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解读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9:50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一
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行动纲领
——写在《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发布之际
2011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并且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综合性中长期规划。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资委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工业转型升级事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全局。未来五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内部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约束强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快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规划》指出,工业转型升级如能加快推进,就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规划》的编制过程,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在编制过程中,《规划》起草组组织开展了98项重点课题研究,就“十二五”工业发展面临形势、总体思路、指标体系、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实施机制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多次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和专家学者意见。《规划》还特别注重加强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其他国家级专项规划的衔接协调。可以说,《规划》编制过程既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过程,也是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过程。
《规划》深刻阐述了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规划》指出,我国工业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要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作为国家重点专项规划,《规划》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具体部署。“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作出了明确部署。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工业领域提出的各项要求,细化落实了工业领域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主要措施。可以说,《规划》的发布实施对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导未来五年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乃至积极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是指导“十二五”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行动指南。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正确处理好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的重大关系,改善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划》既从转型升级的基本要素出发,突出了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两化融合、节能减排、品种质量、组织结构、空间布局、对外开放等重点任务,又从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电子信息、国防科技工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领域出发,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措施,为未来五年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措施。
《规划》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落实责任、项目实施、政策落实、跟踪评估等多个方面。《规划》提出了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及功能、强化工业标准规范及准入条件、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并从建立部际协调机制、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加强和创新工业管理、强化规划监测评估等方面对规划实施进行了具体部署。
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征程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切实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务实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二
“十一五”时期我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充分肯定了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央果断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工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积极应对国内外重大风险挑战,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快速增长的五年,在全面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国家及时制定出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和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2%。“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4.8%,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30.2%。
二是工业投资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城镇工业企业完成投资9.9万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5.6%,“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26.1%。2009、2010年中央投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拉动社会投资超过1.3万亿元,拉动倍数达26倍。
三是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体的货物贸易(占90%以上)出口63997亿美元,增长1.7倍;进口总额52809亿美元,增长1.4倍。
二、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十一五”时期,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等措施,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重快速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万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约14万亿元。2010年工业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比率达52%,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固定资产净值/原值)由2005年的61%提高到64%;新型干法水泥占全部水泥产能的比重达76.9%;纺织行业化纤差别化率达46%。
二是落后产能淘汰取得积极进展。“十一五”期间,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的落后产能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左右。其中,淘汰炼铁能力1.2亿吨、炼钢能力6914万吨、水泥3.5亿吨、造纸1070万吨。
三是品种质量和品牌建设取得成效。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占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1.3%。钢铁、有色金属和石化行业部分关键品种的技术标准和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约40%的产品质量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消费类产品质量和档次大幅度提高,服装、家纺、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形成了一批自主品牌。
四是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时期,企业兼并重组步伐不断加快,重点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2010年,前10家钢铁企业所占行业比重上升为48.6%;前10家汽车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已经提高到86%;大型企业集团平板玻璃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3%。
五是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区域发展协调性有所增强。2010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比2005年增长1.3倍;中部地区增长约2倍;西部地区增长2.1倍。2010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21.9%和15%,比2005年上升了3.1和2.7个百分点。
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
一是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新支线飞机、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高速轨道交通、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通信(TD-SCDMA)、每秒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二是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取得积极进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近100万件,相当于1985-2005年20年申请量的总和;2010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已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53%。基本完成标龄5年以上工业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以我为主地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
三是重大装备自主化和本土化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锅炉及汽轮机、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大型露天矿及大型施工机械、AP1000核电站关键部件、大型锻造设备、天然气管输设备等基本实现自主化和本土化制造。
四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断健全。至2010年,国家依托工业企业设立了12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有729家,是“十一五”初期的2倍;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5532家,比2007年增加1500多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10年研发经费投入共计超过1800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4.2倍,按相同口径计算,5年间年平均增长21.4%。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达到246.82万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19%。
