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惠誉:中国内地银行的风险被不良贷款率掩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17:29 来源: 财经网

  【《财经》综合报道】12月6日,据羊城晚报报道,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昨日召开的"中国银行业困局"讨论会上,惠誉分析师Charlene认为,内地银行的风险被"不良贷款率"掩盖了,"这在中国是一个严重滞后的指标,让人看不到问题所在"。

  三年前,中国各银行还可以不把不良贷款当回事。政府4万亿元的救市计划下,天量资金涌入银行,分析师Charlene说:"当时贷出去的款能不能还,对银行的影响不大;不良贷款率无论是1%还是20%,新涌入的存款都可以覆盖所有负债。"

  时过境迁,今年银行吸储难上加难。首先是央行从上游收紧银根。据惠誉估计,2009年至今年9月末,央行通过上调存准率冻结了4.4万亿元资金,经央票净投放对冲后,仍有1.7万亿元的净回笼。下游则是存款分流,国家对"影子银行"体系采取默认态度,导致金融脱媒愈发强烈。

  惠誉认为,明年吸储仍将困难:央行不可能大举放松流动性,怕通胀抬头;若通过发行各种产品来补充现金,充其量也是从现有存款里抽血---长期以来,银行充沛的现金维护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如今这层"保护垫"正在变薄。

  根据16家上市银行的第三季报,各银行普遍实现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双降"。对此,惠誉分析师Charlene表示,中国的不良贷款率是个"极端滞后"的指标。"贷款通常可以展期或重组,允许企业借新还旧或者发行债券 ,结果当然是不良贷款率很低。我们认为这会掩盖真正的问题。"

  Charlene认为,明年中国银行业面临四大风险:一是地方政府、地产相关企业和中小企业无法按期还款,加重银行负担;二是存款增长进一步减速,导致资本外流。同时股市的反弹也可能导致"存款搬家";三是通胀持续高亢。监管层还会维持银根紧缩,等不到大规模放宽货币;四是流动性太紧导致银行间市场被"冻结",银行在关键时刻无法从同行处得到融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