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连确定十六个技术工种最低工资标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12:15 来源: 工人日报

  辽宁首个市级行业工资专项合同签订

  大连确定十六个技术工种最低工资标准

  稳定住了技术工人队伍,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本报讯 (记者顾威 通讯员陈利民)元旦前夕,大连市机械行业首届职代会162名职工代表投票表决通过了《大连市机械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按照这个合同,该行业协会和产业工会直属的183家企业的16个主要技术工种最低工资比该市最低工资标准高出36%,最高高出82%,平均高出57%。辽宁省总工会副主席刘世峰说,成立市一级行业职代会、市级行业签订集体合同,这在辽宁省是第一家。

  大连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占该市企业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2011年初,机械重工工会对该行业集体合同签订及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拉网式调查,结果发现,在已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将大连市11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查中还发现,约70%至80%的企业职工收入高出该市最低工资标准很多。因为企业与企业间职工收入差别较大,造成一些企业技术工人“跳槽”问题严重。

  2011年6月,大连市机械重工工会找到机械行业协会,商谈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事宜。该协会也注意到了机械行业因收入差距较大引发的技术工人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对大连市机械重工工会提出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表示支持。双方经研究,确定对车工、磨工等16个机械行业的主要工种,从最高、平均、最低三个档次对工资情况进行调查,接受调查的职工为18753人。调查后,参照大多数企业职工工资实际达到的水平,确定了16个工种的最低工资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该市机械重工工会和行业协会先后召开6次不同类型企业经理、职工代表等座谈会,反复征求意见,还将《专项集体合同》(草案)上网供职工讨论。

  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引发部分企业经理、老板的顾虑,理由是最低工资标准基数高了,随之而来的加班费、“五险一金”等支出都要相应提高,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工会和协会则反复做工作进行沟通,强调表面上看企业支出增加了,但稳定住了技术工人队伍,调动起了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从长远考虑,对企业有益。

  2011年10月,机械重工工会向行政方代表行业协会发出要约,11月9日进行协商,经过4个多小时的辩论沟通,最终达成双方认可的协议。该专项合同覆盖直属企业183家,涉及职工12万余人。辐射大连市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480家,职工39万余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