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京沪高铁声屏障风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5:23 来源: 《新世纪》周刊

   供货商现在的打算是:不给钱就上访

  □ 财新《新世纪》记者 王晨 | 文

  在财新《新世纪》记者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江苏一位做声屏障的老板两次拿起电话,打给高铁工程项目承包商追索欠款。他是两条国家重点工程铁路的声屏障供货商,即今年6月已通车的京沪高铁,和原定2011年底通车、但通车时间延迟一年的石武客专。

  两条铁路共欠其工程款近2亿元,京沪高铁尤甚:“一年前从供货开始就未付款,现在欠我近1.2亿元。”他说。一年中,他多次给京沪高铁工程承包商中铁三局物资部长电话要钱,对方现在已不愿再接他的电话。

  这次电话终于通了,从对话看对方也在诉苦。放下电话,他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京沪公司没有给中铁三局钱,中铁三局因此更没钱给我们,他们自己也亏了。”在电话中,他温和的语气中包含威胁:“要是年底不给钱,我们要带几百个人去北京上访,让京沪公司给你们(中铁三局)钱。放心,对你们没坏处。”俨然项目承包商中铁三局也是要账战略联盟中的“苦主”。

  和很多老板一样,11月20日前铁道部将划拨2000亿元给工程单位的消息传开后,他紧急展开新一轮要账行动。

  今天的局面在一年前很难想象。当时,京沪高铁项目还是国内声屏障供货商积极争抢的对象。

  这家公司过去主要为高速公路供货,京沪高铁项目中标者中铁泰可特和成都新筑因生产能力不足,从他的公司进货。后来承包单位中铁三局和中交集团主动找上门签订了供货合同。当时令他喜出望外。2010年春节,“中铁三局整天催货,说在春节间一定要供完。”为此,工人们春节都在加班加点,他在两个月内紧急贷款4亿元,加大投入。

  但声屏障刚生产出来,刘志军就“落马”了。因刘案牵涉声屏障供应商中铁泰可特的丁书苗,“做好的声屏障,施工单位不接收了。”他说。

  2011年3月2日,几家京沪高铁声(屏障)供应商收到了一份《关于声(风)屏障加工安装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称,京沪高铁部分管段1.93米声屏障全部取消,已安装的声屏障拆下,尚未安装的风屏障停止供应。加班加点赶工的声屏障因此被存放在库房,“直到6月才供完货,但并没有给钱”。

  这场停止安装风波曾引起厂家上访事件。2011年4月12日上午9点半,北京北蜂窝路五号院附近的京沪高铁公司前,曾聚集20多个人,衣服上写着“讨还公道,还我血汗钱”,手中持有“祈求京沪高铁支付声屏障货款”的横幅。

  这些人是来自江苏远兴等五家高铁声屏障生产企业的工人,目的是向京沪高铁讨要总额近30亿元的工程欠款。

  京沪高铁也是“苦主”,高铁建设由铁道部统收统支,下面的项目公司并无决定权,京沪付不出钱是因为变更的钱铁道部没有拨下来。为安抚讨要欠款的供货商,京沪高铁曾让与其合作的中铁物资代付物资款(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中铁物资从中收取厂家三个点的中间费用。当时供货商还不满意,但2011年6月后,这种方式也难以为继。

  京沪高铁目前欠款总额有60亿元,主要为变更增补款项,现在要起来难上加难。这次铁道部到位的资金中有17亿元拨给京沪公司,主要是维稳资金,用于发放工人工资和部分欠款。这直接影响到作为收尾工程的声屏障欠款发放。

  京沪项目分七个标段,由中交、中铁、中水等集团公司总包,一家做200-300公里。总包金额分为合同金额和增补金额。“因为铁路建设费预算价格一致,京沪高铁对质量要求较高,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变更需要审批。”有知情人士说。现在合同金额已经给付完毕,就是增补的钱拿到也亏得厉害。

  据前述供货商介绍,4月上访的同行拿到的钱最多,如果再拿不到钱,他也打算效仿。“没办法,现在资金成本大。找关系从银行贷款,利息要一分,民间融资的钱,现在是二分到三分,短期的甚至高到了四分。一年下来,光利息就要付五六千万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