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聚焦10大课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09:06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金融五年风向标

  在中国的金融架构已经搭建完成的情况下,很难像过去一样寻找到大的改革突破口。未来的金融改革将是积累式的推进记者 兰怡

  每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具有风向标意义。1月上旬在京召开的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因复杂的国外经济形势而受到各方瞩目。

  会议召开之际,欧美经济复苏前景依然暗淡。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在转化为债务危机后,又出现向政治危机演化的趋势。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的变数。而国内在经历长达10年低通胀、高增长之后,也进入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的新发展阶段。

  “在中国的金融架构已经搭建完成的情况下,很难像过去一样比较容易的就寻找到改革突破口。未来的金融改革将是积累式的推进。”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金融研究者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与《财经国家周刊》在同期采访中了解到的看法比较重合。不少相关研究者表示,本次会议将重在对现有金融制度的梳理和改进。

  聚焦10大课题

  据悉,与本次金融工作会议相关的内容,在2010年初即已分解“承包”给高层决策研究机构。包括中财办、中编办、发改委、财政部、国研室、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在内的20个多个部门,承接了15个重大金融课题的调研。

  目前这些课题已调整为10个,当中部分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将会在会议讨论中涉及,有些有望形成决议。

  这10大课题包括: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和金融机构的监管;明确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和约束机制;推进政策性金融改革;改进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加快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规范发展信用评级机构等。而宏观审慎监管和探索地方金融管理模式,分别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和改进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子课题。

  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参与了所有课题的调研;证监会和保监会除推进政策性金融改革外,其他9个课题均有参与;外汇局参与2个课题;发改委参与5个。中投公司作为汇金公司母体,成为三大国有银行的大股东,亦参与了“明确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和约束机制”、“推动政策性金融改革”、“改进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等3个课题。

  与前三次会议不同,本次会议涉及的课题均经过广泛调研及长时间的准备,所有研究报告都要跨多部门协调完成,操作难度大,内容也经过了多方协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初的15个课题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提出的,当时讨论研究的重点是围绕着金融监管和巴塞尔协议Ⅲ,但并未形成决议。

  2011年以来,国际金融形势发生了变化,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子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难、民间金融风险等问题较为突出。调研课题也随之不断调整,如巨灾险等一些尚有争议的课题被暂时搁置,原计划于2011年下半年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也推迟到了2012年年初。

  专家说,调研课题会与金融工作会议的最终内容有差异,但课题报告提出的有关决策与改革的建议,还是有相关度的。

  积累式推进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中国金融系统最高级别的会议,一般五年召开一次,此前已召开过三次。

  由于前三届金融工作会议都对会后五年的金融改革定了基调,也分别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所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已成为观察中国金融业改革的风向标。

  第一次金融会议于1997年11月17~19日召开。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些脆弱性也暴露出来,为防范金融危机在中国发生,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此次金融会议的主基调。

  会后,银行业和金融监管推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剥离了四大国有银行超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央行自身机构也进行了改革,原有的省分行被撤销,改成9个大区行,并决定对金融业分业监管。随后,证监会、保监会分别负责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央行专司对银行业、信托业的监管;中国金融分业监管雏形显现。

  这次会议确定的中国金融改革,令中国在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方面取得了很好成绩。

  五年后的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并作出开放金融承诺的第一年。当时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呆坏账压力较大,如何保持开放竞争格局下中资银行的竞争力,成为当时金融界的新命题。

  当年的2月5日至7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金融会议,决定快速推进新一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撤消中央金融工委,成立银监会;组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导中国银行业的重组上市等。会后,银监会成立。至此,“一行三会”的管理架构搭建完毕。而经过汇金注资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也陆续完成股改上市。

  经过此轮金融改革,证券市场结构性问题得到解决,保险投资领域大幅放开,利率市场化、外汇体制改革亦取得了进展。

  “前两次会议已经把中国的金融架构搭建完成,金融改革很难像过去一样寻找到大的突破口,所以从第三次会议开始,中国的金融改革更多的是理顺和深化。”前述国研中心的学者说。