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取得积极成效
“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力度不断加大,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一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约束性指标。“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6.7%,工业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7%和15%。五年中,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节能近4亿吨标准煤,对全社会节能贡献超过60%。
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步,开展综合利用试点示范,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再利用,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再制造”试点等工作,极大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十一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69%,大宗固体废物等综合利用取得明显进展。
三是工业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监管力度逐步加大,工业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2010年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和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较2005年分别下降33%和45%。
五、中小企业活力显著增强,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各类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是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10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个。目前,全国各类中小企业达4400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完成了全国50%的税收,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十一五期间,各类中小企业新增城镇就业4400万人,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
二是工业园区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类产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东部省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已占到本省市工业产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涌现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128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六、“两化”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军民融合式发展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不断深入,“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军民融合式发展快速推进。
一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深化和拓展。“十一五”时期,信息技术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营销管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目前,已有89%的机械企业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超过90%的钢铁企业应用了采购、财务、销售等系统,ERP、SCM、CRM等信息系统在石化、建材、食品、轻工等行业应用也不断深化。2010年,我国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4.5万亿元,分别为2005年的3.3倍和3倍。
二是军民融合式发展快速推进。“十一五”时期,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民用工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10年,我国民口单位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已占全部的2/3,国防科技工业完成民品产值占全部产值的74.5%。
七、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提升,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及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工业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一是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10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高达19.3%,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种产量居世界首位,2010年粗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44.3%,水泥产量占60%以上。201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已占全球制成品贸易的14.5%,较“十五”期末的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
二是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我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FDI)为496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46.9%。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1400家,较“十五”末增长近一倍。外资逐渐转向我国中部及西部,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三是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10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遍布12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3.8倍。在资源、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增强,部分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设立研发中心、进行品牌并购、实施战略重组等方式,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工业大型企业布局调整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工业行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大部门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总体看,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国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为“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三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工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工业发展,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我国已进入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伴随着严峻挑战,给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带来深刻影响。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压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相互联系日趋紧密,为我国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及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放缓,纷纷谋求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全球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将出现明显变化。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发达国家通过提高关税、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劳工标准、社会责任等手段实行贸易保护,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有所增加。如在2010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的58起337调查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不仅包括钢管、轮胎、皮鞋等一般产品,也涉及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领域。未来一段时期,世界各国围绕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加上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压力。
二是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孕育新突破,我国在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中面临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国家战略加紧在新兴科技领域前瞻布局,全球正在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如,美国发布了“国家宽带计划”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欧盟通过制定“物联网行动计划”及“低碳经济路线图”来引领物联网产业发展并促进欧盟向低碳经济转型等。从目前看,我国在部分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了较好基础,但是在更多领域的基础还很薄弱,缺乏相应技术来源,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应对不当,贻误时机,我国在新兴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三是全球化生产方式变革不断加快,我国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制造业发展不断突破时间、空间及终端设备的束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知识化、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敏捷化、全球化的变革。随着全球化生产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将更多业务向境外转移,这在客观上为我国利用全球要素资源,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创造了条件。同时,发达国家纷纷利用信息化和技术优势,抢占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高端环节;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全球化的生产和组织模式,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如何加快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地位,是我国工业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客观要求
