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稳中求进 明年经济工作定调(组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5 19:40 来源: 红网-潇湘晨报

  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出现新情况,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万众瞩目。

  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稳增长替代控物价,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来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方向和主要任务也已经明确,“稳中求进”的2012中国经济发展轮廓清晰显现。据新华社电

  稳增长

  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货币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快引发社会问题”

  [解读]

  “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快引发社会问题”

  在内外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速已从今年一季度的9.7%回落到三季度的9.1%,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速“失速”的担忧再起。

  这次会议在提出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时,第一条就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

  “中国经济增速在回落,增速适度回落是我们期望的。但要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快,引发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要稳住经济增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

  “积极财政政策赋予了新的内涵,更加注重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货币政策虽方向不变,但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小企业、在建项目等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认为。

  控物价

  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明年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要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解读]

  “物价总水平仍处高位,生活压力较大”

  11月份4.2%的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比年中峰值回落了2.3个百分点。价格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百姓感受来看,物价仍居高位。

  石家庄市民张媛常去超市买菜,最近超市供应的特价菜增多了,她心里踏实了许多。可是她还是希望价格能再落一些,毕竟前两年涨得太厉害了。

  虽然近期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物价总水平仍处高位,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较大。加上国内劳动力、资源等价格上涨形成的成本推动因素,以及欧美国家新一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不确定性,未来价格走势不容乐观。王一鸣指出,当前通胀压力主要集中在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以及输入性通胀的不确定性上。

  调结构

  就是突出主题,贯穿主线,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坚决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行为。

  ○确保国家已经批准开工的在建水利、铁路、重大装备等项目资金需求。

  ○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大气、水体、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解读]

  “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在国际环境中突围”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有目共睹,危机背后蕴含的机遇如何抓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定着中国经济能否在阴霾的国际环境中突围,也决定着中国能否在新一轮国际产业格局调整中占据先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不能把经济发展的希望长期寄托在外需上。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远未完成,蕴含的内需潜力惊人。

  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壮大文化产业等。

  惠民生

  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扶助,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帮助农民工逐步解决在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

  [解读]

  “让老百姓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形势越复杂,保障和改善民生越重要。

  胡耀辉是在重庆工作的一名大学毕业生,毕业5年搬了5次家。今年春节过后,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递交了保障房申请,结果被摇中。现在,他家门口就有轻轨和公交。

  这次会议提出,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会议还要求,增加教育投入,完善社保体系,重视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生活问题,继续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是协调发展的,这样才能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让老百姓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抓改革

  就是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

  ○完善原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

  促和谐

  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

  ○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背景]

  GDP下行压力与CPI上涨压力并存

  据新华社电 会议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风险评估,及早准备预案,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化解各种风险。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展望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们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增强应对能力。

  [声音]

  “经济缓一缓更利于理性发展”

  本报长沙讯 “这次会议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求稳显然是明年的主线。”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经济增速回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坏事,因为经济不可能总是高速增长。国民经济缓一缓,可以让整个生产力相对稳定,这是下一步中国经济理性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周其仁表示,“经济周期有夏天,也有冬天。关键是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

  在他看来,作为中国的宏观政策,一定要保持稳定,“过日子的时候踩点刹车,货币政策从原来的宽松转向稳健,很多人有意见,但是是必要的。”记者文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