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什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08:05 来源: 《新世纪》周刊社会融资总量虽在理论层面最有效,但从央行调控和操作角度,扩大M2统计口径乃至推出M3,是折衷之计
银行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基数的缴存新规推出后,相应扩大货币政策中介指标M2(广义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也顺理成章。
9月12日,央行新闻发言人就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中,首次公开提及“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正在研究覆盖范围更广的货币统计口径M2+”。
“M2+具体涵盖哪些口径还在研究,但最终将会形成中国的M3(货币存量)。”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向财新《新世纪》透露。这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监测体系正在发生转变。按照财新《新世纪》记者此前拿到的拟定方案,修订后的M2将补充其他金融性公司在存款性公司的存款、住房公积金存款、委托存款、实体经济部门持有的银行理财、外汇存款、地方政府存款等。
“这种转变只是增加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准确性,短期内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的方向不会改变,即控制通胀,是最终目标。”针对市场据此推测政策有可能转向,前述接近央行人士说。
此次央行公布的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M2同比增长13.5%,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分别低1.2个和6.2个百分点,相比于2009年高达27.62%的M2增速已经“腰斩”。但央行亦首次明确表示,M2增速降低是由于“今年以来商业银行表外理财等产品迅速发展,加快了存款分流,这些替代性的金融资产没有计入货币供应量,使得目前M2的统计比实际状况有所低估”。
中金公司发布中国利率策略周报认为,宏观政策年内放松可能性在下降。
为何M2+
M2的书面定义是指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货币调控目标。所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就是在预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能够提供有用信息,从而指引货币当局进行政策操作的变量。传统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通常被划分为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
中国从1996年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近年来, 随着中国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M1和M2的增长率较大幅度地偏离预定的调控目标,货币供应量目标显得不再有效。
比如,央行2009年和2010年的M2增速目标是17%,但2010年实际的M2增速高达19.7%,2009年甚至达到27.62%,令市场咋舌,认为中国货币严重“超发”。按照传统理论,M2的合理目标应是GDP增速加上通胀指数。
上述接近央行人士指出,这说明,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建立一个辅助的货币监测体系已是业内共识,央行亦对此酝酿多年,并在年初的2011年央行工作会议上提出“社会融资总量”这一新概念。
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即包括贷款、信托、债券、股票、保险、投资性房地产、承兑汇票、股权投资基金等全部社会融资手段。央行在今年4月和7月中旬分别公布了社会融资规模的相关数据。
不过,对于社会融资总量这一指标,也有市场人士对其成效存疑,“不好操作,有技术难题。”一位机构宏观分析师认为。
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解释说,社会融资规模既统计负债,也统计部分资产,在统计上可能存在重合之处,“而货币统计口径,只统计负债,相较之下,可能更准确些。”
他认为,有些社会融资规模并不在央行的控制范围之内,比如,央行很难控制A股市场的股权融资和企业债市场的融资总量,后两者分别处于证监会和发改委的监管之下。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亦在署名文章中坦承,形成社会融资总量的有效调控体系,需要“完善金融统计制度”及“加强中央银行与各金融监管部门和有关方面协调配合”。
在曾刚看来,从理论上,社会融资总量这一指标最有效;但从央行调控和操作角度,在原来的货币指标上改进是一个最好的折衷办法。
是否应时
根据央行有关内部文件,修订有关统计口径的目的,是更科学地统计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服务。
不过,也有声音对央行此举提出不同看法。一位参与央行相关讨论的专家提出,这类指标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都不再实施了,比如美国已经放弃以任何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中介目标,这说明这个指标“不太能说明问题。我们为什么还要强化它呢?”他认为,目前央行将数量性调控工具几乎已经用到了极致,而价格手段如加息等仍较少动用,利率市场化多年来进展有限,这和发达国家更多依赖基准利率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形成鲜明对比。“迟早中国的货币政策也要走到那一步。”
不过,多位受访市场人士对央行此举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美国的金融市场结构、经济结构、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与中国大为不同,“美国的金融市场80%是直接融资、20%是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而中国目前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环境,货币供应量相关指标仍是最为重要的指标。”高盛高华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认为。
曾刚也认为,每个国家的货币层次、支付工具、历史历程、监管环境不一样,货币模型结构的差异较大,但随着金融创新的扩张,对货币供应指标的逐步调整,思路是一致的,“并不代表哪个货币监控体系更先进或优越,只是金融市场结构不同而已,都是货币当局从监控交易的角度,试图把能充当金融媒介的经济活动都统计在内。”
他进一步指出,美国的很多交易都不在美联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不涉及货币乘数扩张范围的交易非常多,而中国很多交易仍在央行统计口径和控制范围之内,这时控制相关货币供应指标,仍有现实意义。
“无论社会融资总量,还是M2+,乃至M3,是否有效仍待实践检验。”多位市场人士意见一致。
M3问路
“M2+也是一种过渡,待成熟之后最终会确定中国的M3。”接近央行的人士透露。
“二战”之后,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英、美等国的物价急剧上升。在米歇尔·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的影响下,货币当局认为只要控制了货币增长,就可以实现物价稳定和潜在的经济增长。在这种背景下,英、美等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从调节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转而采用货币量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美国,美联储自1971年开始正式定期公布M1、M2、M3的目标增长幅度。1979年,美联储正式开始采用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英格兰银行也于1976年正式采用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980年,由于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美联储再次重新定义M1,并重新编制M2、M3,货币供应量取代利率,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波动的关联越来越弱,美联储从1993年7月起,不再以任何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目标,开始以联邦基准利率作为政策中介目标,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考虑到M3等指标在多年的货币政策中作用有限,且收集数据并编制公布的成本远远大于其价值,美联储2006年3月后停止公布M3。
不过,由于银行体系仍是很重要的融资渠道,至今M3仍然是欧洲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参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财新《新世纪》记者此前获悉,中国央行在研究层面也涉及了更广义的流动性总量概念,各国对此称谓各有不同,有的称为L,有的称之为M4,实际口径都已经涉及现金和存款之外的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回购协议等金融工具。总体上看,都涉及比现金和存款为主要内容的货币供应量更为宽泛的总量指标,也即流动性指标。
前述央行人士表示,在未来货币政策的制订中,政策决策者不仅依靠总量控制来实施管理新增信贷规模,而也将目光放在了更加广泛的融资渠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