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那山谷的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3 00:12 来源: 中国财经报——中央财政支持地质调查见闻
继中央财政10年投入120个亿支持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取得重大成果后,国家更是大幅增加了对地质调查工作的投入,从今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平均拨付近60个亿,支持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之大,国家重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那么,如何让社会理解地质工作的性质?如何让国家的钱花得有成果?如何让党和人民放心、让社会各界满意?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有关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管理要求和办法,拉开了“地毯式”质量检查的序幕。
□ 本报记者 贾学颖
质量
地质调查工作的生命
越野车队在崇山峻岭间艰难行驶,卷起的尘土形成一条飞舞的“黄龙”,车里的人们随着颠簸的道路前后左右摇摆着……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的声音撞击着记者的耳膜:凡是车能开到的地方,都是地质项目中最好的,而更多项目是要靠双腿去完成的。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记者随行的车队到达四川龙门山。这是5·12特大地震所处的地震带,专家们将要检查的项目是四川省地调院承担的“龙门山地震带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填图”工作。果然,前面的小路车过不去了,检查组一行人下车徒步继续前行。远处看着郁郁葱葱的山脉,走到近前才发现山体处处伤痕。地质专家指着不同的地况地貌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滑坡,那是泥石流的痕迹;这是地震所处的断裂带,那是塌陷处;那个在一面山坡上的红色编号,则是野外工作的一处标记,证明了区调人员在此进行了相关工作……记者注意到,地质专家们手中拿着一个小锤子,敲敲这边,又敲敲那边,不时拿出一个小巧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敲下来的石头。该项目负责人、四川省地调院基础部主任付小方教授介绍说,地质人的老三宝——地质锤、放大镜和罗盘是随身必带的,如今野外工作又有了新三宝——照相机、掌上电脑和GPS。专家们正在检查的是他们的野外工作记录是否准确,现象描述是否正确,这座山体是什么岩石,里面有什么矿物成分等等方面的工作。
区域地质调查,不仅要研究地表的状态,更主要的是探究地下的地质结构,老百姓眼中普普通通的一块地、一座山,在地质人眼里却大为不同,一座座地下宝藏就是在他们的执着下一一显露出来。
“在地质工作中,区调是最辛苦的,设计线路一旦确定,野外人员遇山爬山,遇水趟水。他们的责任也是最大的。”李金发告诉记者,区调是体现地质工作基础性与先行作用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为地质找矿、国土规划、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服务民生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保证这项工作的质量意义可见一斑。
谁拥有资源谁就有话语权。李克强副总理在国土资源部考察时曾讲:一个国家的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0%,将会改变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甚至是军事。作为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工作,每个地质人深感责任重大。
李金发告诉记者:“从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国家对我们的工作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给地质工作的发展带来机遇。2006年《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后,地质工作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面临这样的新机遇、新挑战,中国地质调查局从1999年开始长达10年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从2006年开始了为期5年的拯救危机矿山行动,从今年又开始实施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这些都是为了摸清家底。家底摸不清,我们在整个世界矿产品市场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李金发说,为了夯实国内资源保障基础,最大限度地降低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争取用2年的时间完成47个国家整装勘查区的基础地质工作,3年时间完成远景区的基础地质工作,10年完成重要成矿区带的基础地质工作。“所以说,质量,就是我们地质工作的生命。”
先行
不放弃 不争利
