续小幅回落。

  5月份,构成制造业PMI的五个分类指数均有所回落。其中,生产指数为54.9%,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2.1%,回落1.7个百分点,降至2010年8月以来的最低值;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5%,回落2.5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与此同时,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依然处于高位,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认为,从制造业PMI来看,当前经济发展呈现出平稳适度的基本格局。要防止需求增长回落过快,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一些企业反映,不但资金压力较大,而且面临着水、煤、电、油、运及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

  制造业PMI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之一。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

  新闻分析

  PMI指数比想像的好一点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欣

  事实证明,当草木皆兵的投资者把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推到极致时,任何轻微的放松都能让他们大大地松一口气。对于昨天的5月PMI指数,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52%,昨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5月份官方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仍然是一个环比连续第二个月下降的数字,但因为有了几天前可怕得多的汇丰PMI预测值(51.1%)的铺垫,宏观经济分析师们普遍反映:这一数据高于预期。股市昨天也得以低开走高,虚弱地延续了反弹之势。

  5月PMI继续回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公布的2011年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连续27个月高于50%这一强弱分界点,表明制造业仍在扩张。但是,较之4月份的52.9%下降了0.9个百分点,已是连续两月回落,显示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

  这本来是一个较为负面的数据,但由于此前公布的5月汇丰PMI初值仅有51.1%,为10个月以来的最低,从而使市场对5月PMI数据有着更为悲观的预期,各家机构的预测值大多落在51.6%一线。因此,当52%的官方数据亮相时,几乎所有机构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海通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刘铁军认为,今年4、5、6三个月PMI基本呈现逐月下降趋势,这表明目前的PMI下滑可能主要是季节性因素所致。

  野村证券分析师也提出,高于预期的5月份数据使他们相信:经济正处于阶段性疲软,而非发生硬着陆。

  去库存风险渐消除

  如果说想在5月的PMI数据寻找一些积极因素,那么库存分项指标的下降可能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4月公布完毕的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企业库存有显著上升,尤以房地产与汽车行业为甚。这一信息几乎让所有投资者心中一沉。但昨天公布的PMI分项数据显示,原材料库存分项从4月份的52.0%骤降至49.5%,大幅回落2.5个百分点;而产成品库存分项从50.8%降至50.0%,已经接近临界状态。分析师认为,这表明二季度库存高企,并导致生产疲弱的风险消除。刘铁军表示:“去库存已经过半,库存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减弱。”

  另一个亮点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下降,购进价格分项指标从4月份的66.2%进一步降至60.3%,比上月大幅下降5.9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这意味着,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下降,未来数月内PPI通胀可能放缓,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工业企业的毛利率改善可期。

  政策仍在探底过程中

  在一个被紧缩政策“绑架”了的市场上,宏观数据的一举一动左右着投资者的神经。作为经济最重要的先导性指标,5月PMI数据又预示着怎样的宏观经济走势?紧缩政策是否已经“探明底部”?

  银华永祥保本的拟任基金经理于海颖认为,通胀的翘尾因素依然比较高,新涨价因素没有出现明显消退的迹象,预计5月份CPI水平可能仍在高位。他预计:“通胀的翘尾因素或将在6月份达到高点,从6月份之后或将呈现逐月走低态势,如果新的涨价因素不出现特别超预期的反弹,下半年通胀的整体趋势是逐步走低,拐点出现的具体时间则仍需观察。”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在6月还会加息25个基点,并可能通过准备金或者公开市场加大调控力度,但是连续加息的空间已经不大,因为继续加息将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冲击。刘铁军预计:“如果从紧货币政策不再加码,二季度可能是全年最差时刻。”

  “如果连续加息已进入了尾声,通胀在年中有一个相对的高位,然后逐步往下走。宏观经济环比数据的下滑,让投资者产生对经济增长的担忧——这种环境对债券市场来说是比较好的投资时机。”于海颖判断市场未来的投资机会可能率先出现在债市。

