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盟金融稳定机制能否化解债务危机待观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10:49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导读:欧盟各国财长周二发表声明说,各国已经就扩大“欧盟金融稳定机制”规模两种选择的具体条款达成一致。欧盟金融稳定机制的具体条款能否为有效化解债务危机?欧洲金融“去杠杆化”的进程是否仍然裹足不前?美、英两国的经济前景是否见好?

  中广网北京11月3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当地时间刚刚结束的欧盟财长会议传出最新消息,欧盟各国财政部长发表声明说,各国已经就扩大“欧盟金融稳定机制”规模的具体条款达成了一致。

  欧盟金融稳定机制包括两种选择,根据第一种选择,债券持有人将获得由“欧盟金融稳定机制”提供支持的20%到30%的部分风险保护措施;根据第二种选择,将建立一个或几个所谓的“联合投资基金”,允许以公共和私人资金结合的方式在一级和二级市场上购买债券。这两种选择预计都将在明年初准备投入使用。

  此外,欧元集团主席容克尔表示,欧盟各国财长同意向希腊发放第六笔援助款项,这笔资金将在12月中旬以前启用。

  尽管欧盟财长会议传出了一些利好消息,但在各国财长的声明发布之前,市场并不看好欧洲形势。当地时间29号全天,欧元兑大多数国际主要交易对手,包括美元、日元、澳元的汇率全线下跌,有分析说,主要原因是市场猜测欧盟无法将援助基金的规模扩大到1万亿欧元、约合1.3万亿美元。

  此外,新华社今天早间7点28分消息,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美国时间29号宣布下调美国主要大银行评级,包括美国银行、花旗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等美国大金融机构。同时被标普下调评级的还有多家英国大银行,包括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而瑞士信贷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的评级保持不变。

  综合这些消息来看,整个欧美局势还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熊厚对此作出评论。

  

  欧盟财长会议传出的最新消息是,已经就扩大“欧盟金融稳定机制”规模的具体条款达成了一致,看起来这两种选择主要是针对债券市场的风险,是不是这样一来,欧盟今后用来化解债务危机的融资渠道会增加,还是只能起到稳定当前局面的作用?

  熊厚:我觉得这是创设了新的融资方式,尤其是第二种方案里面的方式,一种或多种特殊融资工具,让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可以共同参与。这两种方案对债券市场可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能否吸引市场资金以及主权债务的投资资金、社保基金进入、购买,还有待观察,它的吸引力是不是够高,还有待市场观察。

  这种新的融资方式新在何处?第一,以EFSF的形式提供了部分的担保,以前EFSF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自己发行债券,各个成员国对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提供担保,但现在有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为这些债券的发行提供部分担保,以吸引市场资金的买入。

  有评论说,市场猜测欧盟无法将援助基金的规模扩大到1万亿欧元、约合1.3万亿美元。从欧盟财长会议透露的消息来看,这个观点是不是有点太悲观了?

  熊厚:我觉得这个观点可能过于悲观,但是也有一定道理。如果这两种方案能够充分的吸引市场资金和公共部门如社保机构、社保基金积极购买,这个观点可能就显得过于悲观。但是如果这两个方案对市场资金吸引力不足,自然而然这个杠杆化达到一万多亿欧元的目标就自然而然失败了。

  我觉得它的吸引力吸引到一万亿欧元这么大规模的资金有一点难。

  

  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一直在强调一个概念,叫金融“去杠杆化”,但是一直以来评论都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非常艰难。结合欧盟财长会议这次宣布的协议条款来看,金融“去杠杆化”的迹象明显吗?

  熊厚:它推出的几个条款其实就是杠杆化的条款,这是在情况非常危急的时候紧急通过的措施,实际是自己救助的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借助金融杠杆化来稳定局势,所以看起来这是非常矛盾的观点,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标普刚刚又宣布下调了美国、英国几个大型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但是从美国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消费信心指数、房价都出现了改善的迹象,但是英国的情况不一样,英国财政部最新宣布下调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并上调了对政府财政赤字和该国失业率的预测数据。如何分析美、英两个大国的经济前景?

  熊厚:美国经济前景如果以经济周期来看,从07年开始已经在危机中有好几年了,当然至于能不能够很快的走出经济不景气,使经济复苏比较强势,还有待于美国货币政策怎么操作和运行以及取得的效果。但是美国和欧洲都面临同样的共通的地方,就是经济增长点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是非常困惑的局面,这次调级评级的改变也反映了市场信心不足,评级机构提出新的评级条件,可能也就是针对新的形势下情况发生改变,而它们的评级条件也做出一定改变,但归根结底主要基于一种对市场的不信任、不确认,对经济增长前景感到没有确切的结果。

  

  其他观点: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联席CEO格罗斯认为,美欧债务问题限制经济增长,投资组合能达5%收益率就算幸运;建议投资者远离欧洲,重点放在巴西、亚洲等地。投资者应认识到欧元区问题具有全球性和长期性,体现了始于2008年的全球去杠杆化趋势;发达国家摆脱高债务低增长的束缚还需要时间。

  中国证券报的观点认为,欧美国家从私人部门的过度杠杆化到去杠杆化,再从政府的过度杠杆化到去杠杆化,这一过程循环往复,其中交织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相互的角力,其长期性和复杂性预示着这将是一个痛苦的煎熬。

  亚洲外汇网的评论认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欧洲政客必然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因而此次财长会议有望缓和市场的忧虑情绪,欧元恐有反弹。但根据以往经验,任何一次会议,都成了欧洲人的“务虚会”,往往会议一结束,欧元便再度走低。投资者不妨关注一下这次会议,看看这一规律是否会被打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