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小肥羊正式嫁入百胜 未来待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5 13:50 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

  2月2日,小肥羊从香港证交所退市,正式“嫁入”百胜旗下。百胜离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综合性饮食集团——或者说是一个餐饮沃尔玛,更近了一步。

  当下太平。小肥羊内部没有波澜起伏的离职潮,百胜同样保持低调。

  平静之下,是小肥羊和百胜同样面对的新战场——在加盟商、海外市场、未来人事变动的大课题下,百胜是否有信心喂饱这只“羊”,从而让它和百胜一同肥下去——这的确是个难题。

  而在此之前,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场联姻充满信心……

  新金融记者 郝博闻 淮纯菊

  总裁离任

  一名小肥羊行政总部的中层管理人员向新金融记者透露:“私有化获批后,一些员工也被猎头约谈过。而包头一百多人的行政总部,离职的不超过三人,而这三人也未必是因为私有化离开小肥羊的。”

  小肥羊的未来、百胜的未来会更好吗?如果说肯德基、必胜客还信心满满的话,东方既白就有些“勉为其难”了,而刚刚成为百胜新成员的小肥羊则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尤其在这个时间节点。

  在2月2日这一天到来之前,小肥羊位于包头市总部的员工们甚至以期待的心情面对这次收购——即便现在也是这样。这种信心来源于百胜这棵世界500强的大树,它旗下的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上的业绩超过麦当劳,而必胜客则在中国人吃披萨方兴未艾的时代,就在各大城市落地开花了,且业绩不凡。

  另外,曾任百胜中国事业部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苏敬轼的那句名言——中国人还是喜欢吃中餐的——这至少让小肥羊相信,未来可能不会太坏。

  尽管其前总裁卢文兵离任,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卢在任期间带领小肥羊在香港上市,优化了管理团队内部的结构,且规整了加盟商的队伍,最重要的是,他让小肥羊在资本市场和国际化道路上风生水起,而不再是一个看起来老土的火锅店——那么现在,他的任务基本结束了。

  当下,在小肥羊内部,这个由在包头和北京两个团队组成的餐饮公司,运作一切正常。事实上,退市对于小肥羊的工作人员只是个不大不小的时间节点而已。早在去年11月,百胜收购小肥羊获得商务部批准后,其内部“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如果从私有化一开始,我们手头的工作全部都停了,那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但现在,是在我们工作过程中进行一点点的磨合,一点点的调整。”小肥羊行政总部的中层管理人员告诉新金融记者。

  当然,那些盯着这只“肥羊”的人从未放松过警惕,谁都愿意从小肥羊——这只在国际资本市场摸爬滚打过的团队中撬动点什么。因此在去年11月被收购后,除了百胜,另外的企业也紧盯上了小肥羊。

  猎头公司是主要的撬动者。或许认为被收购的小肥羊内部会出现些许混乱,在一段时间内,小肥羊的一些工作人员的确接到猎头的电话。

  上述小肥羊的中层管理人员向新金融记者透露:“私有化获批后,一些员工也被猎头约谈过。而包头一百多人的行政总部,离职的不超过三人,而这三人也未必是因为私有化离开小肥羊的。”

  即便是到今年1月份,还有中层管理人员接到过猎头的邀约。在上述管理人员看来,留在小肥羊的人大多“求稳”,这里暗含着团队收入水平较高,“如果跳一下呢,也就比现在高一点,不会高很多。但遇到一个好的团队,很难。”

  被收购没有影响到员工情绪。此外,小肥羊董事长张钢曾在多个场合说过的——“小肥羊不是一个家族企业。”——这句话应该是被深入贯彻到员工心里的,接受新金融采访的这位中层管理人员续写了这句话的表达,他说:“小肥羊还是跟着品牌走,不是跟着个人走。小肥羊不是一个领袖企业而是一个品牌企业,也不是家族性企业。家族性企业的话就不太好说了,因为家族企业里,带的都是家族的感情而不是品牌感情。行政上的很多人员都非常稳定,毕竟跟着小肥羊品牌一路走了这么多年,对品牌还是信任的。”

  眼下,百胜看来是很走运。至少在员工的心态方面,没出什么乱子,况且张钢还继续担任领导,“虽然在未来不见得能起到多大作用。”曾有资深餐饮管理者这样评价。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和卢文兵写就的神话,现在要交给一家美国公司续写。而百胜也并没有全盘否认这个团队,按照上述中层管理者的说法是“在整个的运作过程中完成调整。所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对于百胜,是理所应当的好事。而下面,这个会做汉堡、炸鸡、披萨和中式快餐的餐饮集团,要努力学习如何制作火锅。但似乎并不容易。

  百胜的中国味儿

  在德勤对餐饮行业研究的2011年报告中,最值得投资的餐饮行业里,火锅排名第一。这个报告在小肥羊看来,是理所应当:“那是因为有小肥羊,他们也是在资本运作的角度来做的。因为有小肥羊才让他们看到了火锅的发展潜力。”

