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PMI创29个月新低 通胀压力缓解

2011年08月02日 04:30 来源:证券日报

  ■ 本报见习记者 丁 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7%,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回落,并创下29个月以来新低。专家认为,PMI维持下降趋势预示我国经济仍然处于回调过程,但一些积极因素正在逐步涌现: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改善,通胀压力进一步缓解,结构调整呈现向好态势。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综合指数,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下降,前两个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有所上升,升幅在1个百分点以内。

  本月PMI指数较6月份的PMI指数有以下一些变化:一是综合指数的趋稳,经历多月的综合指数回落后,在7月份的PMI指数中各项指数均有升有降,比上月回落减缓,势头逐渐趋于稳定,表明了经济增速的趋稳。二是与CPI存在关联的购进价格指数保持了继续回落的态势,较上月相比该指数在7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从中反映出一些商品的上涨趋势逐渐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也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三是新订单指数的上升,本月订单指数的小幅回升可能体现出国内国外的需求量稍有增长。四是库存指数的下降,由于库存指数的下降,可能在今后的会有一系列重新进行调整的态势。其余指数的变化也起到了一定的经济推动作用。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目前仍然要密切观察消费、投资、出口需求的变化趋势,密切观察库存调整活动,努力使经济增长保持平稳回调,同时要加强调结构、转方式、深化改革方面的工作力度,加快构筑经济增长的新基础。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预计,PMI指数在8月份有望反弹。8、9两月传统上是制造业生产的旺季,PMI指数均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上升。同时6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和收入同比增速均出现回升,结束了今年以来持续放缓的态势,利润回升将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

  彭文生表示,由于7月CPI同比增速仍将居于高位,控制通胀依然是当前政策首要目标,预计三季度货币政策不会显著放松;但受操作空间的限制,政策紧缩的操作节奏有可能将放缓。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