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福建安溪违建高尔夫项目无法叫停 政府被指撑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11:38 来源: 法治周末

  政府撑腰高尔夫球场

  假借生态治理之名,违建高尔夫球场。甚至在国土部通报批评,县国土局下达禁令之后,建设也未曾停止。是谁给了开发商"偷天换日"的胆量?又是谁令国家禁令在这里成为了一张废纸

  法治周末记者 王 雄 发自福建安溪

  高低错落的绿色山丘、青翠欲滴的新鲜草皮、波光粼粼的翡翠湖泊……

  11月28日,《法治周末》记者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看到,一座标准化的高尔夫球场已经悄然建起。

  这座坐落在龙门镇崩刚治理区的天湖高尔夫球场,在国家再三明令禁止的情况下,巧立名目,以“生态治理”为名兴建而成,占地面积1000多亩。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曾通报批评其违法占地的行为,安溪县国土部门也曾发文要求其停止建设,但这些禁令对开发商来说只不过是“皇帝的新衣”。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地政府还千方百计为其辩护开脱,甚至向上级要求尽量保留这个违法项目。

  借生态治理之名偷建

  从安溪县城驱车前往龙门镇,大约半小时的车程。

  在距离龙门镇政府约一公里处,一幅标有“福建天湖生态旅游休闲中心入口广场”的广告牌映入眼帘,其入口处的一块巨石上面写着“福建省安溪县蓝溪流域崩岗侵蚀综合治理龙门天湖项目实验区”。

  记者试图从大门口进入,但门卫指着一块“闲杂人员不得入内”的牌子说:“山上还在施工,目前还未正式对外开放。”

  后来,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得以顺利进入。

  步行约10分钟后,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放眼望去,高低起伏的果岭和沙池基本建设完毕,一部由女工驾驶的割草机正忙着割草,另一部车则不停地喷洒农药。

  “这是由香港一家公司投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约1000亩。”正在现场施工的一位工人介绍说,该项目2009年动工建设,今年年初开始植草,现在已建成18洞,发球台、果岭、排水设施、沙坑、水池等高尔夫球场的设施一应俱全,预计明年即可投入使用。

  事实上,从2004年至今,国家曾下发数道禁令,对高尔夫球场项目予以严控。2006年12月,更是将高尔夫球场项目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在此情况下,天湖高尔夫球场是如何立项,又是如何通过相关部门审批的?

  据上个月刚刚离职的龙门镇镇长刘艺峰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当时崩刚治理区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进行招商。

  经过招商,香港理源(远东)集团获得了治理权,开始了崩岗治理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尝试,“天湖生态旅游休闲中心”项目动工建设。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理源集团打着崩岗治理的旗号,却建起了高尔夫球场。

  据当地媒体报道,该旅游项目总用地5400亩,计划总投资25亿元。

  除了按七星级标准建设一座酒店外,还将配套高尔夫球场、温泉等娱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安溪县乃至泉州市独具一格的大型旅游休闲场所。

  刘艺峰表示,天湖高尔夫球场是天湖公司自行开发建设的,并没有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

  但记者调查发现,该旅游项目颇受当地政府重视。此前公布的福建省“十二五”重点旅游项目中,其榜上有名,其中的高尔夫球场项目被美其名曰为“森林运动”。

  而为了促成该项目顺利进行,龙门镇政府还专门腾出一栋办公楼给开发商使用,上挂两块牌子,一块是“福建天湖生态旅游休闲中心有限公司”,另一块是“安溪县蓝溪流域崩岗侵蚀滑坡水土治理办公室”。

  11月28日,《法治周末》记者来到天湖公司,但该公司以领导不在为由拒绝采访。

  占用耕地数量成疑

  事实上,安溪天湖旅游项目一开始便受到国土部门的高度关注。

  2010年5月,在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披露的5起高尔夫球场违法占地案中,天湖高尔夫球场项目便名列其中。

  当时,国土部执法监察局称:福建天湖生态旅游休闲中心有限公司通过所在镇政府出面,少批多占,占用375亩基本农田、1700亩山地,擅自改变用途,建高尔夫球场,目前正在动工,且全部土地已遭破坏。

  “我们在执法检查中的确发现天湖高尔夫球场有占用耕地的现象,但并没有国土资源部监察局披露的那么多。”安溪县国土局执法监察股股长周能良说,他们并未向上级部门提供这条线索,也不知道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披露的数据是从哪里得出的。