  事实上,百胜一直愿意在给他带来财富的中国市场做些本土化的买卖。

  想想看,在麦当劳还拿着两个牛肉饼诱惑食客的那阵子,百胜旗下的肯德基就开始把油条和烧饼融入洋快餐当中。

  但这些只是小试牛刀。在小肥羊之前,百胜的中国菜谱并不如意。

  来看看百胜提供的数据——百胜中国事业部2010年在中国大陆新增500多家餐厅。目前,肯德基在700多个城市和乡镇内有近3500家餐厅。必胜客在超过130个城市拥有超过560家必胜客欢乐餐厅。而其创办的东方既白只有20家左右。

  虽然百胜用了20年布局肯德基和必胜客才取得良好的业绩,但从2005年诞生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式快餐——东方既白却始终没有跟上百胜的脚步。

  这个品牌是苏敬轼一手创立的。按照他的描述,“百胜全球的高层们早就认识到中国人对食物的认真和虔诚,也看到了中国餐饮市场的庞大,只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获得更多。”

  东方既白的名字来自苏轼的诗词,唯美浪漫,跟名字直白的小肥羊比,它定位中端市场,用肯德基的理念和服务来销售糖醋小排、酸豆角和米饭——要知道,从2005年开业以来,直到2008年它才从自己出生的故乡上海向外扩充了第一步。而这期间,东方既白一直在研究令人头疼的中餐标准化——也就是如何让所有餐厅的牛肉面吃起来是一个味道。

  然而这种试水并不算太成功,爱吃中国菜的中国人并不买账。有人在网上发帖说,如果百胜不投入大量广告进行宣传的话,很多人都不知道东方既白是做什么的。

  “东方既白从一个从商的角度来讲没有失败,只是发展速度慢,我并没有见过他们的报表,不知道是盈利还是亏损,如果是亏损那才是失败。”小肥羊接受新金融采访的管理人员说。

  一直做西餐的百胜,在中餐市场上活跃但动作缓慢。而也就在东方既白出世的转年,2006年,百胜通过西班牙基金3i入主了小肥羊的董事会。那时候,更多的人相信,百胜就已经开始觊觎小肥羊。

  在小肥羊的工作人员看来,百胜收购小肥羊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这些餐饮业的行家里手,除了看重百胜的管理和资金外,也非常重视自身的影响力。这不仅仅源于小肥羊的业绩,就连社会机构也对火锅业表达出实在的看好。

  在德勤对餐饮行业的研究的2011年报告中,最值得投资的餐饮行业里,火锅排名第一。

  在小肥羊看来,这个报告出具的结论是理所应当:“那是因为有小肥羊,他们也是在资本运作的角度来做的。因为有小肥羊才让他们看到了火锅的发展潜力。”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百胜收购小肥羊还是看重这个市场带给它的利润。”小肥羊的工作人员认为。

  但即便如此,那个让百胜烦恼的中餐化标准——所有餐厅吃起来都是一个味道——在小肥羊身上早已实现。尽管火锅的制作方法和煎炒烹炸的中国菜比起来,过于简单,但百胜依然可以从中学习到经验。

  收购后的战场

  在小肥羊未被收购之前,一位百胜的中层管理人员曾对新金融记者说:“不知道公司是否很自信已经对各个方面做了一个考量,还有就是可能会请一个高手作为总经理。这个人应该不是外来人员。现在硬着头皮也得往下走。但是,未来,真的……”

  在卢文兵把持小肥羊的时代,这个野心勃勃的火锅产业,也在向国外扩张。

  美国小肥羊的门店是在2006年8月31日开业的。并且,起初看起来还不错。

  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小肥羊税后利润为15.1万美元;2008财年净赚20.1万美元。但在美国和其他地区的小肥羊全部为直营店,在国外建店成本极高,管理也是大问题。

  因此在其后的2009年10月,美国小肥羊的净利润下降至8.5万美元。

  这一年,小肥羊对外宣布向合作伙伴Wang Fang转让美国小肥羊69%的权益,而后,美国小肥羊就不再是小肥羊的附属公司。

  2006年7月26日,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和英国最大的创业及私募投资机构3i及西班牙普凯基金达成合作意向。3i和普凯基金以总计25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了小肥羊公司20%的股份,其中3i获得16%的股份后顺利成为位列小肥羊创始人张钢之后的第二大股东,普凯基金则获得了4%的股份。除了股份之外,3i还获得了小肥羊董事会当中的两个董事席位。当时,3i委托两位餐饮行业内的专家:汉堡王前任国际业务总裁和肯德基中国香港地区现任行政总裁代表自己出任小肥羊独立董事。

