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赴美投资受阻案例所涉金额超200亿美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09:00 来源: 法制日报

  本报北京12月15日讯 记者万静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今天披露,美方援引《2007年外国投资于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受阻案例涉及的投资额超过200亿美元,是中国对美投资总额的5倍多,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信心。

  据悉,目前中美就贸易摩擦问题频频“过招”。12月14日,商务部刚刚作出对美国的部分汽车征收“双反税”裁决,而前不久美国将中美的“肉鸡”争端也诉诸WTO。就在美国对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发起“双反”调查后,商务部随即又启动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的贸易壁垒调查。

  对此,沈丹阳介绍说,商务部启动对美可再生能源产业扶持政策和补贴措施的贸易壁垒调查,是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申请,依据商务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立案的,是商务部履行自身职责、维护公平贸易环境的正常举动。商务部将公正、客观地评估申请人材料,认真考察美国政府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是否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并对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和限制。如果调查结果认定上述政策措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构成贸易壁垒,商务部可以采取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等相应措施。

  商务部对从美国进口的部分汽车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也是商务部应国内产业申请而发起的。沈丹阳说,调查显示,原产于美国的上述进口汽车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中国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补贴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自今年5月5日终裁公告发布后,原产于美国的上述汽车产品进口呈较快增长态势,5月至10月,环比增长33.5%,同比增长1.3倍;平均单价呈下降趋势,10月份进口汽车单价比5月份下降12.4%。鉴此,商务部认为有必要实施措施,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同意,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上述进口汽车产品实施征税措施。

  12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报告称中国对外商在中国的经营还是存在大量歧视,信息也不够透明。对此,沈丹阳认为,美方在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同时,也应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但是事实是美方依旧对中国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如纺织品等维持关税升级与关税高峰,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如农产品提供大量的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此外,美方援引《2007年外国投资于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使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受阻,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信心。这些都需要美方认真加以解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