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调控姗姗来迟 猪价陷暴涨暴跌轮回怪圈

2011年07月15日 20:06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猪价暴涨了大半年之后,国家的调控政策缓步而出。迟到的调控起到的效果将是适得其反。养猪业将再次重演“暴涨暴跌”怪圈。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的投资恢复至25亿元,并对养殖户(场)按每头能繁母猪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国务院如此重视生猪生产,是因为猪价的上涨太过迅速。2011年第25周(6月20日-26日),全国出栏肉猪平均价格达到了历史新高19.34元/公斤,同比涨幅高达89.05%。

  猪价的飙涨也带动了CPI的高企。在这一月我国的CPI高达6.4%,超过了市场预计的6.2%。其中,猪肉价格对CPI涨幅数据的贡献高达21.4%。为治理通胀,国务院在7月12日出台了中央出台5项措施促进生猪生产。

  粗粗看来,此调控政策恰好打中了猪价飙涨的七寸——供应不足。生猪价格也确实在此时间段出现了下调。搜猪网的数据显示,自7月12日起,全国出栏肉猪均价开始出现下滑趋势。价格从7月8日的19.58元/公斤分别跌至19.34元/公斤和19.29元/公斤。

  事实上,猪价的回调与调控政策的关系并不大。更多的只是起到了信号的作用。虽然,调控措施更多的是指向了生产环节,但由于生产周期,无法短期内加大供应量。

  “即使不调控,猪价也开始回调了。”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全国各地普遍进入炎热夏季,消费者饮食结构开始转向清淡为主,增加价格相对低廉、上市量较大的蔬菜、水产品,从而替代部分昂贵的猪肉。同时,三四月份以来流行性腹泻逐渐减少,仔猪成活率提升,7月份后肥猪的供应量开始小幅增加。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畜牧分析员王晓悦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生猪价格已经达到了养殖户的心理预期,出栏量会有所增加。而且,七八月份通常是疫病高发季节,如果养殖户还选择观望会承担很大的风险。

  此时出台的国家调控政策反而会让生猪价格再次陷入“暴涨暴跌”的怪圈,重蹈2007年的覆辙。

  “现在生猪市场的状态和2007年十分类似。只不过是中央的补贴幅度要相对小一些。”冯永辉说,2007年养殖户同样是先遭遇养猪亏损,然后又赶上猪发病,最终导致存栏大幅下降,生猪价格后期猛涨。

  随后,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生猪生产扶持政策。调控的结果是不仅吸引养殖户加大补栏量,也吸引了国际国内的游资进军养猪业。一年多后,生猪出栏量急速暴增,市场供大于求。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猪价都在低位徘徊,养殖户损失惨重,大量退出了养殖行业。

  王晓悦认为,一旦政府在今年重新加大补贴力度,那么游资也会难以避免地卷土重来,这可能会重蹈覆辙。这一次大涨也就意味着离下一轮下跌已经不远。

  我国应该如何避免让猪价再次陷入“暴涨暴跌”的怪圈呢?冯永辉表示,生猪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完全可以做到依靠市场自我调控。政府没有必要对生产领域实施调控。同时,政府也不应该实行强制免疫政策,而是彻底放开疫苗市场,让养殖户有更多的选择。

  冯永辉表示,国家的强制免疫政策是好心办了坏事。该政策实施中有很多求租空间,进入体系的免疫产品常常会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次品。很多地区养殖户都吃过亏。他们都不大相信这些公司。国家应该放开这部分市场,让养殖户有更多的选择,也让各个公司充分竞争。“疫情对于生猪养殖影响最大。一旦出问题,不仅养殖户会血本无归,市场的缺口也会因此变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