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地铁商场调整经营:旧书淘宝地小朱书店面临关张窘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12:19 来源: 新闻晨报

  ■其实不想走:老板感叹难逃“输局”,开了20多家书店都因租金问题不得不关门

  ■其实还想留:网友买书力挺让他萌发希望,只要租金不涨继续卖书

  □晨报记者 陈文 高磊

  “小朱书店”的老板朱凤涛年纪不小,他今年54岁,卖旧书30多年。

  朱凤涛先后开过20多家书店,最鼎盛的时候同时经营12家,如今只剩下一家专营旧书的“小朱书店”。

  “小朱书店”位于地铁4号线塘桥站地下广场的一角,有140多平方米的面积,10万册以上旧书。朱凤涛自称是“沪上最大的民营旧书店”。然而,由于租约到期,地下商场重新调整经营,“小朱书店”如今面临关张窘境。一则微博(http://weibo.com)让这家旧书店重新萌生了生机,昨天一天,闻讯而来的网友纷纷光顾“小朱书店”买书力挺,也有网友表示愿意免费提供开店场地。在网络力量的撑腰下,朱凤涛说,他想把旧书店继续经营下去。

  老板:卖书30多年,书局难逃输局

  舍不得旧书变废品 开过20多家书店只剩这一家

  “人家开书店是为了要赚钱,我不是,我是真的喜欢旧书,更喜欢以书会友。”个子不高的朱凤涛一边随口给买书的客人报价,一边叹息自己不懂生意经。

  21岁时,他就进入国营的上海书店四川北路旧书店卖旧书,在图书界闯荡30多年。他的父亲也是这行出身,朱凤涛算得上子承父业。

  从小在旧书堆里长大的朱凤涛,对旧书情有独钟。30多年里,他先后开过20多家书店,最鼎盛的时候同时经营12家,其中也不乏新书店。但是,随着图书市场的日渐羸弱和门面租金的逐年提高,他的这些书店一家家关门结业。去年11月,他找到地铁4号线塘桥站地下广场的这个店面,开起一家专营旧书的“小朱书店”。

  虽然书店不是日进千金的营生,但朱凤涛认为,只要维持目前的租金状况,他的旧书店依然有生存的空间。但是,随着地铁商铺的转型调整,他的最后一片阵地也将面临失守。12月31日是搬迁的最后期限,之后,这片地下广场将重新装修出租,朱凤涛说,到时候的租金肯定不是他能够承担的。

  总结30多年经营书店的经验,朱凤涛不承认是自己撑不下去,但他经营的每一家书店,最后都因为相似的原因关门大吉。

  说到底,还是因为做图书不赚钱。朱凤涛自嘲说,“小朱书店”这一年多来,钱没有赚到,书倒是赚了不少。这里的旧书,大多是以十多元或者数十元的价格出售,其中还有不少是“以书易书”。而每次才赚点钱,朱凤涛又急着拿去收旧书,用他的话来说,不舍得这些旧书被送到废品站里去。“曾经有人到我这里来淘有收藏价值的旧书,然后挂到网上高价卖掉的,我不喜欢这样的人。”朱凤涛的语气中带着不可商量,他希望这些珍贵的旧书能够被真正爱书的人收藏。

  书友发微博呼吁帮忙寻找新店址

  对于网友“转战网络”的建议,朱凤涛认为不大现实

  “上海最大民营旧书店就要关门了!今晚得知,这个开业仅一年的旧书店,12月底可能要彻底关门歇业了!在旧书行业耕耘三十年的朱老板无奈地说,他爱旧书喜欢分享,大家快帮帮他吧!”网友“闲云几许”的一则微博前天晚上发出后,昨天一整天都有慕名而来的读者光顾“小朱书店”,进门第一句话就问:“这是微博上讲的那家书店吗?”

  昨天的生意特别好,这也让朱凤涛再度萌发一丝希望,他感到,依然有很多人爱看书、喜欢旧书店的。

  眼下,小朱书店面临关张,亟待寻找出路。朱凤涛说,还有一个月,希望旧书能多卖出一点,以后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但是,他仍然很想把生意继续做下去。“我希望能够有一个地方,能让我的这些旧书继续让需要的人看到。”尽管他也明白民营的实体书店如今都是举步维艰,但他屡次提到自己开书店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一段割舍不掉的感情。

  虽然也有人建议他在网上开店,但不熟悉网络的朱凤涛对此颇有顾虑,一本一本书往网上放,卖掉一本就要上一本,他觉得对他来说,不大现实。

  【这家书店有何特别之处】

  藏书逾10万册,不乏珍本残本

  隐藏在一排书架之后的仓库里,是朱凤涛最近收来又无暇整理的大堆旧书,如同一个个大小山头堆砌在他周围。坐在中间的朱凤涛犹如坐在珍宝堆中一样,脸上满是满足的表情。

  有值得收藏的珍本残本

  外表普通的“小朱书店”,的确称得上是“旧书的宝库”。这里的藏书,全是朱凤涛从私人渠道和图书馆里收集而来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收书行动足足收了10吨旧书,用3卡车才运送过来。如今,这家面积140多平方米的旧书店已有10万册以上的藏书。朱凤涛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小朱书店”绝对是上海规模最大、藏书最多、品种最全的民营旧书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旧书的全部意义也许在于珍本残本在收藏市场上的价值。“小朱书店”里当然不缺乏这些东西,比如他有一整套28本1911年出版的英文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再比如他陈列着的一大套民国时期的原版外文书和古人字帖拓本,还有文革时期出版的单本小人书《红色娘子军》,市场价值已达9000多元。

