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1年国际经贸十大新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1 17:51 来源: 国际商报

  入世十年成就显著中国世界互利共赢

  事件回放: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2011年12月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从2001年到2011年,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携手走过了十年。

  十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中国不断扩大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市场准入,不断降低进口产品关税税率,取消所有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达到并超过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中国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十年来,中国坚持实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有力推动。中国货物贸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第一位,进口额累计达到7.5万亿美元;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为贸易伙伴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

  十年来,中国积极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努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积极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坚定支持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致力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改革和完善,致力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高举自由贸易旗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国际贸易体系;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加大对外援助力度,近十年累计对外提供各类援款1700多亿元人民币,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近300亿元人民币到期债务,承诺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13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培训各类人员6万多名,增强了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

  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助推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极大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贸往来。而这十年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也非常巨大,不但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和全球经济增长,也重塑了世界经贸格局。

  点评:

  毫无疑问,入世对中国以及世界来说是共赢的。就中国而言,入世十年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积极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十年。统计显示,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在2004年、2007年和2011年分别突破1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和3万亿美元关口。2010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趋缓的形势,中国货物贸易进口超过1.4万亿美元,占全球十分之一。预计中国2011年将进口1.6万亿美元至1.7万亿美元的商品。

  就世界而言,入世十年间,“中国制造”让无数外国家庭受益,中国的大量进口更是为其他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然而,随着贸易量的增长,中国也出现了新的成长烦恼。入世以来(截至2011年10月),中国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747起,涉案金额429亿美元,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近年来,美欧等与中国在人民币汇率制度、自主创新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方面的摩擦也不断增加。

  但是,摩擦不挡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在自由化的轨道上继续驰骋依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2010年肇始的欧洲债务危机,种种迹象表明,国际社会共克时艰的步伐和决心从未停止。展望未来,中国将和所有贸易伙伴继续加深合作,携手前行。

  欧债危机步步惊心拯救欧洲殚精竭虑

  事件回放:

  始自2010年的欧洲债务危机在进入2011年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得更加疯狂和难以遏制。不断发酵的欧债危机成为笼罩在2011年全球经济上空的最厚重阴霾。

  作为首个爆出债务问题的国家,希腊在2010年获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达1100亿欧元贷款后,财政与金融状况在2011年不见改善,甚至每况愈下。在此危局下,欧盟和国际社会不得不启动对希腊的第二轮援助,向希腊增加总额1090亿欧元的支持,同时对其负债减记50%。

  希腊之后,爱尔兰、葡萄牙也先后在2011年向国际社会求援。不过,这些国家同希腊一样,未能在接受救助后有效改善其财政与金融窘境。

  如果欧债危机仅祸乱几个经济体量较小的欧盟国家倒也罢了,令人忧心的是,危机逐渐渗透到了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2011年一度蹿升至7.088%,刷新1997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数值;意大利10年国债收益率也触及7.4%的历史最高位。继意大利后,法国债务拉响警报。资料显示,从2011年6月法国政府公共债务占比达85.4%之后,法国政府负债比例一直缓慢爬升至当年年底的87%,并且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在2011年年底创下了欧元诞生以来的最差表现。

  更有甚者,债务危机的魔爪还伸向了欧元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匈牙利成为继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之后寻求国际社会援助的第一个东欧国家。

  与欧洲国家一个接一个沦陷债务危机同步的是,欧盟及国际社会一轮接一轮的救助以及为此而发生的不断争辩。欧盟无疑成为拯救欧债的核心和主力。欧盟在运用“欧盟金融稳定机制”(EFSF)向危机国家提供金融援助的同时,一直在寻求EFSF的扩充与完善。经多方努力,欧元区领导人在2011年10月达成了EFSF可以在二级市场购买成员国国债的共识,且欧元区财长还在年底敲定了将EFSF从4400亿欧元扩容至1万亿欧元的杠杆化方案。此外,欧洲央行打破了《里斯本条约》的相关规定,并分期从市场采购成员国国债。可喜的是,欧盟领导人在2011年11月底公布了发行“欧元债券”3种可行性方案的基础上,在12月中旬进一步就欧盟范围内建立“财政契约”达成一致。救助欧债危机终现曙光。

  点评:

  欧债危机已成为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再次探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对此置身事外。只有深刻总结欧债危机的种种启示,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从根源上来讲,欧债危机的爆发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18年前,《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开始生效,标志着欧盟正式成立。但该种制度安排的本身导致了区域内国家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丧失。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由于欧元区各国不具备独立的货币政策,只好更多地倾向于使用财政政策来缓解危机。如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这又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此外,欧洲人长期奉行的消费主义思想和享受的高福利政策以及欧盟各国创新能力的下降也是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面对欧洲债务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和反思。中国的国情虽然和欧洲各国有很大差别,但其中也有许多可供借鉴和参照之处。从欧洲的困境中,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首先,应高度重视政府债务问题,未雨绸缪。值得警惕的是,中国的地方债务已经暴露出较为严重的问题。根据有关数据,目前中国地方债务的总规模10.7万亿元,如果加上国债余额,中国的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将翻一番,达到50%,接近警戒线水平。其次,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坚持将解决本国问题置于制定货币政策的中心环节。再次,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注意避免走福利国家的老路。最后,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掘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遇强震日本现逆差全球产业链受殃及

  事件回放:

  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截至8月28日,“3·11”东日本地震(含余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为15741人,仍有4467人下落不明。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时至今日,该事故仍在调查中,最终报告预计于2012年夏季完成。

  点评:

  “3·11”东日本大地震使日本经济遭到沉重打击,企业生产链中断、电力不足等严重掣肘日本汽车、家电等行业的生产,这直接导致日本出口大幅减少并出现单月贸易逆差。12月21日,日本财务省发布的贸易数据显示,日本11月单月贸易逆差为6847亿日元。从2011年1月到11月,日本的贸易逆差已经达到2.2831万亿日元。这意味着日本将出现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首次年度贸易逆差。本次贸易逆差以出口王牌产品的陷落为主,汽车和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分别持续出口下降4个月和11个月。同时,越来越多的日本公司开始将生产转移到海外。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世界真正体会到了失去“日本制造”的不便。

  不过,有分析认为,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2012年日本经济相对乐观。为了进行灾后重建,日本政府2011年度通过的4次补充预算将为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作出2.6%以上的贡献,这一效果将在下一财年真正体现。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政府最终调整阶段的预测是,2012年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可能达到2.2%。

  APEC力促经济融合携TPP美国高调搅局

  事件回放:

  201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8日~13日在美国夏威夷举行。11月13日,APEC峰会发表了《檀香山宣言——迈向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承诺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密切联系的区域经济,使所有成员从中获益。宣言称,APEC的核心任务仍将是进一步促进经济融合和扩大贸易。APEC成员决心根据各经济体实际情况,在2015年年底前将绿色产品关税降至5%或以下。此外,APEC成员还将亚太经合组织地区总能源强度到2035年降低45%作为意向性目标。

  点评:

  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该次APEC峰会被外界寄予厚望。从会议发表的宣言内容看,该次峰会在密切区域经济联系方面取得了具体的成果,特别是各国承诺在2015年前将绿色产品关税降至5%以下,这对于扩大区域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将起到实质性作用。不过,峰会期间,美国高调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把矛头直接指向中国力主的10+3到10+6的渐进模式,其重掌亚洲的意图明显。目前,正式参与TPP多边协议的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文莱、智利、马来西亚、新西兰、越南、秘鲁及新加坡。日本也表示有兴趣加入,相关谈判将于2012年结束。如果TPP最终达成并争取到日本的加入,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安排的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中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也将面临新的抉择。

  美百年3A评级被褫经济“寄生虫”惹骂名

  事件回放:

  在惊险躲过历史上首次债务违约之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在当地时间2011年8月5日被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拉下3A级的最高台。这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近百年来首次遭降级,意味着美国国债信用水平低于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

  不仅如此,标准普尔同时决定把前景展望维持在“负面”。按照路透社的说法,这意味着今后12个月至18个月内,如果美国财政形势未见好转,其主权信用评级可能进一步被下调。

  点评:

  自1917年评级机构诞生以来,美国的信用等级一直被“供奉”在最高处,被包括主权国家、机构和个人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投资者视为推不倒的铜墙铁壁,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成为投资者的平安港湾和击退恐惧的最后一道防线。

  美国丧失3A评级,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俄罗斯总理普京直批美“寄生于全球经济与美元的垄断地位。”继次贷危机后,这一具有全球冲击力的事件将再度加大世界天平向东方倾斜的速度。

  中东北非社会动荡中企海外面临大考

  事件回放:

  2011年的中东北非社会动荡、抗议及其内战牵动全球神经。从年初的突尼斯动荡开始,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传导至周边诸多国家,包括利比亚、埃及、也门、巴林、叙利亚、伊朗等伊斯兰国家在内,都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以“变革”为名的“战火”熊熊燃烧,其中最受关注的当数利比亚。

  自今年2月份开始,利比亚境内的武装冲突持续升级,联合国方面的干预行动也随之增强。随后,北约介入,利比亚战事持续了4个多月,其间中国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撒侨行动。10月20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中枪身亡,结束了他42年的执政生涯。利比亚过渡政府10月23日正式宣布全国解放。

  点评:

  由于中东北非局势急剧动荡,国际油价在今年上半年持续上行。欧佩克成员国利比亚的战乱导致其原来日产160万桶的石油供应几近停止,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下半年,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及埃及政局动荡等带来的地缘政治压力再度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油价也因此应声而涨。

  值得提及的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无法独善其身,在这一波乱潮中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在海外经济利益迅速扩张的同时,建立起相应的海外资产安全保障机制是中国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IMF总裁卡恩走人拉加德欢笑喜上任

  事件回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卡恩2011年5月14日因涉嫌性侵犯被美国纽约警方拘留,并被提出刑事指控。5月18日,卡恩宣布辞职。围绕IMF总裁宝座争夺战开演。

  法国前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部长拉加德6月28日被选为IMF新一任总裁,成为该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的首位女总裁。

  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朱民正式出任IMF副总裁,成为第一位跻身IMF最高管理层的中国人。

  点评:

  欧洲人从来不会让IMF总裁的位子旁落,拉加德的当选更将这一传统延续下去。问题是,这位曾痛斥不良金融体制、把自己鞭打银行家的漫画挂在客厅的法国女人,能比她的前任卡恩做得更好吗?且看她上任后的举动:提拔朱民成为IMF副总裁、冠冕堂皇地大谈欧债危机的严重影响、满处打“飞的”到发展中国家游说,咋看都有坐欧洲板凳上发声、引诱他国当冤大头的嫌疑。但就算这个法国女人算盘打得再精,试问能在一国执政的“头头们”又有哪个是省油的灯?

  中美贸易博弈不断中企扳倒美商务部

  事件回放:

  2011年中美经贸博弈喜忧参半。忧的是:一则中美轮胎特保案终在2011年9月5日走完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程序。但根据WTO官方网站9月5日的新闻及其上载的WTO上诉机构报告,WTO上诉机构最终驳回了中国的上诉,判定美国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WTO规则。二则中国新能源产业成为美国炮轰目标。2011年10月19日,德国SolarWorld在美分公司牵头联合其他6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美国联邦政府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关税。11月9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美国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12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这是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放出的第一炮。三则,一年来美紧逼人民币升值的调门从未放低。

  喜的是:世贸组织上诉机构3月11日发布裁决报告,认定美方对中国产标准钢管、矩形钢管、非公路用轮胎和复合编织袋采取的“双反”措施以及“双重救济”做法与WTO规则不符,支持中方相关主张。此外,12月1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就就中国河北兴茂轮胎有限公司诉美国政府案作出判决,裁定美国商务部不能在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情况下进行反补贴调查。

  点评:

  从铜版纸到非公路用轮胎,再到光伏电池,奥巴马“出口倍增计划”的忽悠下,美国人在哼唱“国货当自强”的同时,大打“补贴、垄断、倾销”三张贸易牌。然而,在经济不景气与贸易保护主义这对孪生兄弟的面前,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一纸判决动摇了美国反补贴法律根基。但回过头来想想,一纸判决真能让美国抛弃贸易制裁这一利器?真能阻止美国的非法作业?讽刺的是,就算中美贸易闹得再凶,中国仍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未来预计中美经贸还将在摩擦、拌嘴中照样发展。

  诉欧WTO案获胜中国鞋返欧现曙光

  事件回放:

  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诉机构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15日发布中国起诉欧盟对华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的裁决报告,认定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中关于“单独税率”的法律规定违反世贸规则。这是中国在WTO对欧盟提起的首次诉讼,胜诉的裁决为中国紧固件重返欧洲市场展现曙光。3个月后,WTO小组于当地时间10月28日在对欧盟对中国鞋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诉讼中,裁定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违规,给欧洲该产品进口商和零售商带来未来的希望。此案也是中国在WTO框架内第二次胜诉欧盟。

  点评: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挑战了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中“单独税率”规定,这意味着,欧盟将修改已经使用了十余年的歧视性贸易条款。今后,所有外国企业都将免受这项不公平待遇。受欧盟高惩罚性关税的影响,2009年,中国近90万吨的紧固件无法对欧出口,这使得中国紧固件总出口量同比下降了40%,同时也影响了几十万人的就业。

  金砖四国扩为五国新兴国家抱团发声

  事件回放: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第三次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此次会议正式吸收南非加入,金砖国家由四国增加为五国,并正式更名为“金砖国家”组织。2010年4月,金砖国家第二次峰会在巴西召开,此次会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经四国讨论,决定吸收南非加入,形成“金砖五国”。吸收南非加入合作机制,也使“金砖四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同非洲,尤其是南部非洲各国的经贸关系。

  点评:

  南非的经济总量位列非洲之首,吸纳南非加入,有利于增强新兴国家在全世界的经济总量份额和外交上的话语权。金砖四国扩为五国标志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并有可能在2050年前后超过由美、英等组成的七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