“经过专家组评定,由于湖南花垣—张家界区域性大断裂西北侧发现铅锌矿新矿体,使得整个花垣—凤凰地区铅锌资源量达1000万吨以上,可以评定为世界级铅锌矿体区,潜在价值达上千亿元。”矿产专家黄懋鸿的话音一落,掌声随之响起。
听到这个评价,承担这一项目的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5队队长刘健清激动不已。这个评价意味着,他们不仅在找矿上又有一个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找矿思路和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
“这是我们多年的夙愿。”刘健清说,405队长期在湖南花垣—张家界大断层东南部找矿,按照老一辈的找矿理论,断层西北是没有矿的。这引起了405队“小字辈”的思索,矿带怎么可能一下就消失了呢?这不符合自然规律啊。于是,他们不再拘泥于老的传统思维,大胆提出断层西北一定有矿的设想。经过分析,队领导首先统一了认识,决定申报项目。“我们非常感谢湖南地质调查院的领导,可以说,是他们的不离不弃成就了我们。”刘健清感激地说。
原来,开始设计的钻孔位置,并没有让他们如愿以偿。第一个钻孔打了800米都没有见矿,第二个孔又打了1000米,只见到岩石层。两个孔失败了,几百万的投入像浮云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这两个失败的孔,最大的杀伤力不在于钱没了,关键是把队员的信心快打没了。领导班子心里急啊,但是,他们没有动摇,而是坚信他们的决策。可是,钱从哪来?“我们找到地调院说,这个项目我们一定坚持到底,就是我们自己掏钱也要完成。”上级领导被他们的精神打动了:不差钱,干!简单的几个字,把将士们的士气又鼓舞起来。405队人又开始更精心的分析,重新整理思路,甚至把上世纪70年代前辈们的手写工作记录、资料翻出来,仔细翻阅,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第三个钻空位置设计到了40多公里以外的重庆地域,当1000米深的岩心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呐喊声、歌声响彻在空旷的山谷,这些硬汉们让泪水尽情地流——一个具有世界级铅锌矿体浮现在世人面前。
“地质人就是要有这样永不放弃的精神。”李金发评价说,“矿产找到了,地质工作就完成了,剩下的就需要企业来完成了。也就是说,我们是公益先行,不与市场争权,不与企业争利。”大调查以来,许多地方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找矿新机制——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
李金发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的60个亿,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要实现保障国内资源的目标,只有通过拉动社会资金,才能实现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目的。”
云南麻栗坡钨矿在过去十几年中,受利益驱动,大大小小矿主蜂拥而至,在总面积32平方公里内,有300多口矿井矿洞和190多个选矿厂,最多时有来自全国10多个省5万多人在此采矿,矿山秩序非常混乱。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紫金矿业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此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及矿产勘查,实行统一部署、整装勘查,推动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相互促进、有机衔接。3年来,地调局安排资金550万元开展地质填图、重要矿区外围与深部地球物理勘查和科学研究工作,紫金矿业集团出资7670万元,对重点成矿地段进行预查、普查和详查,共新增资源量30万吨,是原处量的6倍。
“仅地方财政收入在矿区这一块就增加了5倍。”麻栗坡县书记彭辉说,地方政府在“和谐整合”中获益匪浅。矿区的勘查开发秩序全面好转,不再散兵游勇,整装勘查不仅把资源家底摸清了,使县里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为全县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紫金集团自然也是大赢家。虽然前期投入大,但是获得了战略新区,2010年产值4.5亿元,利润1.5亿元,上缴利税1.3亿元。
“我们就是侦察兵,我们负责摆战场,告诉企业这有敌情,需要他们来打仗。这就是公益先行,商业跟进。”李金发说,公益性工作好不好,质量高不高,就体现在能否拉动社会资金,能否形成大投入。大投入才能有大突破。2010年,在50亿的财政资金拉动下,聚集了400个亿的社会资金。
拯救
“老矿”枯木逢春
10月底,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项目成果交流会。“专项实施5年来,安排总资金36亿元,其中央财政投入资金20亿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2.8亿元,企业匹配经费13.2亿元。拉动了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投入找矿资金80亿元。”李金发告诉记者,“拯救”危机矿山,好比“枯木逢春”。该专项共探获48个大型或超大型矿床和一批中小型矿床,新增大批资源储量。新增原煤52.89亿吨、铁矿石10.5亿吨、铜金属量327万吨、金668.69吨。新增资源储量可直接为矿山企业开发利用,其静态工业总产值达数万亿元,潜在利润数千亿元。“专项不仅尽显经济效益,也显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平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17.3年,稳定就业人数60万人。”李金发说。