  周能良称,安溪县国土局核查后发现天湖高尔夫球场实际占用耕地约60亩。对此,今年9月,安溪县国土局已对天湖公司作出行政处罚:罚金88万元,并要求天湖公司拆除非法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

  天湖高尔夫球场到底占用多少耕地?《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关于这个问题的说法有多个版本。

  据龙门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天湖旅游项目从2005年开始征地,涉及到山头村、龙门村、龙山村等村组共1.3万多亩,其中大部分是山地,耕地比较少,最多200亩。

  但龙门镇山头村一陈姓村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天湖旅游项目光征用山头村土地就有1000多亩地,其中一半以上是农田。

  据该村民回忆,当年龙门镇借“治理污染环境,改造崩岩荒地”的名义征地,每亩地的补偿价还不到一万元,就廉价买断了农民赖以生存的耕种田地,很多村民都不是自愿的,但最终“胳膊还是拧不过大腿”。

  “现在,我们没了地,只好在工地上打工。”这位村民说,在球场工地干活,每天能有六七十元的收入,在如今高涨的物价下,只能勉强糊口。

  这位村民还告诉记者,在高尔夫球场旁边,开发商准备修建高档别墅出售。

  项目违法但无法叫停

  安溪县国土局用地股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天湖旅游项目是以崩岗治理的名义上报审批的,其对外宣称占地5400亩,实际用地大约只批了800亩。

  “像高尔夫项目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我们不可能审批。”这位负责人强调。

  安溪县发改局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天湖高尔夫球场项目并未立项,天湖公司“挂羊头卖狗肉”,该项目是违法项目。

  既然是违法项目,天湖高尔夫球场为何能在执法部门眼皮底下建成?

  安溪县国土局执法监察股股长周能良很无奈地说,国土局下去核查时天湖公司辩称其是建“生态观光园”,当时也看不出是否在建高尔夫球场,因此未作处罚。

  直到今年4月,这个所谓的“生态观光园”才有高尔夫球场的模样,于是,安溪县国土局马上下达了“责令停止违法占用土地行为通知书”,要求其停止建设。

  但有知情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安溪县国土局的停建通知并未起到任何作用,天湖高尔夫球场不但没有停建,反而加快了建设步伐,直到今年11月基本完成施工。

  “国土局只不过是迫于上级压力走走过场,不会动真格,开发商清楚的很。”这位知情人士说,像这么大的违法项目,没有政府的支持是不可能搞下来的,“所谓执法只不过是哄哄老百姓而已。”

  安溪县国土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坦言,天湖旅游项目是县里的重点项目,即便知道用地改为高尔夫球场,但违规的毕竟是政府,国土局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执法力度有限,无法监管。

  “我们已将天湖高尔夫球场违规建设问题向省督查组反映,是去是留由省里决定。”这位官员说。

  当地政府替开发商说情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会同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限期完成对已建、在建的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新政策出台前一律不得批准和开工建设高尔夫球场项目。

  据悉,目前福建省清理高尔夫项目由福建省发改委牵头,6月底前项目申报程序原已截止,但通过卫星遥感,该委仍发现有其他在建项目,因此已通知各地政府再次申报。

  一边是已在建设中的高尔夫球场,一边是多部委的清理令,何去何从?

  11月25日,安溪县南翼新城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许奇树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县里还是希望能保留天湖高尔夫球场项目,因为天湖公司对该地区的治理已投入巨额资金,实际上是替政府分忧,如果高尔夫项目被否,天湖公司就此撒手不干,谁来接手?

  据许奇树透露,安溪县政府还专门打报告向省里陈情,希望相关部门多考虑安溪县的实际情况,能保留天湖高尔夫项目,因为该项目“占用耕地不多,利用的都是山坡地,而且是与崩岗治理结合,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安溪县政府向上陈情保留天湖高尔夫项目的另一个理由是:安溪正在打造“中国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园”,需要引进大量高科技人才,有一个高尔夫项目,将更能留住和吸引人才。

  事实上,天湖高尔夫球场并非孤例。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以乡村体育公园、休闲俱乐部、城市公园等名义来建高尔夫球场。

  虽然国家明令禁止,并且态度强硬———在建高尔夫球场,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但兴建之风仍然此起彼伏。

  福建省发改委相关人士分析认为,高尔夫球场之所以屡禁不止,关键是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和土地财政的需要,对发展高尔夫项目有积极性,因此对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于上述原因,一些开发商对于高尔夫球场遭查处显得并不着急。他们反而希望借受查事件,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能让球场合法化,拿到一纸“身份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