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浙江呼唤浙商回乡创业 土地仍为瓶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3 10:43 来源: 解放日报

  视为经济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列为开局重点设立考核指标

  本报记者 李晔 杨健

  2月9日,浙江省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传出消息:浙江今年开局的重点工作是要召唤浙商回乡创业。据悉,浙江对这一工作的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所有条线部门和市县区的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工作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于近日下发。

  29家省外商会都设了“回归办”

  据不完全统计,在省外经商的浙江人约有400万,海外经商者大约100万。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建立浙江商会。2008年,全国各地的浙商民营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1.95万亿元,为同期浙江GDP总量的90%、全国GDP总量的6.5%。浙江省委副书记李强说,浙商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和潜力所在,浙江今年要兴起“浙商大引进大回归”热潮,努力实现浙商“闯天下”与“强浙江”的有机统一。

  热潮自今年春节前就已开始涌动。先是浙江省政府与29家省外浙江商会签订考核责任书,在每家商会中设立“回归办”。紧接着,龙年正月初八召开的浙江省民营经济大会上,除了给民企鼓劲,9个“浙商回归投资”类项目更是在全场33个签约项目中单列,涉及资金145.1亿元。大年初十,大批浙商又赶场“世界温商大会”,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亦高喊“你快回来”。会上端出总投资4791亿元的400余个项目,76个当场签约,涉及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定向招投标、总部经济、交通运输、现代商贸等领域。

  “请浙商回来,这回比想象容易”

  对于龙年开局浙商如此大场面 “回巢”,温州市社科联副主席洪振宁分析说,受本地资源限制和资本逐利性驱动,温州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大步“走出去”,往年他们每每衣锦还乡,带回来的多是各地政府将温商当财神、温商如何风光的信息,但去年以来,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在外温州人回乡时抱怨较多,在外贷款和项目推进都不如以往顺利了,浙商思归心态较为普遍。再加上浙江已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区域,启动了舟山群岛新区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区两个国家级经济区的建设,也恰是浙商参与回归的大平台。

  台州经济开发区城市综合体项目投资额40亿元,在此次浙江民营经济大会签约项目中排名第三。台州经济开发区外经贸局局长赵巍立坦言:“这回请浙商回来,比想象中容易。”他说,该项目投资人是天盛控股董事长林德叶,温岭人,多年在南京打拼,已是台州南京商会会长。去年中秋,综合体项目一立项,赵巍立就去南京跟林德叶商谈;今年春节前,林德叶便回乡参与竞标。

  土地仍为瓶颈,回归也要“转方式”

  在外多风雨,浙商思归乡。这对于浙江避免近年来出现的本土产业空心化趋势也是大好机会,因此全省各地都在发力,张开臂膀欢迎浙商归来。据悉,东阳已专门成立东阳人经济“回归办”,该办负责人计划今后3年引回归项目90个以上,协议投资额300亿元以上,为此打出“三张牌”:一打感情牌,专门成立东阳人联谊总会和全国21个省(市、区)东阳人联谊会,市领导定期走访在外东阳籍商人,利用节庆会展邀请他们回乡考察,在重要节假日登门看望其父母家人,激发在外东阳人的报乡之志;二打“实在”牌,每年为回归项目预留200亩用地指标;三打服务牌,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全程代理服务制。

  不过,浙商回归也并非全是坦途。洞头县商会会长郑德荣多年在上海经营电器和房地产,年年回乡考察,除了存款回归,家乡的投资计划却一再搁浅。他说:“土地问题不解决,浙商回归就是句空话。”

  据介绍,去年温州下狠招清理出近10万亩土地,现在又寄望海涂围垦,已启动沿海产业带建设,有望“造”出2倍于温州城区的土地。

  洪振宁说,土地紧缺是整个浙江都面临的难题,对于回归浙商,“政府应特别重视要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把高、新、大的好项目引回来,更要重视‘以亩产论英雄’,以此促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围城Google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