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30日 06:53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李伟 顾文剑
这场争论似乎告一段落,但隐于背后的高铁技术归属问题,却一直无法为公众所知晓。
七谏高铁
5 技术
深入发展只能
依靠自主创新
因为大量购买国外先进技术,京沪高铁从规划到运营,历时21年整,远低于其他国家。这也诱发了中国高铁技术是引进还是自主研发的争论。就汽车产业的“市场换技术”先例来看,中国高铁的深入发展必须且唯一只能依靠自主创新研发,这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更是国家意志的诉求。
时任铁道部长登车试乘时出现质量问题 被指安全性不可靠
早报记者 李伟 顾文剑
6月25日,距离京沪高铁正式运营不足一周。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高速办副主任周翊民突然在媒体上表示,中国高铁技术过度依赖外国进口,且存在速度造假的嫌疑。
“外方卖给我们最高运营时速300公里的动车,刘志军想用300公里每小时的车,跑3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这样会吃掉安全余量。”周翊民透露。
两天后,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回应:“在引进一些外国车型的基础上,中国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将原本200公里时速的列车提升至250公里,后又提升至300到350公里。”
这场争论似乎告一段落,但隐于背后的高铁技术归属问题,却一直无法为公众所知晓。
技术到底是谁的
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在28日称,中国高铁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研发模式,先引进时速200至250公里的动车技术平台和制造体系,然后开展一系列创新,自主研制时速350公里动车组。“中国完全掌握高速列车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技术水平是世界一流的。”何华武强调。
何华武的回应,勾勒出京沪高铁21年发展之路。
1990年铁道部向人大提交京沪高铁构想方案,4年后,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讨论京沪高铁。“当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当主要依靠自主技术研发积累。另一种认为,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拿来用就可以了,在别人的基础上往前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专家黄强回忆称。
2000年前后,原国家计委批准了中国完全自主研发高速列车项目,“中华之星”登场。当时,高铁技术的引进还不成规模。
刘志军的任上打破了自主研发和引进吸收两种观念的平衡。铁道部新班子提出了高铁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得到高层支持。2004年后,铁道部先后向日本、加拿大和德国等购买高铁技术,也诱发了公众对中国高铁依赖“市场换技术”的担忧。
市场与技术的博弈
所谓“市场换技术”,是指通过以开放市场为代价,汲取外国先进技术,弥补本国技术的短板。
中国最早执行“市场换技术”思路的是汽车产业。此前上海、长春等地都具备汽车生产能力和研发队伍,但在“市场换技技术”思路影响下,企业放弃了自主研发,购买了国外完整生产线。
最终,中国汽车市场90%的份额被跨国公司占领。“以市场换技术,丢了市场,技术一点也没得到”也成了舆论对“市场换技术”思路的无奈感慨。
2005年11月27日,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曾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说,市场换技术是自欺欺人,最终让了市场又缺乏核心技术,最后受制于人。
这样的担心并非毫无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铁道部购买外国高铁技术过程中,一直麻烦不断,包括德国、法国在内的技术提供方均有过消极转让情况。
国家在2005年前后对高铁技术引进做了规定,要求技术引进后生产的高速动车组国产化率要达到30%,此后标准提升,最高要求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
高铁需要再创新
“中华之星”总设计师刘友梅回忆,该型号列车被叫停,始于2002年11月的一次事故。当时,时任铁道部部长的傅志寰带着几位副部长登车试乘。但“中华之星”在准备阶段时,转向架故障诊断系统报警。之后检查显示,报警系因进口轴承出现质量问题。“这件事情却成为‘中华之星’安全性不可靠的最重要依据。”刘友梅回忆称。
早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华之星”并非绝对意义上的自主研发成果。
铁道部发言人透露,中国企业已完全掌握了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等高速动车组的九大关键技术。
在不少人看来,中国高铁未来的发展道路仍然艰难,其中如何消化引进技术将成为关键。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专家黄强强调,“市场换技术”若要成功,必须自己具备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能力的技术队伍,对引进技术进行自我消化和吸收。“如果这两个条件没有或者结合得不好,‘市场换技术’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