  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主要就深化国有银行改革、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等方面提出方案,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措施。

  会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成立。与此同时,对农业银行的改革也提上日程,政策性银行改革开始破题。

  在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不久,全球即遭遇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如何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如何建立商业银行资本约束机制等,成为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新课题。与此同时,一些难题也待求解,如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金融国资管理等。

  一位长期跟踪中国金融改革进程的经济学家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中国的金融改革走到今天,可以说比较容易的部分已经完成改革,现在留下的大都是机制体制的问题,都是“难啃的骨头”。中国的金融改革未来只能是积累式的推进。

  监管协调重中之重

  与以往一样,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同样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目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依旧扑朔迷离,最近标准普尔已经把欧盟列入观察名单,部分国家已经为欧元解体做准备。欧债危机一旦爆发,整个欧洲的形势有可能急转直下,把世界经济从所谓“后危机时代”拖入“二次探底”的泥沼,届时,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经济也难独善其身。

  与此同时,国内经历了长达10年的低通胀、高增长之后,也正步入稳增速与调结构并进的新周期。随着货币政策的由松到紧,房地产泡沫、地方融资平台、民间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也不得不防。

  这种背景下,10大议题中,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首当其冲。

  前述国研中心人士对记者表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主要是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和总结。现在单纯地针对个体的微观审慎监管已不能完成对风险的全覆盖,宏观审慎监管提上日程,即更关注金融机构的整体系统性风险。在这之中,如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又成重中之重。目前,我国“一行三会”监管架构已经持续多年,总体上监管力度比较大,而协调成本也不小,并且还出现了监管过度、滞后与真空并存的状况。

  一位接近财政部金融司的人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此前有学者在调研中提出方案,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由央行牵头作为金融监管的协调机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作为实施具体的机构监管和业务监管。但由于该建议涉及到“一行三会”架构的重新调整,所以未被采纳。

  另一位参与课题调研的监管人士向记者表示,“一行三会”的监管协调机制其实一直存在,即联席会议制度,“一行三会”定期一起讨论金融问题。机制应该说比较完善。此次金融工作会议,可能会在实施协调力度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的措施,构建出一个更完备更有效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

  随着“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的推进,“存款保险制度也可能在会上获得突破性进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存款保险作为一个金融安全网已讨论了很久了,不排除这次会议会有一些基本的说法。

  据专家介绍,一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会覆盖所有存款类机构,涉及到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而这一制度的出台,可能须由《金融机构破产条例》作先行条件。

  债市发展期待突破

  除“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课题外,债市的发展也期待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债券市场2011年发展迅速。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29日,债务融资工具存量规模突破人民币3万亿元。在股市融资屡受诟病的情况下,债市融资已经成为市场热议的优选渠道。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障碍之一是多头管理。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前者是由央行监管,后者由证监会监管。

  从审批主体看,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等由交易商协会管理,属于央行监管范围;企业债、市政债由发改委审批,其发债主体多为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公司债、可转债和可分离公司债等,则由证监会审核。

  此前,关于债市统一管理也屡被提及。国债公司的一位人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市统一管理不涉及任何技术问题,只涉及部门利益调整。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不仅有助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平衡,降低企业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的扭曲格局,而且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控制银行业信贷集中度风险。

  郭树清就职证监会主席后,着力推动债券市场改革。证监会日前正式成立了债券办公室,由市场部副主任霍达担纲。有媒体认为,未来央行和证监会之间的协调可能会更容易。

  据悉,此次金融工作会议后,不排除国家成立债券市场统一监管协调委员会的可能性,以便统一债市的监管标准,促进债券市场的互相连通。

  除债市问题外,其他课题也在完善中推进。“没有特别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就是在现有的结构上做些改善。”财政部的一位人士说。

  如在“改进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课题组将焦点集中在了国有金融机构股权上,在此次课题调研中强调,作为股权的管理部门,譬如汇金、中投等运作要透明。