湖南郴州地处南岭山脉多金属成矿地带,是享誉世界的“有色金属之乡”,历史悠久而富饶的东坡铅锌矿就坐落在南岭之中。
然而,东坡铅锌矿投产以来已连续生产50多年,开采量日益减少,“矿山已近暮年,2005年有关调查资料报告显示,矿山铅锌矿服务年限不足2年,生产经营面临闭坑。”地质专家王永基说,一座矿山,如果没有了资源,就等于一个城市消失了。矿山要延续、企业要发展、矿工要生存,找到接替资源势在必行。
2006年,“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拉开大幕。这对于像东坡这种“老矿区”如沐甘霖。“功夫不负有心人”,东坡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经过2年续作,2010年7月按设计完成全部的野外工作。经初步估算,东坡铅锌矿区可求得铅锌金属资源量54.76万吨,银金属资源量1500吨,钨多金属资源量9.91万吨,萤石资源量413万吨,相当于找到了4个大型矿床,潜在经济价值200亿元以上,可为国家缴税26亿元,为企业创造利润22亿元,安置职工3500人左右,延长矿山服务年限30年,蕴含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出一半资金,矿山企业出一半资金,地勘单位做设计和勘查,负责技术层面的事情,既为国家找到了矿,也让我们感觉到国家对地质工作的重视。”李金发说。
服务
有限投入 无限功德
生在北川、长在北川的四川省地调院副院长王全伟指着北川县城西边那座山告诉记者,他小时候经常在上面玩耍,那时这个裂缝就存在,后来他在川西北地质大队任总工程师时,发现那个裂缝越来越大。以地质人的经验,他曾向相关部门提出,这里是个大地震带,不宜大规模发展和城市经济建设,但是当时没有得到重视。今天,站在北川地震遗址上,他的心是疼的,一个山清水秀的大美之地,就这样被自然的力量毁灭了。
如今,地质人的声音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潘桂棠曾经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是业界响当当的专家,在他的推动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暂停。他说,“我们要转变观念,不能人定胜天,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潘桂棠一直在青藏高原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得知2010年要开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他以一个老地质的高度责任感,将基础地质工作融入到国民经济建设中去思考,认为这个工程不能急于上马,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这个工程是对自然规律的挑战。把通天河和金沙河两条母亲河截流,会改变自然的面貌,引起雪线上升、冰山后退,沙漠化、荒漠化也会不可阻挡出现。其次,它是对生态地质环境的挑战。工程要经过几条大的活动断裂带,一旦有地震发生,这个巨大的工程也许会毁于一旦。最后,它更是对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两难的挑战。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改造自然的工程,牵扯到移民安置、民族、宗教文化和文物等等问题……这个声音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在潘老等一批科学家的努力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暂停。
“我们就是要彻底打破自我封闭和自我循环的传统做法。”李金发说,现在地质工作的三大任务是资源保障、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技术信息服务,我们要解决的是地质调查项目从哪里来、供谁用的问题。他解释说,地质调查的项目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中来,成果要供政府、法人和公众使用。
“5·12”大地震后,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基础部主任付小方教授带领队伍很快赶到地震现场,第一时间为抗震指挥部等相关部门提供了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所需的遥感基础资料。
“5·12”特大地震不仅对原有地质遗迹造成重大破坏,而且产生了大量地震地质遗迹。为了摸清龙门山脉的新生代隆升过程及地震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及其与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的关系,调查汶川地震地质遗迹及地震对原有地质遗迹的破坏,四川地调院于2008年底增补启动了龙门山地震带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修测工作。
付小方介绍说,此项工作历经3年,已经完成80%的修测工作,修测总面积达7.8万平方千米,覆盖了全部“5·12”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她告诉记者,中央财政已经下拨1200万元经费支持此项目,但要完成该项目,还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