  美国小肥羊的遭遇,实际上是复制了小肥羊在加拿大和日本控股公司的下场。这些因为管理链条过长、成本过高的直营店,后来悉数被转让,除了港澳之外的门店全部转为加盟店。

  这一点成为小肥羊退市后的一个焦点。人们现在把目光集中在锡梓英的身上。而之前,并不是所有百胜中高层都对未来抱有信心。

  在小肥羊未被收购之前,一位百胜的中层卢勇(化名)曾对新金融记者说:“不知道公司是否很自信已经对各个方面做了一个考量,还有就是可能会请一个高手作为总经理。介于我们和中餐之间的一个管理高手来操盘这件事,也不好说。但按照公司一贯的逻辑,这个人应该不是外来人员。现在硬着头皮也得往下走。但是,未来,真的……”

  依现在的结果,当年的担心由新上任的锡梓英承担。关于这个曾经肯德基的经理,资料并不是很丰富,但还好,熟悉小肥羊的苏敬轼还在。

  人们曾将小肥羊的外扩寄托在百胜,或者是苏敬轼身上,而凭借百胜在美国本土的力量——虽然这几年其主要业绩增长都来自中国,但近水楼台,小肥羊的全球扩张也许会比原来更加顺利。

  但这一点,熟悉百胜内部的知情人士则认为,“当时,苏敬轼是中国地区的CEO,是不可能在别人的地盘上有所作为的。”

  不仅仅于此,在收购之前,百胜内部曾有很多焦虑。卢勇曾说:“现在小肥羊特别愿意(被收购),特别高兴。尤其,百胜又是个不错的品牌,他们很有面子。可以嫁个好人家。”

  但不论在那时还是现在,百胜依然要面对小肥羊多如牛毛的加盟商。在百胜看来,与肯德基专业的加盟相比,小肥羊的加盟商混乱之极。百胜对加盟商要求极为严格,内部遵从“扶上马,还送一程”的原则,为的就是今后方便管理。

  但反观小肥羊,虽然卢文兵曾经为了品质,牺牲掉很多加盟商,扩大直营范围,但加盟商的素质与肯德基却不能同日而语。

  这一点,卢勇认为:“小肥羊管理层的核心价值观有问题。”

  “小肥羊的加盟商相对而言比较复杂。不像百胜的加盟商,百胜对加盟商的管理是系统的,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还有小肥羊那些原班人马,怎么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有很多需要调和的东西。其实,我们自己来聊这件事的时候,也不清楚将来要把小肥羊怎么样。可能高层、集团会有一个战略或者更加深远的考虑,但细则的东西,肯定没有。”卢勇去年的话被复制到今天,颇有些玩味。

  但那时他也说:“百胜已经跑在前面了,所以要‘永远跑在前面’。”

  链接

  百胜“私有化”小肥羊之路

  2008年6月12日

  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这是首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品牌餐饮企业,被誉为“中国火锅第一股”。

  2009年3月

  百胜餐饮集团从3i和PraxCapital Management 购买了小肥羊20%的股份;同年10月增持(从执行董事和资深团队中)。

  2011年4月26日

  小肥羊发出公告“由百胜作出之可能具先决条件自愿现金收购建议以收购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股本中之全部已发行股份”,当中提及董事会知悉百胜已经与董事会主席张钢先生就有关事宜进行了初步讨论。此时,百胜持有27.2%的小肥羊股份。

  2011年5月13日

  百胜餐饮集团及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对外公布百胜集团于2011年5月2日要求小肥羊董事会提呈一份附带前提条件的建议(“建议”),以协议计划(“计划”)方式私有化小肥羊。依据该建议,百胜集团透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向小肥羊股东提出现金收购价每股港币6.50元,较公司股份于2011年4月21日的最后收市价每股港币5元溢价约30%。

  2011年11月8日

  百胜餐饮集团公布获准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反垄断审查批复,以协议计划(“计划”)方式私有化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私有化获得实施后,小肥羊的创办人兼董事会主席张钢先生和非执行董事陈洪凯先生将继续作为小肥羊的股东关注公司发展,张钢先生将作为小肥羊品牌创始主席参与公司管理。

  2012年1月6日

  百胜餐饮集团欣然公布其以协议计划方式私有化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的建议,已于当日召开的法院会议和股东特别大会中获得小肥羊独立股东的批准。依据该建议,百胜集团透过全资附属公司向小肥羊计划股东提出现金收购价每计划股港币6.50元,以及向小肥羊购股权持有人提出以每购股权港币4.39元注销有关购股权。并将于2012年1月20日召开呈请开曼群岛大法院批准计划之法院聆讯。

  2012年2月1日

  百胜餐饮集团公布其以协议计划方式私有化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的交易已顺利完成。

  2012年2月2日

  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联交所除牌,并成为百胜集团的附属公司。此计划的成功交割标志着百胜集团正式全面接手小肥羊的营运。百胜集团将就小肥羊的营运和管理进行全面梳理,并适时进行相关的整合工作。小肥羊总裁卢文兵先生将离任小肥羊。同时,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原肯德基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锡梓英女士将接替相关职位,出任小肥羊品牌总经理。

  (资料整合自公开报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