  但朱凤涛认为,旧书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些所谓的市场价值,这也是他认为“小朱书店”和文庙书市最大的不同之处,“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贝。”

  帮助书友找冷门书

  朱凤涛有很多本小本子,上面记满了书友的联系方法和求书的名录,一旦找到这些书,他就会第一时间和这些人联系。

  朱凤涛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个工科的博士生,经常隔三差五就来他这找英文版的工科资料书、英文版的民国时期经典小说。还有一个外地的学生,特地关照他帮忙收集一整套老版的《马克思全集》。还有的求书要求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竟然要求帮忙寻找《怎样学游泳》、《怎样学骑自行车》这样的冷门书籍。“这些书未必有多值钱,但对喜欢它的人来说,就是有价值的。”朱凤涛说,这种对书的喜爱,是难以用常理来表述的。

  旧书里寻找曾经的记忆

  在“小朱书店”武侠类书架上,记者找到一套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的《古龙全集》,记者笑着和朱凤涛说,这好像让记者找到了高中时候偷看武侠小说的感觉。朱凤涛眼睛一亮:“你说对了,很多人就是到旧书里面寻找曾经的记忆。”

  小人书是“小朱书店”主打的旧书之一。书架上四处陈列着《未央宫》、《三十六计》、《斯巴达克思》等连环画,有老版的也有新近再版的。朱凤涛笑着说,有的人家里有收藏但是不成套,会来这里配缺,看看小时候没有看完的故事是否还有可能找到。除此之外,他这里还有不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好儿童》、《儿童时代》,“很多家长都会特地来买这样的书,带回去让孩子看看。”

  第一位呼吁“别走”的老主顾——网友“闲云几许”

  请为上海留一道旧书店的独特风景线

  “闲云几许”是塘桥“小朱书店”的老主顾,前天22时17分,正是他在微博上发出了第一条“小朱书店将倾!上海最大民营旧书店就要关门了”的消息,目的只有一个——呼吁各方帮忙,为在旧书行业耕耘三十余年的朱老板,寻找新的经营场所。

  他告诉记者,“小朱书店”去年10月开张,因为离得近,他经常去,至今买了不下五六百本旧书,“那里旧书量很大也很杂,收了大概10万本旧书,在上海也算有相当规模了”。在得知书店可能关门歇业的当晚,“闲云几许”还买了八本书,其中包括《图说河南文学史》两本、钱锺书父亲钱基博的《近百年湖南学风》、《海上文艺散记》、《谢觉哉日记》、《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一二》、《墨西哥版画选》。“闲云几许”强调,自己不买孤本,不是收藏家,所买的旧书,谈不上珍贵,只是依自己的兴趣罢了,“在小朱书店,我买过小时候用过的书,譬如当时的围棋杂志、儿童小说等等,勾起了我很多童年记忆。我还喜欢淘那种老插画、肖像画、素描画册,这些都是稀缺书籍,外面买都买不到。 ”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文化体验,当你在实体旧书店,翻着有质感的旧书,看着那些图画,那些文字,不经意间,突然发现,书里竟然还夹着一张旧发票、一毛钱的纸币,甚至还有一段不知道谁写下的感言,那真是一种别样的味道,那也正是旧书的文化韵味。而且,有的古书只印了1000册、2000册,具有稀缺性,买一本少一本,甚至你买到的可能是绝版书,所以捧在手里,感觉肯定不一样。 ”采访最后,“闲云几许”一再强调,“实体旧书店是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让我们一起维护它,不让它消亡。”

  市中心某咖啡店老板回应微博倡议:给爱书人留一个空间

  抱团“取暖”,愿意免费为朱老板提供场地

  “我们愿意提供位置给朱老板继续卖书,不收费用。谁有朱老板的联系方式,可帮忙转告。谢谢! ”就在“闲云几许”发出微博后不久,一家位于长宁区闹市地段的咖啡店以实名跟帖形式,表示愿意免费为朱老板提供场地。

  昨日傍晚时分,记者辗转找到了这家咖啡店的老板龚珊珊,人在北京出差的她告诉记者,的确有此打算,“我们咖啡店一楼到三楼,总共300多平方米,其中一楼本身就是个书店,目前还有一些空间,可以给朱老板使用。我们只是很单纯地想尽自己的能力,给爱书人留一个空间。 ”龚珊珊说,昨日上午,她给朱老板发了短信,表达了这一打算,并欢迎他来看看场地。龚珊珊说,自己经营了这家咖啡书店2年,很明白开实体书店的艰难,“大家都说,开书店的人都是理想主义者,因为完全不可能指望卖书赚钱,但爱书的人需要抱团交流,所以,我们都要给他们留一个空间。 ”

  对于龚珊珊的提议,朱老板表示会认真考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