有限投入无限功德。该项目重新厘定了“5·12”地震灾区地层构造,新发现了5亿多年前的火山岩及8亿多年前的花岗岩,对研究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壳演化有重大意义。更具社会意义的是,目前取得的成果已经在找矿突破、城市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及科研方面得到及时转化和应用。他们与中铁二院密切合作,为四川灾后重建的重点建设项目成绵乐城际铁路、成灌快铁、川藏铁路等8条铁路提供了盆地活动断裂、矿产资源分布等方面最新的基础地质调查成果,节省了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时间和资金投入。“龙门山地震带同震构造活动及其对地震与地质灾害影响”专题研究成果中有关防震减灾的主要建议意见,已经列入四川省政协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病,在四川阿坝地区比较严重。“四川省大骨节病区地下水调查与供水安全示范打井工程”基本摸清了大骨节病患病率的流域分布特征,完成了病情与地形地貌、病情与地层岩性、病情与引水类型等等相关分析。地质专家陈德友告诉记者,经过研究,他们发现病区水、土壤及粮食中缺硒。“因此,我们为病区打了658口井,解决了16.7万农牧民安全饮水问题。”
李金发不无感慨:“以前,我们地质工作只是埋头找矿,离社会生活比较远;现在,我们的工作可以用温总理的话说——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先行,又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到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
记者手记
地矿人的坚守
他们的清苦、他们的忍耐、他们的奉献,记者第一次感到无法用任何美丽的语言来描写,也难以用平常轻松驾驭的文字来体现他们的精神。只能用平实的语言,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记录他们的坚守——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电影《山楂树之恋》那段让人潸然泪下的爱情故事,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也许是那个清秀的地质队员对爱情的执着。但在生活中,爱情对地质队员来说,却可能是遥远的。伴随他们的,更多的是这些场景:无人区、狂风骤雨、冰天雪地以及迷途、缺氧、种种历险……这也更让记者领略了地质人对自然的执着,对事业的执着。
“我喜欢跟石头打交道。”他是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5队副队长。大学一毕业,就到野外从事找矿工作。时间走过将近20年,即使在地质事业萧条期,甚至有的地质专家、教授转行卖茶叶蛋、卖苹果,他也从没想过放弃。“城里太喧嚣、太复杂。”回到崇山峻岭间,他就找到了他的位置。也许就是凭着对自然的热爱,那座具有世界级资源前景的铅锌矿宝藏浮现在世人面前。
见到另一位传说中的地质女,一种莫名的感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像这种天是被子地是床,风餐露宿的工作,对于男人来说已经是考验极限了,更何况是纤弱女子。而这位大姐从花样年华到知天命之年,至今仍然战斗在地质工作的最前沿。
“5·12”大地震后,她第一时间来到灾区开始了地质区调工作,一干就是3年。尽管资金严重不足,但是她带领的团队,坚持用双脚丈量了整个地震灾区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3年,她摸清了哪里还在发生地壳运动,哪里不能修路,哪里不能建房子。
今天,她和我们一起来到新北川,心情依然沉重。她告诉记者,做区调的时候,面对惨不忍睹的满目疮痍,她的泪水一直在流。但是她坚持着,坚持着一定要把这个地区的地质地貌搞清楚,一定要为这个受伤的地方做些事情。为了这,她不惧从废墟甚至是死人堆上爬过去。拍照、测量、填图,每一步骤都做到精益求精。她说,相比逝去的人,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就是在天堂,做这些工作,就是让更多的人安全活在天堂。
30年的风雨,她经历过被土匪抢、翻车、摔下山……每一次几乎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她不在乎,也从来没有退缩,因为她——喜欢。她喜欢这个工作,她说就因为这两个字,再苦再累再艰难都不觉得,因为她体验的是那种快乐,那种了解地球,了解大地的一草一木,了解地下矿藏的快乐。“你要是不喜欢,干脆别来,那是一种煎熬!”每次有新的学生报道,她都要问“你是否喜欢这个工作?”
她是喜欢这个工作的一员,她跟那些男人在一样的条件下吃、住,一样地大口喝酒,一样地放声歌唱“勘探队员之歌”。虽然他们也有工作上的讨论、观点上的冲突、理论上的争论,但这些都是美好的。他们是朋友,他们的友情是经过生死考验患难与共的,他们的友情是纯粹的、坚实的、宝贵的,就像每天面对的高山,面对的岩石,面对的矿藏。
他们眼中的矿藏是这样的:就像一朵莲花,从地心长出来,穿过寒武纪、白垩纪、第四纪,覆盖关东黑土地、内蒙古草原、喜马拉雅山,凝着青海湖、太湖、呼伦贝尔湖,浸着千生万世的幸福……看,她正在怒放,怒放成我绝美的国土!
尽管他们有时也会心感凄凉、无助、无奈,但他们这样自励——一粒黄沙,记不清,经历了多少轮回,不知来世,会投生为水成岩还是火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