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2日 14:58 来源:北京日报
市财政收入呈现良性态势
本报记者 王皓
昨天,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上半年本市预算执行情况时说,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54.0亿元,同比增长27.9%,完成年度预算的63.0%。从财政增收结构看,财政收入增长出现积极变化,呈现出“一增一减”的良性态势。
“一减”即房地产业虽然仍是本市主要收入来源,但在土地、金融、税收等一系列调控政策综合作用下,相关税种呈不同程度的下行走势,支撑作用有所减弱;其中,房地产营业税快速下滑,同比增速由年初的41.5%降至上半年的5.5%。
“一增”即金融、信息软件等新兴产业以及批发零售、居民和商务服务业等产业相关税收增势较好,税收贡献不断增强;其中,上半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所得税增长137.6%,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税分别增长30.4%、34.6%。
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审议时认为,财政收入增长结构的变化与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相符,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
下半年将打组合拳调控物价
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说,下半年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和严峻,外需不振和内需调整相互交织,主动调控政策与经济自身内在调整相互影响,发展仍面临压力和挑战,完成全年任务尚需付出艰苦努力。
张工透露,下半年将按照“稳生产、保供应、强监管、畅流通、惠民生”的思路,切实打好加强物价调控,抑制价格过快上涨,防止价格领域风险蔓延扩散到社会领域的组合拳:多渠道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落实新发展菜田5万亩、日光温室2万亩、建立稳定可靠的外埠生产基地20万亩的年度任务;通过政府入股等方式,推进新发地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在城市东南方向新规划建设大型批发市场,增强政府资源掌控和调配能力;丰富政府储备品种,优化储备结构,适当提高小包装商品的储备能力;实施绿色通道政策,规范市场摊位费,发展新型流通模式,切实降低农副产品流通环节成本;研究建立北京市价格调节基金,丰富和完善应急条件下价格调控手段。
北京发展速度缘何低于全国
昨天,市发改委主任张工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时说,本市今年上半年经济保持了平稳协调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而全国是9.6%,为什么北京的增速降下来了,低于全国水平?
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王火在审议中认为,因为经济结构在相当长时期是有问题的。他说,从表面上看房地产市场产值只占GDP和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几,但是房地产的产业链非常长,它可能占到GDP和财政收入的30%左右。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了与这方面有关系,因为现在房价确实太高了,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泡沫。如果不削减这个泡沫,迟早会出大问题,所以现在进行调控是非常必要的。
他认为,北京的发展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要从现在主要依靠房地产、汽车的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等第三产业,真正转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道路上。转变发展方式就要牺牲一点速度,这将是一个艰苦而且必要的阶段。而当前的发展速度和本市调整结构是相适应的。
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也认为,由于主动采取调控措施,虽然8%的发展速度不高,却实现了有质量的发展。
九成购房者首次购买商品房
市发改委主任张工在报告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得的效果时说,上半年,本市出台严格的“京15条”调控细则,政策效果已经逐步显现:首次购买商品房购房者比例提高到90%左右,商品住房开始回归居住属性;商品住宅价格涨幅稳步回落。6月末,新建普通住房价格成交均价比上年全年降低了6.1%;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2%,涨幅连续回落;同时,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已完成811公顷,占年度供应计划的61%。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2.6万套,已竣工3.6万套,完成年度任务的63%和36%。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