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WTO十年:接轨慢屡吃哑巴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16:42 来源: 北京晚报
制图吴薇制图吴薇

  中国原有的一套对外交流逻辑、语言和模式,在新形势下显得不知所措,我们的生意做得很大,合同签得很多,但利润回报却远不理想。  翻译出错 白白亏损几百万

  2001年底,就在中国“入世”后不到一周,已远离外语专业和外贸行业的我接受了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邀请,作为首席翻译,踏上了非洲土地。

  这次出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落差:中国原有的一套对外交流逻辑、语言和模式,在新形势下显得不知所措,我们的生意做得很大,合同签得很多,但利润回报却远不理想,和“国际惯例”的不接轨,更让我们屡屡吃哑巴亏。

  记得刚到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第二天,就得知公司仅仅因为标书的翻译错误,就白白亏损了几百万元,当我逼着翻译小组硬啃下此前因企业准备不足、自主翻译力量单薄而外包给国内翻译的、厚达110页的标书时,才发现里面有四十多处漏洞,而其中一个漏洞直接导致报价偏低——将“以套内使用面积为报价单位”,错译成“以套内面积(被外事经验不足的原企业理解为建筑面积)为报价单位”,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思维方式“不接轨”,在全球化时代,就意味着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损失。

  十年心得

  “跨国界生存”成为可能

  如今我已挈妇将雏,生活在加拿大西海岸,与中国隔着一个太平洋。但地理距离虽远,“商业距离”却并不遥远:这里的金融市场不时传递着“中资并购”的信息,加西几个省份的经济支柱(采矿、林木、造纸、旅游),也和大洋另一端的东亚息息相关;这里的商场、超市充斥着“中国制造”,从家电到日用品一应俱全;这里的房地产价格随中国人和中国钱的涌入而潮起潮落。这里生活着许多“按北京时间起居”的人,他们或兼顾大洋两头的业务生意,或通过互联网直接参与中国投资市场的操作……WTO十年,拉近了各国间的距离,让这种“跨国界生存”的状态成为可能,不管人们喜欢或不喜欢,这就是现实。

  我和我的家庭也一样:我的孩子并未如老华侨们出生在北美的孩子那样,因环境不同而成为“小香蕉”,仅4岁的儿子依靠网络,自己学会了拼音和打字,如今已能轻松阅读中文书报;我本人也凭借着四通八达的网络和低廉的通讯费用,每天和万里之外的内地传媒、出版社保持密切联系,进行互动和交流。

  回想起“入世”前,我刚刚进入“外贸口”的时代,和外商打交道时被要求“公务国际长途长话短说能省则省”,驻外人员每年同家人私话时间只有短短几分钟,书信往来往往要几个月。WTO十年,世界之于中国,中国之于世界,其变化可谓地覆天翻了。旅加学者 陶短房    

  本版制图吴薇H114

  相关报道:

  WTO十年:所有承诺履行完毕

  WTO十年:从挨打中趟出道路

  WTO十年:喝上十年前的香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