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旧粮未卖新粮又来 五常粮农忙找买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5 21:57 来源: CCTV《经济信息联播》

  欢迎继续收看经济信息联播。来关注我们财经频道走基层 百县行的系列节目,我们走基层百县行的报道推出以来,对各地农产品滞销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我们也持续关注了农民在农产品价格波动中频频踩错点的现象,很多农民一年辛苦下来,最后却老是落个高价没出手、低价又割肉的局面。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东北有名的五常大米的产区,因为摸不准市场行情,不少农民在新粮已经上市的情况下,还在为去年囤积的粮食找买家,一起去看看。

  见到李国臣的时候,他正在地里给刚收下来的稻子脱粒,今年他家的60亩地收了6万多吨水稻,算是个丰收年,但记者在李国臣的脸上却看不到多少高兴的意思,他说,因为家里还堆着去年没卖完的粮食,导致新收下来的粮食都没地方放。

  粮农李国臣

  六月份都顶到门这里了,开门都费劲,最后底下袋子都有露水珠子,净湿的,不整不行了,一看不行,就把好的卖了。卖了300多袋,7万多块钱,那个得赔2万多块钱。

  家里放的那些粮食早在去年9月份就收下来了,之所以迟迟不卖,是因为农民们一直在等更好的价格。老李说,去年底刚开秤的时候收购价在2块1毛钱左右,比上年要贵2毛多块,所有人都认为价格还能继续往上涨,但随后,价格一路下跌不说,囤起来的粮食却眼看着放不住了。现在老李没卖的大米还有60多袋,为了防霉,老李不得不经常把它们拿出来晾晒,每折腾出来一次,就又会损失不少。

  粮农李国臣

  现在想也没啥办法,人家也不要你这,人家要看出是陈的,就不要了,

  这60袋还得赔5000多块钱,再不卖等到来年挂春就是陈化粮了

  李国臣的遭遇在五常并非个案,据了解,五常大米订单种植率约在80%以上,没有订单的农户基本都是靠自己找销路,但由于价格起伏过大,他们往往很难在合适的价位卖粮。不少农户今年甚至早早就把地里的粮食收完,就是为了腾出时间找买家。

  粮农老林

  这两年每年都是提前找销路,今年比往年早一些,就这两年积粮有些害怕了,只要价钱合适就赶紧出手,就这种想法。

  受早前“大米造假”事件的影响,本来不愁卖的五常大米从去年起屡屡遭遇销售困境。而最近一年来的价格波动也尤为剧烈,高的时候能达到每斤2块5左右,低的时候一斤1块4都没人要,判断不了价格的农民无所适从,卖粮难的事情时有发生。

  加工企业落户产粮区  企业农户实现双赢

  有了去年的教训,黑龙江五常种粮户李国臣为今年的新粮签下了定向供应的合同。与周围那些早早就开始订单种植的老乡们相比,李国臣说自己算是晚的,但他投靠的却是个有实力的大东家,以后粮食行情变化时保障也会好很多。

  跟李国臣签下订单收购合同的是中粮集团今年刚刚在五常设立的大米加工厂。老李说,把化肥、农药,人工费全加起来,今年种植成本大概在每亩1000多元,按每亩打1500斤粮食算,每斤能卖到1块9,就能不亏钱,而按照企业给出的收购价,今年的新粮能卖到14万多,最少比去年多出2、3万块钱。

  粮农李国臣

  到秋天的时候是1块9一斤,人家回收,如果是市场价涨到两块了,给你1块9毛5,上调5分

  在中粮集团五常米业有限公司,储运部经理于延丰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之前从五常收购的水稻需要到大连的加工厂进行加工,每吨运费至少要100块钱,加工厂前移,就能把这一块省下来。另外,以前在五常收购水稻还需要在当地租仓库做短期存储,租赁费一吨又要六七十块钱。

  中粮集团(五常)有限公司 储运部经理于延丰

  我在五常建厂之后,就减省这块物流费用和仓储费用总体算下来每吨在160,70元左右,

  这样按照五常米业这个加工能力来测算的话,(节省费用)大约应该在1000多万吧

  另外,在产区设厂还能有效地保证原料数量和质量。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五常地区有中小型大米加工厂300多家,由于规模小而且分布比较零散,很难用统一的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来规范和管理市场。所以出现中间环节费用过多、炒卖、甚至是食品安全事件,直接影响五常大米收购价格的起伏波动。而现在中粮集团正在探索的这种将企业深入到产区的模式,依靠企业自身的规模和品牌,把当地的农民、国内外的经销商联系在一起。不但减少成本、提高效率,还避免了一些在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领域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中粮集团董事长  宁高宁

  卖大米现在不赚钱,但是必须把这个建立到一定程度以后,有了品牌,有了渠道,有忠诚的消费者,有了真正的对农民的种植者有了好处,他们收入的提高,才能把这个循环做起来,中粮目前算是一个探索吧

  目前,中粮集团已经将企业+产业的模式推广到糖、猪肉等周期性波动比较大的品种中。通过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的方式来实现一个行业的产业化和标准化,从而为破解农产品周期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思路。

  财经频道农产品供需见面会 缓解土豆滞销

  我们财经频道走基层 百县行节目,最近持续关注了农产品滞销的难题,帮助很多种植户解决了燃眉之急。今天,财经频道又联合商务部、农业部等主管部门,举行了农产品供需见面会,一边寻找农产品的滞销方,一边为他们联系可以对接的企业。通过媒体的平台,为双方搭建高效率的供销合作桥梁。来看记者的报道。

  土豆滞销是今年农产品供销失衡的一个典型案例。以我国土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内蒙古乌兰察布为例,今年出产的土豆为80亿斤,经过当地的消化和吸收,如今还滞销有8亿斤,也就是40万吨。和乌兰察布同样遭遇滞销难题的还有陕西的定边县。在2011农产品供需见面会的现场,央视财经频道(微博)为了解决农户的滞销难题,邀请了很多超市和批发市场的负责人。很多采购商在现场观看和品尝后,就立刻签订了购买合同。

  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世如

  这些农产品都很好  我们决定采购1000吨。。。

  金乡县成功果蔬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翠英

  我们采购了5000吨土豆 然后准备出口到国外 我们有很多国外的订单。。。

  据统计,在2011农产品供需见面会现场的企业和超市一共采购了2万吨土豆,帮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销售了滞销的1万5000吨土豆,同时对于来自全国十二个省份的种植户,同样遭遇销售困难的胡萝卜、花生、洋葱等产品也找到了销路。农业部和商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多种形式的供需见面,积极促进高效率的产销衔接是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重要途径。

  农业部市场司副司长  张兴旺

  这种供需见面会的方式对于解决农产品滞销是很有效的  。。我建议更多的企业和经销商可以到多到产地走走 这样可以进一步实现产销对接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 孔令羽

  今后应该把这种供需见面会  争取开在生产播种计划之初  那么对于生产地大起大落会有很好的稳定作用   做好产销衔接  我们支持多种形式的工序见面  把订单农业更好的推动发展

  专题:《走基层 百县行》

  走进基层,看百姓民生,看产业发展,随着财经频道走基层、百县行报道的深入,电视机前的您,如果有什么信息和观点需要分享的话,欢迎您登录商务部新农村商网、农业部一站通商机服务、中国网络电视台、新浪财经,来查询央视财经频道“走基层 百县行”相关信息。同时发表您的观点和信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