  市场直击

  PMI回落

  无碍股市收红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林彦龙)昨天因公布的5月份PMI数据为52%,环比降0.9个百分点,降至9个月低点,但这一消息并未给市场太大影响,沪深股市在新兴产业等题材股的带动下收出红盘。PMI数据虽然表明经济有下行风险,但另一方面市场也预期调控政策会否因而放松,从而对股市则形成长线利好。对此机构普遍认为近期放松机会不大。

  中金公司彭文生认为,PMI在5月份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历史平均,而近期内PMI指数跌破50%的可能性又比较低。在这种形势下,经济收缩对从紧的货币政策造成放松的压力也就不那么明显。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和非食品价格近期均面临反季节上涨压力,6月份CPI有可能创出本轮通胀新高,三季度CPI也将维持在5%左右的较高水平。彭文生说:“货币政策短期内非但不存在放松的基础,反而面临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持6月份将加息一次的判断,三季度将再加息一次,央行会继续使用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数量型工具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速,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也将逐渐增加,从紧的货币政策至少将持续到三季度末。”

  交银国际李苗献表示,目前来看通货膨胀的风险仍然要大于经济下滑的风险,5月份CPI预期上调至5.4%,近期紧缩政策不会松动,存准率、汇率和利率等政策工具均有进一步上行的可能。

  不过也有机构对经济减速表示担忧,东北证券表示,基于需求不旺、去库存中期化,二三季度经济继续回调,“不排除存在超调的可能,GDP增速有可能回落到9%下方。政策应及时收手,假如继续收紧,只会迎来三四季度经济的更大下滑以及政策的更大放松。”

  深度解读

  经济增速和购进价格呈现“双缓”态势

  宏观调控进入敏感期

  分析人士认为,此番PMI数据好于预期,反映经济增速逐渐趋缓但仍处平稳适度格局,但经济增速和购进价格呈现“双缓”态势值得关注,下一步如何平衡保增长和控通胀将考验宏观调控智慧,调控进入敏感期。

  经济呈现“双缓”态势

  “经济‘双缓’态势明显。”蔡进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另一方面购进价格显著回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亦认为,PMI指数继续回落反映经济增长回落可能性加大。

  从蔡进提醒说,当前要防止需求增长回落过快,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数据显示,除今年3月份出现短暂回升外,新订单指数自去年12月份以来持续回落,且回落幅度较大,均在1个百分点以上。

  另一方面,此番降至60.3%的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达到5.9个百分点,且已连续三个月回落。蔡进说,这反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通胀压力的影响在明显减弱;张立群也认为,购进价格指数较大幅度降低,预示通胀预期可能改变。

  李苗献则认为,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下降与5月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有很大关系,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生产成本压力,但并不能认为输入型通胀压力就此缓解,在他看来,未来商品价格走势可能还有反复,通胀压力可能再起。

  将考验调控者的智慧

  “当前PMI值对应的经济增速在9%左右,留给宏观调控的空间已不多。”蔡进说,下一步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的关系,将考验调控者智慧,调控已进入敏感期。

  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预计,PMI将进一步下滑,6月份可能仅略高于50%,未来3个月降至50以下的风险上升;与之相随,二季度经季节调整后的GDP季环比增速将降至8%或更低,同比增速则将降至9.5%左右。

  考虑到这些因素,蔡进建议,宏观调控有必要从此前考虑缓增长、控通胀转至更多考虑稳增长、控通胀,具体则有必要在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和手段上进一步改善。

  他特别提到,当前沿海地区一些中小企业遭遇融资难,会对经济增长以及就业带来负面影响。他建议,货币政策以及信贷政策应考虑采取办法使有活力的中小企业获得正常经营所需资金。

  不过,在高盛经济学家乔虹看来,政策放松的门槛将因目前依然持续处于高位的通胀压力而提高。此间市场人士多预计,5月CPI仍将保持在5%以上的较高水平,且货币政策在6月份仍有进一步收紧可能。

  (据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