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5日 13:07 来源:《新世纪》周刊
中海外的闭门羹,是真有“策略”,还是故意躲避,其实现在已经见分晓了
【财新网】 (特派伦敦记者 倪伟峰) 离开伦敦的前一天,一位曾派驻波兰的记者前辈这样告诉我:“在波兰当记者,要做好接受各种奇怪理由的准备,并且从这些奇怪理由中提出问题。”
这位经验老到的记者看着我,补充道,“真是这样的。”当时我还以为他开玩笑,轻描淡写地回应道:“好吧,到时候再看。”6月底的伦敦依然时晴时雨。在市中心的一家19世纪小酒馆外,华灯初上。
由于签证关系,我于6月26日抵达华沙。抵波前,虽一直试图通过邮件和Skype联系采访,了解中海外事件的始末细节,但始终没有太大收获。要么就是中海外的电话邮件均无人理会,要么就是波兰接线员说“wait a moment,”(稍等)然后等到线路中断。
抵波后翌日,我便马不停蹄地与翻译彼得一起联系采访。由于不通波语,我让翻译先帮忙梳理波兰媒体对这件事情的报道,找出一些关键人物,然后分头联系。
而此时,向来都无人接听的中海外波兰分公司电话终于神奇地通了。
“我也很想帮你啊,但我们有规定,这事儿也没那么简单。”电话那头,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显得十分冷静。
“嗯,我也知道没那么简单,所以想来问问中海外。你也知道……”我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很想帮你啊,但是真的不行。我们这边也有策略的,会在适当的时候由适当的人来发布消息……你别说了,要不写一个邮件过来?”他说。
“嗯,那什么时候是适当的时候呢?”我问。我也知道,这种问题有点愚蠢,不过似乎还有一丝希望。
“就是我们专门负责对外的人看了以后他会决定是否给你回复。”他说。
“那谁是负责的人呢?”我问。
……
直到今天,发出去的这封邮件,仍然杳无音讯。
就这样,最初的几天采访,都是与一些波兰方面的人士见面。有些直率,有些含蓄,也有采访后当场要求发稿前交之审稿,“否则这个采访没有发生过!”这名波兰筑路者商会的主席威胁道。不过,期间的许多谈话内容,尔后也成为重要线索,包括对三名波兰高速公路局官员的两小时访问。
不久后的一个下午,阴差阳错地从一名被访者那儿要到了联合体一名“宣传秘书长”的手机号。当天晚上,我就给他打电话。电话中,他确认了当初的项目合同均为波兰语所签署,也承认危机公关没有做好,“但我们有我们的策略,需要媒体的时候会跟你们联系。”他旋即礼貌地挂上了电话。
真正的转机,是在6月30日。在当天的一个活动中,我结识了后来重要线人之一的汤姆(化名)。汤姆曾是联合体的雇员,性格开朗,性情中人。当天晚上,他在华沙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露天吧,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那晚的谈话内容,后来也从多位“知情人士”口中得以证实。
结识汤姆第二天傍晚,我因签证问题离开华沙抵达柏林。四天后折返,继续调查。这个过程中,汤姆也给予了许多帮助。
第二次调查要比前一次来得顺利得多,也渐入佳境。虽然也颇费周折,但不仅拿到了合同,也与多位“当事人”结识。这给整个中海外的故事带来了许多可靠的细节。同时,北京的同事也不停地出谋划策,一道分析评判。
尽管外围调查已经相当详尽,我还是希望能够得到中海外正面的回应,哪怕得到一些他们对己有利的解释。不久后,我换了一个电话号码,再次致电那名“秘书长”。当时是晚上10:30左右。我猜想他已经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正准备休息。
那晚的电话以抱怨开头——秘书长否认之前跟我说过“没有做好危机公关”的话,无所谓地说“不过,(你们)这种网上的文章我们也不在乎,我们有自己的策略。”最终称“我现在有点忙,有需要会给你们媒体电话。”
我开始好奇,这位据说负责媒体宣传的秘书长,向哪家媒体开过“金口“?他所说的“策略”又是什么?为何一直对项目的真实境遇三缄其口,是害怕什么,还是莫名的自信?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后两周的调查中,基本得到解答。
其实,每一次的被拒绝,都是新疑问的开始。中海外的闭门羹,是真有“策略”,还是故意躲避,其实现在已见分晓。
而伦敦的那位前辈可能没想到,他的那句忠告,真是派上了大用场。■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