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部分进口美国车实施双反措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13:10 来源: 国际商报作者:孙楠
12月14日,中国商务部对自美进口的部分汽车实施“双反”措施的公告甫一出台,立刻引起了西方媒体对于中美贸易战升级的猜测。对此,中国商务部回应称,对美部分进口汽车的“双反”调查是商务部应国内产业申请而发起的,终裁结果在5月5日即已作出,调查证实美国部分汽车存在倾销和补贴的事实,且中国产业因此受到了实质性损害。业内人士认为,“双反”措施的确会造成部分美国汽车承压,但中国的调查是依据客观事实作出的公正裁决,就此谈及中美贸易战没有道理。
部分美系汽车将在中国市场承受重压。商务部日前宣布,在2011年12月15日到2013年12月14日止的两年内,对产自美国的部分大排量进口汽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涉及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及奔驰、宝马等企业。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一直将中国汽车市场视为最大的出口增长点,此轮涉案产品均为高端车型,市场占有率虽不高,但金额较大。这种情况下,美系车在中国市场或将承受重压。
值得注意的是,此消息发布时值中美光伏贸易争端甚嚣尘上,关于中美贸易战是否由此升级的猜测一度蔓延。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业界对美国汽车业的“双反”调查始于2009年,与近期发生的中美光伏之争并无直接关联。同时,两个贸易国之间是忌讳在短时间内相互贸易救济案件的,这是破坏贸易伙伴关系的不明智之举。商务部也声明称,在调查过程中,商务部坚持客观、公正、合理的原则,尊重各利害关系方的权利,依据法律和事实作出裁决。
中国产业受实质损害
根据商务部公告,裁定在案件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存在倾销和补贴,中国国内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小轿车和越野车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商务部公告称,商务部将对上述企业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为自2011年12月15日到2013年12月14日止的两年内。公告显示,将对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分别征收8.9%和8.8%的反倾销税。同时,将对这两家公司分别征收12.9%和6.2%的反补贴税。
美系汽车将在多大程度上遭受损失?中进汽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美系进口车市场份额占我国进口车市场的8.3%,低于欧系58.9%、日系25.8%的市场份额。
“但涉案美系汽车单品价格较高,因此总体涉案金额并非小数目。”对外经贸大学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很多美国汽车企业都在中国有投资,并将中国市场视为最大的增长引擎。目前,中国对整车进口的关税为25%,此次认定部分美国车确有倾销或补贴的行为,对美国原产进口车征收附加税,且附加税率并不低。这种情况下,美系车将遭受较为明显的影响,产自欧洲和日本的同类车型将从中受益。
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5日终裁公告发布之后,原产于美国的上述汽车产品进口呈较快增长态势,5月~10月,环比增长33.5%,同比增长1.3倍;平均单价呈下降趋势,10月份进口汽车单价比5月份下降12.4%。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表示,鉴此,商务部认为有必要实施措施,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同意,商务部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上述进口汽车产品实施征税措施。”
美国业界反应待观望
截至记者发稿,美国业界的反应尚且平淡。通用汽车12月14日发布声明称,通用汽车和其合作伙伴正在与相关机构合作,认真研究商务部对部分自美国进口车型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的决定所产生的影响。通用汽车表示,就中国市场而言,通用汽车进口车型销量在总销量的比重不到0.5%。“如果美国业界反应不强烈,就不会闹到国会,美国政府也不会诉诸WTO。”中国社科院美国所主任王孜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业界会如何应对还有待观察。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海外业务部总经理赵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涉案汽车均为一些高端车型,并具备普遍性,因为受损美国汽车产品的范围是有限的。据相关媒体报道,美系进口车中,通用凯迪拉克进口车型以及克莱斯勒全系车型将受较大影响。其他非美国本土车企中的奔驰、宝马以及本田被征收的税率在2%至4.1%之间,所以对奔驰GL、宝马X系列等车型的影响不大。
鉴于此,有一些评论将中国商务部之举与中美贸易战挂钩。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澄清说,商务部对从美国进口的部分汽车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是商务部应国内产业申请而发起的。在调查过程中,商务部坚持客观、公正、合理的原则,尊重各利害关系方的权利,依据法律和事实作出裁决。
屠新泉也表示,商务部此项调查始于2009年,并非步美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的后尘。同样,这份调查是依据客观事实作出的公正裁决。
“就此谈及中美贸易战为时尚早。”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指出,两个贸易国之间是忌讳互相在短时间内对对方发起贸易救济案件的,这是破坏贸易伙伴关系的不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