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但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一是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多年来,我国工业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要素保障压力不断加大。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我国工业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70%以上。从能耗水平看,目前我国钢铁、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单位产品能耗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不到10%,但消耗的煤炭、钢铁和水泥大约占世界的一半。从资源保障看,我国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进口依存度超过50%,未来一段时间对进口资源的依赖度还将进一步提高。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降耗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但生态脆弱、环境恶化问题仍十分突出,与建设“两型”社会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趋凸显。“十二五”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要求。
二是工业发展中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加快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迫在眉睫。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工业大国,但工业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行业结构看,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如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不足40%,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以上。从技术结构看,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整体技术水平仍然不高。如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69%,跨国公司一般在3%以上,有的达到10%以上。从组织结构看,有很多行业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产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从空间布局看,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发展还将面临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燃料动力等要素价格快速上升的问题。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长期以来支撑我国工业发展的传统比较优势日渐削弱。加快实现由低成本比较优势向产业创新竞争优势的转化,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信息化、市场化与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都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重要契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将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内需主导、消费驱动、惠及民生的一系列措施将较大地改善居民消费意愿,推动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为我国工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市场逐步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活力显著增强。信息化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转型升级如能加快推进,就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规划》指出,必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四
准确把握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与实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工业转型升级如能加快推进,就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果行动迟缓,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会错失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规划》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刻阐述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内涵,对于社会各界统一思想认识,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坚持中国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健全现代产业体系的根本要求。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五个鲜明特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规划》指出,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工业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部分“两高一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偏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这些矛盾和问题已严重制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也事关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局,必须尽快着力加以解决。
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规划》提出,“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工业转型就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
“十二五”时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国际产业竞争格局变化趋势,从以下五个方面推动工业转型:
一是向内涵发展转型。我国工业已建立起符合国情的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6%左右,较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0个百分点以上,劳动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更大。《规划》提出,“十二五”要在继续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基础上,以提高工业附加值水平为突破口,全面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供给结构,改善和提升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是向创新驱动转型。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在目前的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大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或者说处于“微笑曲线”的中段。“十二五”期间,我国必须加快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在继续发挥原有比较优势基础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规划》提出,要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三是向绿色低碳转型。受历史条件、发展阶段、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率、难循环的粗放型增长发展方式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形成少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运行方式和消费模式。《规划》提出,要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四是向智能制造转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独特机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产方式变革,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等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方向。我国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制造业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高。《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五是向服务化发展转型。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还不发达,生产型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尚处起步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规划》提出,要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不断提升对全球价值链的掌控能力及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
三、工业升级就是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
工业结构包括内部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及空间结构,也包括产品和市场结构。“十二五”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要着力优化五个方面的结构:
一是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工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一般加工工业和重化工行业比重过大,“两高一资”行业增长过快,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高端产业比重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增强我国产业发展的协调性。
二是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工业体系较为完整,先进装备总量不小,但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我国发明专利只占全球的1.8%,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30%左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重大装备和关键材料等仍需大量进口。《规划》提出,要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提高先进装备比重,实现工业生产流程升级;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
三是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还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在一些经济规模要求较高的产业领域,产业集中度还相对偏低。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规划》提出,在规模经济行业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扶持发展大批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中小企业,加快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资源配置更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
四是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空间布局还不协调,产业布局与地方优势特色结合不紧,与区域能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促进形成与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规划》提出,要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
五是产品和市场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内需求较国外需求而言更加稳定,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抵御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对外贸易依存度偏高,国内市场潜力远未充分发掘;从产品层面看,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自有品牌数量、质量有待提升。《规划》提出,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稳定外需、扩大内需,实现内需外需均衡发展。《规划》还提出,要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重点,大力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结构优化。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五