  至于备受关注的金融国资委,前述财政部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称,“本次会议上可能会在讨论中涉及到,但不会着墨太多。”

  另外由于牵扯到分管部门的复杂关系,一些课题的调研还没有深入下去。如“明确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的争议便颇大。

  范建军表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其实是按照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银行需要达到的资本充足率。中国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国际上的标准,就需要补充大量的资本金,这在短期内肯定会对股市造成压力。

  有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表示,银行向股市融资是证监会和银监会的博弈过程,银监会只能要求银行多长时间补充完资本金,但怎么补充,采取什么方法就要按照证监会的程序走。所以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完善,目前缺少一个部门协调。

  提升金融扶持实体经济能力

  文/黄金老

  由国务院主办的每五年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与每年一次的全国性行业会议不同。1997年和2002年召开的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成效显著,前者议决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取消贷款限额管理、成立保监会、提升证监会;后者议决国有银行股改上市、资本市场股权全流通及农信社改革;2007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议决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国开行股份制改革。

  今年召开的是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有关部门两年前即组织了15个针对性调研课题,涵盖金融风险防范、金融监管协调、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小企业金融服务、债券市场发展、巨灾保险等热点领域。两年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经历了深刻变革,由此,银行产权进一步改革(如成立民营银行)、产业金融结合度、资产管理业(PE等)地位、利率及汇率市场化进程、非金融企业支付(第三方支付)以及金融开放度等受到关注,需要高层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作出回答。

  提升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是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主基调。

  由于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及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高增长高投资使得资本金往往难以满足企业扩张需求,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负担沉重、失去融资和投资能力的问题。而在融资利率高于企业利润率的情况下,往往导致企业偏离主业,实体经济可能趋向空心化。

  如何造就一个有效的企业资本补充渠道,是当前金融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目前严格的审批制下,通过股票市场补充企业资本金效率不高且筹资有限,因而大力发展股票市场之外的直接投资市场,如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直投、权益信托投资等,能够高效大量地补充企业资本。直接投资是高度市场化的投资,资金注重投资回报率,这就要求投资的目标股权必须要低价,或者说价格泡沫较少。非上市股权的价格是以上市股权(流通股票)的价格为“参照”,这就要求股票价格要适中。上证指数三年来一直在两三千点之间摆动,很可能就是这一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

  所以,维持一个偏低的股票市场市盈率,引导非上市股权价格适中,可促进非上市股权市场大发展,从而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优化公司治理机制,企业也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债券和银行贷款融资,困扰中国经济金融的流动性过剩、贷款风险高、企业融资难、资产泡沫等系列“纠结”也可得到缓解,宝贵的资金资源可在实体经济中得到最优配置。

  从目前情况看,银行仍是最受公众信赖的金融机构,社会资金主要以存款形式存在于银行体系之中。资金来自于银行体系,信誉在银行体系,支付结算和托管也在银行体系,中国的直接融资只有依托银行体系才能壮大。

  1999〜2007年,银行以直接、间接方式为国有企业补充了24298亿元的资本金,占同期国有企业新增资本金的25%,此外还有大量的搭桥贷款、项目公司出资人先贷款再出资等行为。在一个银行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的国家,不管主观上接受不接受,银行都不得不以某种形式向企业提供资本金。但银行隐性补充企业和政府投资资本金的方式,也有巨大的副作用,不如立法允许银行出资创设股权投资公司,由其投资并持有企业股权。在商业银行业务与实业投资业务之间竖立一道防火墙,通过在股权公司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公司与出资银行之间的财务、人事、经营等有效区隔,杜绝不适当的关联交易,防范风险传递。

  我国金融的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问题,方向很明确,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二是金融机构的产权问题,方向也很明确,提高产权多元化程度。近年,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近期看,维持当前的金融稳定最重要的也是两件事:一是维持抵押物价值的平稳,抵押物价值不下降,全社会的融资链就可以持续;二是维持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在,境内外资本就会留在中国。

  (作者为华夏银行副行长、经济学博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