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七月CPI涨6.5%创37个月新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13:58 来源: 深圳商报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物价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环比则上涨0.5%。CPI同比涨幅创下自2008年7月份以来37个月的新高。同时,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5%,刷新了2008年10月份以来的高点。  不过,CPI高涨幅恰好遭遇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变局,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国内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但加息脚步或许放缓。

  CPI创三年来新高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6.5%,环比上涨0.5%,达到三年来的最高峰,略超此前市场预期。7月份我国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

  此外,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8%;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5%;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9%。

  据测算,在7月份6.5%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3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3.2个百分点。

  国内物价仍未见顶

  多数经济学家分析认为,CPI并未出现强弩之末的态势,本轮物价的高点或将出现后移;而由于近期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8月CPI仍将处于高位,本轮通胀恐怕要9月或10月才能到顶。”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称。此前,市场趋向于认为在年中6、7月份物价可以形成拐点。鲁政委认为,这一轮通胀从同比来看,基本是八大子项都在往上升,7月份食品类和非食品类价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位,而从CPI环比来看,本月环比上涨0.5%,高于历史平均值0.1%,食品、非食品整体水平都大超历史同期正常值,说明控制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微博)也认为,目前依然看不出物价上涨结束的迹象,三季度仍有可能创下新高。此次PPI涨幅明显超出预期,当前国内工资等服务价格、食用油等价格上涨的过程并未结束,可能对CPI出现传导作用,形成新涨价因素。

  短期内不太可能加息

  对于加息,市场则普遍判断,受近日美债危机以及美国主权评级受调降的影响,加息将会推迟。美债危机令国际市场悲观气氛加剧,尽管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此类担忧的出现也说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之路远没有想象中的好,依然充满坎坷,十分脆弱。

  “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将进入一个审慎平衡操作阶段。”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判断,当下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都不大,公开市场操作将成为主要的政策工具使用。如果我国进一步加息将导致中外利差再度扩大,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速度将有所加快。同时继续加息将令国内中小企业经营雪上加霜,广大出口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鲁政委则判断:“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在国际金融市场平复之前央行不大会加息,但是在市场企稳之后,仍有1~2次加息可能。”

  (深圳商报驻京记者姜媛综合报道)

  食品涨价再度推高CPI

  “新旧交替”现象值得关注

  【据新华社济南8月9日电】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显示的,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食品价格上涨14.8%,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3.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2.08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随着生猪养殖等扶植政策的陆续实施,一些CPI占比较大的食品价格将逐渐趋于稳定。但食用油、鸡蛋等食品价格涨幅明显,由此形成的涨价食品“新旧交替”现象值得关注。  

  专家认为,尽管近期生猪价格涨幅回落,但由于和去年同期相比,仍处于较高价位,而且随着食用油、糖料等价格出现上扬,目前涨价食品正处于新老交替时期,食品价格仍将影响CPI未来走势。

  8日,正在济南市舜耕路一家大型超市购买猪肉的济南市民王晓林说:“最近一段时间买肉感觉价格变化不大,但是食用油、鸡蛋和一些蔬菜又有涨价的迹象,不知道今后还有什么食品会再次上演‘疯狂’价格。”

  最新数据

  前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4%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1至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152420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1至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为52752亿元,同比增长13.6%。从环比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27%。(新 华)

  7月份我国工业

  生产同比增14%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0%,增速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同比增长14.5%,轻工业增长12.8%。

  分行业看,7月份,我国工业39个大类行业全部保持同比增长。(新 华)

  7月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17.2%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08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增幅最高的商品类别为金银珠宝,同比增长45.0%。

  按消费形态分,7月份,餐饮收入1627亿元,同比增长17.1%;商品零售12781亿元,增长17.2%。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6171亿元,增长23.6%。

  数据显示,7月,金银珠宝、石油及制品、通讯器材、家具、建筑及装换材料等商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较高,分别达到45.0%、40.6%、33.6%、33.1%和32.4%。(新 华)

  专家点评

  专家 CPI走势预测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随着未来输入型通胀的减缓以及流动性控制成效渐显,三季度将是全年CPI的高点,随后将有所回落,如果流动性控制得好,通胀水平总体可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

  考虑到全球油价回落、主要经济体增长疲弱、猪肉价格7月底以来的回落趋势,未来CPI有望呈现平稳回落态势,预计4季度回落到4.5%左右。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总监刘利刚

  尽管近几个月的环比通胀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但考虑到基数较高,未来几个月的CPI同比增速将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动力不足,中国的PPI指数也可能出现明显下降,并将最终传导至CPI指数中,导致CPI指数出现下滑。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

  我国的政策调整时点会延迟,不过年内仍将会加息1-2次。如果美国主权评级风波能够在一周内平复,那么无法排除8月后半月继续加息的可能。如果下半年美国经济仍然不够景气,那么全球就可能进入新的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如果国外继续保持宽松政策,国内更应稳健,否则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资产泡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

  虽然欧美双债危机导致全球动荡,主要经济体也呈现弱增长格局,但降低存款准备金、降息等放松操作目前还不太可能,预期宏观政策适度从紧基调仍将得以坚持,但“加码”的可能性不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