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揽存白热化 银行抢钱花样百出

2011年06月30日 07: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揽存白热化银行抢钱花样百出

  揽存奖励、发行理财产品、对企业捆绑存贷款 甚至主动减免费用鼓励资金回流———

  “今日起售多款七天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5%-5.5%,欲购从速!”类似的银行理财产品广告,每到季度末就如雪片般飞来。在存款准备金率一提再提的背景下,缺钱成为困扰银行的一大难题。眼下又到年中关口,无论是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揽存成本飙升,还是暗示按揭客户提前还贷,种种迹象都凸显当下各家银行对资金的争夺战已趋白热化。

  ■银行现在“很差钱”

  “现在连我们中后台的工作人员都开始要求有拉存款的任务了。”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后台工作人员向记者抱怨。不仅现在企业为缺钱而烦恼,一向为企业提供资金血液的银行也陷入“很差钱”的境地。

  本轮调控以来,央行已经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积上调幅度达600个基点,如果以M2余额平均70万亿元(2010年1月末为62.51万亿元,2011年5月末为76.34万亿元)进行粗略计算,此轮调控已经直接冻结银行体系资金4.2万亿元。

  “再往上调,一些存贷比很高的银行可能真要没钱营业了。”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称,在目前流动性收紧的政策之下,银行为此焦头烂额。此前,市场也时有传言一些银行无钱可贷,而多家银行陆续抛出的再融资行为也证明了银行对于资金需求的迫切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某股份制银行一位人士表示,以往中小银行还可以依赖国有大行在银行间市场进行拆借,但现在大银行也开始力不从心。

  其实,自最近一次(6月20日)存款准备金率上缴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大幅飙升,甚至超出了春节前的水平。同时,紧张的资金面已经迫使央行暂停了6月23日的央票发行,这是年内央行第二次暂停常规的央票发行。

  业内人士指出,相较而言,国有大型银行更缺钱,“越是大银行,资金压力越大。”

  ■银行“抢钱”花样百出

  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收益率日渐看涨,预期年化收益率5.5%的理财产品已经十分普遍,而同类产品在年初时的收益率仅为3%左右。市场人士指出,季末时点发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多为银行间资金紧张,揽存需求所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太雷表示,各大银行集中发行理财产品的现象与季末银行揽存压力相关。相比去年,理财产品已经呈现出短期化、预期收益率高涨的特点。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7891款,其中人民币债券市场类产品发行数量最多,达到3315款,占比42.01%;债券类产品257款,占比3.26%;票据资产类产品162款,占比2.05%;外币债券市场类产品1155款,占比14.64%;结构性产品241款,占比3.05%;其他类产品2761款,占比34.99%。

  临到季末,各大银行为冲时点揽存不惜代价,各显身手,成本一路走高,某国有银行对1000万元以上的存款许诺千分之二的奖励,而且只需在银行里停留几天,纯粹为季末平头寸使用。

  其实,揽存奖励、发行理财产品、利用票据蓄水池、对企业捆绑存贷款等已是相对传统的做法。在资金压力的逼迫之下,银行甚至可以主动减免一些费用鼓励资金回流。已有数家银行暗示,鼓励居民对按揭的房贷进行提前还款,而此前对于提前还款银行尚有诸如收违约费,一年内不得提前还款等各种限制性规定。

  ■揽存路漫漫 缺钱将继续

  对于上半年银行揽存忙的现象,专家指出,资金紧张的现象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至少在第三季度内不会看到缓解的迹象。

  中德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表示,银行对银监会存贷比的日均考察思路还没有完全转过来,因此在季末、月末还是需要调动“帮忙资金”来冲时点。如果银行依据季末的存款量来制定资金运用的话,会产生失真的情况,所以银行揽存还需理性对待。

  “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在募集资金规模和产品数量上还将处于高位,其中,缺钱还是银行发行大量理财产品的主要动力。而且,目前理财产品市场上,一些保本、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有存款替代的功能。”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王增武表示。

  ■文/新华社记者 姜泓舟 王涛

  银监会就理财产品销售新规征求意见

  本报讯 (记者 程婕) 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将更加规范。记者昨天获悉,为加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督管理,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中国银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银监会昨天还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要谨慎,要充分了解不同理财产品的特征和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银监会此次制定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共11章,80条。

  在保护客户合法权益方面,《办法》在多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中制作专页风险揭示书,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提示语句、产品类型、产品风险评级及适合购买的客户评级、示例说明最不利投资情形和结果、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级、风险确认语句抄录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办法》要求建立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持续评估制度。《办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在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书中明确提示,如客户发生可能影响其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状况,再次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当主动要求商业银行对其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