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工业指数放缓或引发下半年宏观政策调整

2011年07月09日 00:00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陈文喜 北京报道

  今年六月,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增幅比5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创下28个月以来新低。该数据引发了国内外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关注和担忧,他们认为其乃中国宏观调控政策过激所致并预测下半年的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得到缓和。

  对于工业生产增速减缓的原因,渣打银行宏观分析师李炜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表示,工业企业生产增速持续下降,更多的是受到通胀、国内外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宏观调控对工业生产增速的影响有限。

  工业生产增速创新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增幅比5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12%,增幅比5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14.5%,增幅比5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增长降到了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

  李炜表示,尽管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下滑,但数据的确略低于预期。分析人士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中国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再那么有攻击性。

  一些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有可能采取一些选择性措施,以应对迫在眉睫的工业生产瓶颈,也就是说,将对缺乏资金的企业放宽信贷限制。

  在美国经济疲软、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任何动向都让全球的投资者十分敏感。

  美国银行—美林国际研究公司的经济学家陆挺指出,市场对中国的工业经济数据感到担心,“(中国的)一些政策设计者也会对过度的调整政策感到担忧,他们可能会考虑在货币政策方面略微改变立场。”

  此外,中国官方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当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这个数值显示风险很大,距离跌破50大关不远,那样的话,将意味着工业活动进入萧条时期。

  分析家们说,有证据显示亚洲经济减速幅度大大超过官员的预计,这可能造成下半年紧缩政策暂停,即使不是彻底解除的话。

  新加坡“行动经济学”咨询公司的戴维·科恩说:“鉴于全球经济疲软,亚洲多数决策者将更为谨慎一些。而且农矿产品价格略有下降,也给了他们更多保持耐心的空间。”

  工业指数回落处于正常区间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张卫华认为,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较多,主要是由基数因素和主动调控引起的。

  张卫华分析认为,首先,去年6月份工业生产增速较5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基数有所提高。经过计算,基数提高的影响约占到6月份工业增速回落的2/3左右。

  其次,分季看,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还略快于2000-2009年二季度平均水平。将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主要工业产品日均产量增长速度仅略低于高增长的2006-2008年二季度的环比增长速度。如日均发电量环比是6.2%对8.2%,日均钢材产量环比是12.8%对13.6%,日均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环比是6.1%对9.3%,日均平板玻璃产量环比是3.6%对4.8%。这说明,工业同比增速尽管回落,但总体上还处在正常的区间。

  第三,经济调控措施效果进一步显现,对工业生产增速的减缓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近期国家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采取了控制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实行差别电价和调整或取消部分高耗能产品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措施,这对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6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同比增长11.8%,增速较5月份回落4个百分点,直接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

  张卫华最后说,总之,6月份工业生产增速的回落,既是去年高基数的影响,也是我们主动调控的结果。工业增速的回落不仅尚是适度的,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调控政策或应微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创下28个月以来新低。专家认为,尽管该指数逼近50%的警戒线,经济增速回落态势仍将延续,但预计底部已近,四季度经济发展态势将走向平稳,物价上涨势头将明显回落。

  剖析6月官方PMI继续下滑的原因,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称,首先,环比回落是季节性因素,自2005年发布PMI数据以来,5、6月份的数据都相对于上个月回落;第二,从4、5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由于受到投资调控政策的影响,工业增速已经放缓,必然影响到PMI数据。

  鲁政委进一步指出,PMI回落表明经济情绪改变,为了避免经济继续减速,一些过广、过猛的调控政策应该进行微调。

  PMI是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官方PMI目前已连续18个月高于50%这一强弱分界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6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调,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降低,主要原因是库存调整。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价格和经营活跃景气的双双下滑,或将使政策决策层面临放松紧缩政策的压力。

  报告预计未来几个月,制造业经营活动仍将保持微弱态势,但到四季度将有所恢复。因届时信贷管控将有所放松,而目前干扰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比如电荒、库存调整、汽车销售低迷等的影响都将减弱。

  “考虑到我国物价上涨压力正在逐步缓解,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减弱,预计6、7月份为经济增长速度的底部区域,8月份可能改善,四季度经济发展态势将走向平稳。”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认为,下滑幅度大表明稳健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未来政策环境改善的可能性增大。

  价格上涨因素将弱化

  从官方PMI的分项数据来看,6月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有所上升,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回落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

  购进价格指数的回落幅度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目前生产用制成品价格涨势已经明显减缓,而商品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原材料、生活消费品领域,也就是说商品价格上涨支撑因素将逐渐弱化。

  “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明显,我们认为,这显示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压力明显减弱,也将稳定下半年非食品价格涨幅。”李炜指出。

  中金发布的报告则认为,中国的通胀治理正处于关键时期,短期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中金指出,分项指数显示总需求转弱,通胀压力继续减轻,短期内将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6月PMI指数继续下降,经济放缓态势更加明确。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从历史数据看,我国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和通胀存在时间差,给政策一些发挥作用的时间,下半年物价将得到控制。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财经要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