突出主题主线,准确把握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必须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突出体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基础上。为此,《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六个总体要求。
一、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总钥匙,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正确处理好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的重大关系。我国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但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不高,工业大而不强。目前,我国已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但多数行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基础软件、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仍严重依赖进口。“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下更大工夫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内涵集约、质量效益型转变。《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仍应略高于GDP增速,同时还提出了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等反映增长质量的目标,目的就是引导工业企业把着力点放在内涵发展上。
二、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从世界范围看,科技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实力决定了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突出症结。加快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这个关键环节,在发展理念、政策措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把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导企业把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同产品升级结合起来,推动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的转变。为了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规划》提出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比提高等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三、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
资源消耗及能耗水平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不仅不利于应对气候变化,而且经济发展也难以持续。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水平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节能的潜力巨大。节能有利于增效,有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发展质量效益。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7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比较大,工业领域应该承担更多节能降耗减排的任务,工业还要为其他行业节能降耗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撑。一方面,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可能会对我们当期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也提升了工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培育壮大了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新的产业,增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二五”时期,必须把推进节能减排,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为了引导和促进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除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的指标之外,《规划》还采用了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指标,以及工业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减排目标,以此体现工业领域承担更多的节能减排责任。
四、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这使得我们不可能再走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而必然是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十二五”时期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所谓“深度”融合,主要体现为“三个转变,一个拓展”。“三个转变”就是推动信息技术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企业信息应用向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一个拓展”就是不断拓展培育“两化”融合催生的新的产业形态,如发展服务外包、在线支持等服务,形成全行业覆盖、全流程渗透、全方位推进的“两化”融合发展新格局。《规划》中提出了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及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普及率等指导性目标。
五、坚持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产业集聚能够强化专业化分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发展迅速,在促进当地工业集中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应当看到,部分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结构性矛盾日渐显现,在规划布局、自主创新、招商引资、节能环保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提升各类工业园区发展的集约化水平,建设工业强国也需要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基地作为支撑。“十二五”期间,必须要着力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改造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
六、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也是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不竭动力。当前,影响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有不少,这既有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和政策弊端积累的效应,也有新技术给我们现有管理体制机制带来的挑战,健全与科学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十二五”期间,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在加强“引进来”的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稳定外需、扩大内需,实现内需外需均衡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动宏观调控手段向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转变。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六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
规划目标是引导和促进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是推动规划落实努力的重要方向。为明确工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和重点,《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条件,与国家“十二五”时期的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紧密衔接,根据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规划目标,加快推动工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规划指标的基本特点
规划目标体系构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采用了5大类16项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突出主题主线
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发展方式转变主线,按照“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规划》明确提出了经济运行、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两化”融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体目标要求。如,围绕推动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明确了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经济行业集中度等量化指标。这些目标既强调了工业的全面调整,也抓住了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二)突出导向作用
目标指标值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指标的高低确定也决定着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规划》指标的确定充分考虑了其导向作用。在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对经济增长等指标确定上则留有较大余地,这凸显了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意图。同时,《规划》目标的确定充分考虑了指标的可统计性、可评估性,尽量采取可量化指标,有助于改善以往规划存在的难以进行中期评估、难以有效执行等问题。如,针对提升“两化”融合水平提出量化目标,为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提供了明确导向。
(三)突出可持续发展
工业是“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规划》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和重要抓手。《规划》除采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指标之外,还采用了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工业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指标值均比“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值高2-7个百分点,以此体现工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
二、主要规划目标
《规划》在第二章第二节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
(一)经济运行和质量效益
