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解决银行暴利需多管齐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13:04 来源: 上海金融报

  记者马翠莲 

  近日,一场关于银行暴利的讨论几度升级。2011年前三个季度,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近7500亿元。对于这个日进25个亿的天文数字,一位银行行长表示“都不好意思公布”。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算了一下说:“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已不仅大幅高于工业,而且高于石油和烟草,我们都说烟草是最暴利的,石油勘探开采也很暴利,现在银行业比这两个行业利润还要高。”这个结论更引发各界关注。

  没有最暴利,只有更暴利。尽管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遇到困难,增速逐步放缓,而从最近一个月来已经公布业绩的多家上市银行来看,利润增长都在40%至50%,已创出历史新高。

  根据银监会统计的数据,去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利润接近于2010年全年的税后净利润,平均资本利润率为22.1%,营业成本增加2085亿元,人均利润近40万元。

  暴利何来?那也是我国银行业一直“好日子不倒”的重要原因:利差过大。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5%,贷款利率是6.56%,息差超过3%,远远高于西方国家1%—1.5%的平均水平。因此,无论通胀水平多高、储户是否负利率,无论企业利润率多低、经营如何困难,法定的利差对银行来说从来都是旱涝保收,既与付出劳动的多寡无关,也与经营创新能力的大小无关。所以,难怪银行行长都表示“不好意思”。

  除了传统的“吃利差”,名目繁多、不断加码的“手续费”也助长了中国银行业的暴利形成。去年8月,12家上市银行公布2011年的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12家银行共实现净利润4244.47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就有2057.43亿元,几乎占到净利润的半壁江山。

  平心而论,银行暴利并非银行本身强取豪夺。而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企业发展前景普遍面临困难的背景下,众多商业银行“一枝独秀”的经营业绩却不能不引起诸多议论。

  解决银行业暴利问题,业内专家给出许多建议意见,值得深思。如陈永杰建议,应该采取存款单边加息与降低存准率的政策措施。采取单边加息,可以在贷款利率不动的情况下,提高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而贷款利率不动,就能减少银行由于利差导致的收入和利润过高。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在亚布力论坛上表示,中国存在过多的金融压抑,使企业感到信贷资金紧张,普遍感到缺钱。要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任务应是放宽信贷市场准入的门槛。在利率市场化方面,第一步不是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而是要放开金融机构进入的市场准入,而今年可以加大贷款利率下浮的幅度。

  对于“银行暴利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垄断地位”之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建议进一步降低银行业的准入门槛,特别是发展一些中小微型的金融机构,这会使银行业自身的经营更充分,暴利也能得到缓解,更重要的是在服务中小企业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上,带来的贡献也会非常大。

  实际上,从十年前外媒渲染的中国国有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到目前全球十大银行中我国已占有多个席位,逐渐进入稳健增长阶段,中国银行业走过了艰难改革,浴火重生之路。深层次看,中国银行业有今天的“好日子”,从根本上说有几方面原因。一是适逢2003年到2007年的全球经济高增长周期,中国经济即使遭遇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也未伤筋动骨。二是银行经营机制确实发生了许多积极转变,市场化运营框架基本建立。三是全方位行业保护,包括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进入与退出受到严格控制等。四是在新的地方竞争格局下,银行业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推动金融产业化运营的核心主体,其自身也成为GDP竞争中的主力贡献者。

  所以,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应该有科学的认识。一方面,由于还没真正经历一次深刻的经济周期波动,体会长期经济下滑的冲击,中国银行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还难以让人信服。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过分依赖银行业,银行更承担了很多在国外由政府财政承担的任务,并在改革中形成了坚固的利益格局,政府对其的保护也日益加重。在行业过度保护的情况下,银行业对于上游资金提供者和下游资金需求者都拥有绝对的谈判优势,使其在获得额外“保护利润”的同时,却对实体部门和居民都产生某些负面影响。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撰文,在肯定银行业近年快速增长的同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增速逐步放缓,银行资产规模基数日益扩大,银行业保持同水平的高速发展已不太现实,也不可持续。可见,中国银行业接下来要做的是更深层次的改革。

  解决公众对于“暴利”的质疑,从长远看,一方面,应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及大型银行的垄断局面;另一方面,要真正扶持起民间金融,将之纳入合法化、阳光化的轨道,这也正是银行业改革应有之义。而在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难以一蹴而就的情形下,作为一种中间性、缓冲型的解决方案,可考虑适度缩减银行利差以平衡各方利益,如通过单边或双边加减息的方式将银行利差缩小0.5—1%,如此可减少银行盈利三四千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