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管理节能:标准缺失下的节能评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5:13 来源: 《中国投资》

  文/《中国投资》 赵沛楠

  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从源头上控制能耗过快增长正在成为共识,然而行业节能标准缺失等问题也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节能评审工作的开展

  2010年9月17日,国家发改委以2010年6号令正式发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下文简称《暂行办法》)已经落地一年有余。自同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能评审查开始成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重要的前置条件。

  在首批即介入项目能评审查工作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副主任张英健看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节能评估意义重大:“等到项目建成后,能耗水平基本就形成了,再想从中挖掘节能潜力就好比‘挤牙膏’,空间非常有限,而且改造投资会更高”。

  张英健对《中国投资》表示,不同的产业、行业能源与产出的关系存在较大差距,在组织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如果不从总体上考量项目对地区能耗水平的影响,对新上项目不能有取有舍、有保有压地合理选择和科学把控,我国的节能形势将更加严峻。

  对于节能评估审查过程中存在的部分行业缺乏行业节能标准、作为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基础的可研报告深度普遍不足等问题,张英健认为,能评审查作为一项新增的行政许可,初期出现各种“水土不服”症状不可避免,接下来则需要加强对“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单位的培训。

  6.7亿吨标煤重任难达

  在2011年11月召开的“全国节能主管部门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9.7%、9.5%、9.1%,而单位GDP能耗则分别下降0.6%、1%、1.9%,仅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6%,在剩余时间里,完成全年降低3.5%的任务十分艰巨。

  在本期接受《中国投资》专访时,解振华进一步表示,我国在“十二五”时期要达到节能6.7亿吨标准煤,高于“十一五”的6.3亿吨标准煤。

  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早在“十一五”时期,投入少见效快的节能措施已经实施,进一步挖掘潜力的难度加大。在我国节能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难度增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能力建设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频现的今天,如果结构调整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没有大的投入、技术突破和机制创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实现。

  能评作用可期

  如此背景下,能评审查便成为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的第一道关卡。

  据张英健介绍,2004年,随着我国投资体制重大改革进一步深入,非政府投资项目不再实行审批制。2006年全国人大组织开展节能执法检查发现,原节能法关于合理用能专题论证的制度性规定,在多数地区基本上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特别是实行投资改革后,基本上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前置性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为此,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开始启动能评办法的制定和研究工作,最终2010年9月《暂行办法》出台。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节能评估前置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张英健告诉记者,“原先若在项目投产后才发现能耗超标,企业势必要进行节能改造,造成重复建设、投资。节能评估前置之后,可在项目设计、建设阶段一次性挖掘节能空间,避免二次投入”。

  “评估内容很多,包括项目用能及对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的影响,项目用能方案、用能工艺、用能设备的情况,项目用能系统、工序及其用能的平衡分析,能耗指标及对标,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等”,在张英健看来,通过节能评估,为产业准入和结构调整设置一道门槛,能够让产业结构变得更轻。

  张英健表示,当前节能评审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新上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分为能源消费增量影响、对当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项目主要能效指标是否先进;(指标包括:单位产品能耗、主要耗能工序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项目主要耗能设备是否先进节能;项目节能措施是否合理。“我们遵循的国家发改委对项目节能方面的具体要求是:新建项目能效指标要能够达到同行业国内领先水平,要上最先进节能的工艺设备;目标是要努力成为行业领跑者”,张英健如是说。

  在张英健看来,严格落实能评制度,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更是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提升新建项目能效水平,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有效手段。他告诉记者:“节能评估,就应像环境评估一样,实行‘一票否决’,让能效水平低的项目不能落地。通过严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关,能够有力促进新上项目能效水平的提高”。

  事实上,完成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控制住增量,而增量最重要的一项来源就是新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目前在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项目,也已经把能评批复作为项目的一个必备条件。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国家可能会进一步发布节能评估指南和评审指南,未来不但要看技术和能效是否达到要求,还要看项目建成后增加多少能源消费总量,符合不符合给这个地区下达的能源总量要求。把强度和总量结合起来。张英健告诉记者:“以后可能会增产不增能,削减存量才能上新的项目”。

  能评基础仍需加强

  随着节能评审的深入,存在的问题也愈发明显。

  采访中张英健表示,对于国内一些能耗不是很大的行业,普遍对节能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行业内缺乏与节能有关的数据,一些行业没有制定行业内能耗标准或由于标准制定时间较早,缺乏参考价值。

  而作为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基础的可研报告深度普遍不足也已成为一大阻碍。张英健告诉记者,“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必须建立在有一定深度的可研报告基础上,目前,可研报告深度不足正严重影响“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质量,使得相当一部分能评报告深度不够。

  在张英健看来,作为“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单位,应当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主要耗能设备等方面进行独立的、有针对性的评估,并根据耗能设备能耗情况经过计算得出综合能耗、产品单耗等指标,经过与国家标准或与国内同类型或类似的先进水平的项目进行对比后,得出评估结论。再针对评估中发现的主要耗能工序和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节能建议。

  “一些报告编制单位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对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张英健向记者透露,如某机场项目,采用的方法是根据现有机场能耗情况和民航对机场的节能减排目标,经预测得出了新建项目的综合能耗,与项目本身采用何种工艺、设备没有任何联系。现有机场能耗指标和民航对机场的节能减排目标要求,实际上是应该可以作为一个对比参照指标,而不应该是计算依据。该编制单位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完全不对,使评估结论也就完全失去应有的意义。

  改变也正在发生。目前,随着各个行业对节能方面资源投入逐渐加大,一些标准已经在修订或制定当中。接下来,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可研与节能评估报告内容之间的协调。向项目建设单位大力宣传开展“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重要作用,以及国家发改委“节能评估报告批复”对今后项目验收的重要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