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等指标,《规划》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定为8%,略高于“十二五”GDP增速预期目标。《规划》提出,2015年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引导企业、行业和地区从现有基础出发,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二)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我国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规划》在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方面确定了三个方面的目标任务: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二是规划期内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一倍;三是攻克和掌握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核心技术,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关键装备、技术标准取得突破。
(三)质量品牌与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是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在质量品牌方面,《规划》确定了“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工业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药品、纺织服装等民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等目标任务。在结构优化方面,《规划》选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的目标,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显著扩大,2015年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针对我国某些规模经济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普遍不高的现象和问题,《规划》提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具体目标,到2015年末,钢铁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到60%左右,汽车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90%,船舶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70%以上。此外,《规划》还提出了“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等目标任务。
(四)“两化”融合与军民融合
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要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深度融合”上下功夫。《规划》提出,重点骨干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达到80%以上等3个具体目标。《规划》按照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还提出了“军民资源开放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军民结合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的目标任务。
(五)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由于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70%以上,工业排放污染是我国污染的主要来源。《规划》确定了7个定量指标,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1%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工业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69%提高到72%。《规划》还提出了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等定性目标。
三、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必须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与评价。
一是分解落实目标。依据规划的总体部署分解制定区域、年度的具体目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提出贯彻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绩效评价和责任制。
二是加强监测评估。在规划目标实行过程中,密切关注国内外环境出现的重大变化和影响规划目标实施的重大问题,针对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按照规定程序动态调整修订《规划》目标。利用第三方机构,定期发布《规划》实施进展,推动公民广泛参与《规划》实施和监督,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三是加强政策配套。《规划》提出了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及功能、强化工业标准规范及准入条件、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并从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加强和创新工业管理等方面对规划实施进行了具体部署。这些都为规划实施健全了长效机制。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七
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的问题十分突出。《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
建国60多年来,我国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目前,在载人航天、大型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卫星导航、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核电技术、支线飞机研发、通信技术等当代科技的尖端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一大批高档数控机床新产品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工业装备保障能力和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重点建设提供各种成套设备。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国产机组已达80%以上;年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设备,国产化率达90%;国产10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国产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运行;日产10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100万吨乙烯、30万吨级合成氨、百万吨级钾肥等一大批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化。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约有40%的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10年,依托工业企业设立了12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2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53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已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53%。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研发能力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大而不强”最基本的特征。从研发投入看,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69%,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不仅在研发投入占比方面低于跨国公司,在研发投入总量上更是远远落后。以微软公司为例,2010年研发投入高达86亿美元,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4.6%。从专利水平看,2010年,我国申请PCT(国际专利合约)专利12,337件,仅相当于美国的1/4、日本的1/3,平均每1.3亿美元出口才有1件国际专利申请。除华为、中兴等个别企业与国际同行具有数量相近的专利外(专利授权相互使用),其他大企业专利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从标准来看,以我国企业牵头的成为世界主流标准少之又少,仅有TD-SCDMA等少数几个。跨国公司控制了产业核心技术,在产业链的上游赚取了大量利润,而我国众多的制造企业则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这种发展方式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太大,资源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较大,获取的回报较低。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以此为突破口,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规划》提出,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一倍,攻克和掌握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核心技术,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关键装备、技术标准取得突破。
二、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真正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对市场信息反应最灵敏,能够从市场需求变化中产生创新灵感和创新意愿。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的成果需要企业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技术创新成果传递给市场需求方和消费者,企业也必然是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体。企业需要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实现研发设计、加工制造、检验检测等手段的升级,企业自然也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
《规划》提出,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点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这就要求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在以应用为目标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建立由骨干企业牵头实施的机制;对于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政策和投入上给予支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和技术研发平台,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创新;面向企业开放和共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重要试验设备等科技资源等。
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必须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规划》提出,进一步研究落实财政、投资、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一方面,企业有自觉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建立技术创新投入的机制。当前,主要是要将国家有关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落到实处,如落实研发投入的加计扣除政策等。通过财政投资、税收政策、政府采购、财政贴息、融资担保以及设立企业创业发展基金等措施,为企业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激励措施,帮助企业降低获取高新技术的成本和风险。要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杠杆和增信作用,更有效地把政府资金和自筹资金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
