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律师称潘任网上卖房存在虚假拍卖和违约风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11:43 来源: 法治周末

  "潘任"网上卖房催生两大风险

  潘石屹和任志强终于在一件事上达成了默契---联手网上拍卖商品房。开发商为了另辟蹊径销售房屋,成了网络售房最先"吃螃蟹"的人。殊不知,这样的举措可能带来的不只是利益,也可能还有法律风险

  法治周末记者 肖 莎

  半年前,潘石屹试水网上卖房时,任志强还在微博(http://weibo.com)上炮轰小潘称此举是“再一次推高北京房价,应由发改委严查”;不料这两位微博上的斗嘴达人却在半年后联手做起了网上卖房,而且是“0元起价拍卖房产”。

  11月29日,房产电商EJU.com(易居)联手SOHO中国等20家房地产开发商成立中国房产电商竞价联盟。20家开发商负责人承诺每家拿出5套房产,共同发起“百房齐拍房价你做主”大型活动。

  任志强并未出席上述发布会,但EJU公关部相关负责人给出的消息是,任志强将拿出在西安的5套房进行拍卖。

  从1到20

  通过网络售房,潘石屹可谓独树一帜。

  今年4月,潘石屹第一次试水网络拍卖房屋,有一套房子低于市场价300多万元被消费者拍得。一个月后,潘石屹发起第二次“0元起价网上售房活动”,银河SOHO的一套商铺开拍10秒就以单价65257.69元/平方米成交,巧合的是,此次活动对该套房设置的最高单价即为65257.69元/平方米。

  任志强很快就在微博上评论说:“再一次推高北京房价,应由发改委严查”。

  但潘石屹并未因任志强的质疑而停止网络售房的步伐,截至目前,他已经发起5次网上售房活动。潘石屹如此评价自己的行为:“互联网上蕴含了非常大的能量,如果能够应用这个能量,互联网上各种奇迹的事情都可以发生。”

  但无论如何,潘石屹此前5次网上售房的行为都是孤独的,没有哪一家房地产商如他般支持并实践着网上售房。

  而这次,在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的牵头下,20家地产商开启了网上售房的“破冰之旅”。

  网络拍卖售房的想法源于11月21日周忻和潘石屹的一次沟通。两天后,组织者开始邀请房地产商加入联盟。截至11月27日,有38家地产商表示愿意加入,经过筛选保留了20家。

  EJU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17个城市的近百套一手房参与首期网络售房活动,售房采用“英国式拍卖”的方式,0元起拍,价高者得,同时根据每套房的具体情况限定了最高价。

  参与者少

  12月5日,“百房齐拍房价你做主”活动正式在EJU上线。在此次活动中最早进行拍卖的是位于西安的华远·海蓝城一期的5套住宅,拍卖将于12月10日进行。

  EJU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大部分房产的拍卖将于12月18日开始,而个人消费者参与拍卖的手续很简单,只需先在EJU进行实名注册,然后在参与某套房产拍卖前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如果拍卖成功,保证金会直接划到地产商账户里,消费者直接去售楼处与房产商签约、付款;如果未能成功拍到房产,EJU会将保证金退回个人账户。

  针对一些城市的限购措施,如非北京户口一定时期内不能在北京买房,用户在EJU进行注册时,系统也会予以提醒,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截至记者发稿前,全国只有912个人参与此次“百房齐拍房价你做主”的活动。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吴雪飞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们经过调查了解到,消费者对于网上售房这一新的消费方式是比较欢迎的,但毕竟房产交易涉及到的金额巨大,对于产品信息的真实性、支付的安全性、拍卖的公平性,消费者当下还是有些疑虑,实际参与的并不多。

  “关注者多,参与者少”,也是此前开展过的一些房屋拍卖销售活动面临的状况。

  EJU在此次活动之前,也曾联合一些开发商进行房产的网络拍卖。最近上线的一套位于大连的普通住宅,截至记者发稿前,浏览该拍卖信息的近200人,但只有两人参与拍卖。

  吴雪飞认为类似网络竞拍房产的活动更多的是商家的促销噱头。潘石屹此前也曾坦陈,望京SOHO三套房子的拍卖活动之后,几天内该楼盘就实现了三亿元成交额。

  网拍房 有瑕疵

  对于以网络拍卖的形式销售房产,潘石屹此前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现在开发商怎么降价客户都不买账。为什么不把定价权交给客户呢?”

  但是针对目前真正在网上参与房屋拍卖者并不多的现状,专攻房地产业务的律师秦兵认为,消费者对这种房屋销售的疑虑是正常的。

  “从法律上来讲,在网上拍卖房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风险:一是虚假拍卖人,即‘托儿’的存在,这会抬高房价;二是如果拍卖的房子是期房,履约也存在一定风险。”秦兵说。

  记者了解到,此次“百房齐拍房价你做主”的活动中参与拍卖的房产的确有部分是期房,如潘石屹在望京SOHO代号为110303的商铺。

  “消费者无法甄别谁是真正的潜在购房者,谁是“托儿”,在拍卖环境下会形成一种购房者争相追捧的现象,竞拍者在参与过程中会受到感染,拍卖的结果并不一定是消费者受益。”秦兵说,如果存在“托儿”,“房价由客户来定”也就是空谈而已。

  对于“托儿”的问题,EJU客服人员以“我们有严格的监管措施”简单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法治周末》记者就此问题采访EJU公关部时,该部负责人以潘石屹曾经的言论回复了记者:“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怕就怕没有人拍,就3个人参与拍卖,而且他们3个串起来,你也别涨价,我也别涨价,拿到了出去卖,所以我们不能让客户串起来。”

  “如果网上拍卖的房屋是期房,若开发商最终不履约,消费者的损失还会更大。期货拍卖需要单独立法,如果以后网上拍卖的房产中有期房,则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拍卖活动进行约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电商平台是否承担责任也值得商榷,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讨论电商平台的定位,即电商平台只是个中介平台,还是说承担着保障合约履行的义务。这些都是房屋网上拍卖过程中值得思考的,而消费者也需要注意的情况。”秦兵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