《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相关措施,如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骨干企业建立海外研发基地,收购兼并海外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骨干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等。
三、健全产业创新体系,攻克共性及关键核心技术
目前,我国工业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少,部分产业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如深水海洋工程前端设计开发能力严重不足,核心设计缺乏,70%配套设备需要进口;深水钻井船,SPAR、TLP平台等高端产品以及动力定位系统、单点系泊装置等核心配套设备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由于核心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难度大、周期长,特别是在基础材料、关键工艺、核心元器(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是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产业共性技术是指能够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产生影响和瓶颈制约的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有稳定的科研队伍和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撑。这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规划》提出,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面向主要工业行业,依托大型转制院所和骨干企业,整合相关资源,健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体制机制,支持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产业联盟是某类企业或单位为应对共同的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自愿开展相互协作和资源整合的一种合作模式,典型的模式有研发合作产业联盟、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市场合作产业联盟、技术标准产业联盟等。产业联盟目前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对产业发展、企业成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提出,要推动建立一批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创新战略联盟承担重大研发任务,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TD-SCDMA及长期演进(LTE)技术、支线及通用飞机、重大节能环保装备、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数字内容等若干新兴产业领域,推动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重点产业联盟发展。
核心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直接关系我国的工业水平和竞争力,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规划》提出,要以核心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关键领域为重点,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推进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突破和掌握先进制造、节能减排、国防科技等领域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同时,要支持和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加快提升制造业领域知识、技术扩散和规模化生产能力。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和保护创新的重要法律制度,运用知识产权赢得市场竞争先机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工业领域深入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对于增强工业自主创新和风险应对能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提出,要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升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结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等专项,开展重点关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布局分析与评估、共性和热点问题研究;支持企业在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基础上联合将专利纳入标准,开展标准中专利处置、评估与利益分享机制研究与实施。在产业基地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推进“百家企业”试点推广宣传。
二是激励和推动创新成果保护、扩散和转化。依托产业基地,利用现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知识产权宣传、实务培训与咨询服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用试点示范、关键核心专利技术扩散和转化等,在此基础上选择一批工作基础条件好的典型平台,开展“样板”式推广。
三是产业知识产权预警与纠纷应急机制建设。支持企业和行业机构开展专利检索、动态跟踪、风险监测与应对,推动建立重点行业知识产权预警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数据库;开展重点行业、关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态势分析研究,支持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态势分析与发布平台;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应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
五、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工业标准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标准已经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技术支撑。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工业行业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水平不高、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匮乏、标准更新不及时等方面问题。加快建立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水平,强化标准实施,建立规范、透明、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成我国工业标准化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规划》对加强工业行业标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标准要在产业发展中有效发挥技术基础作用,必须以一个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内容完善的标准体系作为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对行业标准进行了全面清理,摸清了归口管理的19个工业和通信业行业的标准现状,利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标龄5年的、共计2.4万项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要进一步紧密契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方向,建立和不断完善科学合理、支撑产业发展的工业技术标准体系。
二是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标准。技术融合、产业融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标准,及时将自主创新技术成果,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技术纳入标准,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夯实新兴产业基础能力和竞争力。
三是健全工业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环保和能效标准。传统产业节能减排以及电子电气、关键零部件等工业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环保、能效等日益成为各国产业关注的焦点。要借助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以标准化的手段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和节能减排,实现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四是支持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研发、评估和试验验证。通过完善国家、企业现有实验条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综合试验环境,实施标准符合性认定和标准实施评估等手段,积极开展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研发、评估和试验验证工作。
五是促进自主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目前,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能力仍然缺乏,国际标准化专家少,在国际上话语权还比较薄弱。要积极支持国内企业同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积极推动我国自主技术成为国际标准,通过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打破以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非关税手段设置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六、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规划》专门提出了“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是加快培养重点领域紧缺的专业人才,积极落实“创新人才推动计划”。围绕我国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的发展,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先导,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大力培养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的紧缺人才。在重点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尽快培养一大批在高新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人才综合培训和实践基地。
二是加快造就创新型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以选好、用好一批专业技术带头人和中青年科技骨干为载体,形成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机制和人才梯队。通过项目支持、进修深造、科研创新等方式,切实把科技骨干培养为专家;通过遴选出来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发挥“传、帮、带”作用,把技术人员逐渐培养成技术骨干。在新兴领域培育和建设产业创新团队,在若干重点领域培养高层次的行业领军人才。
三是注重一线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建设向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转移,高技能人才对加快产业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要深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和职业资质认证工作,为一线工作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建设培训基地,搭建实践平台。
四是加强中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大力改善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机制。做好中西部地区人才的规划,加强中西部地区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产业技术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人才队伍。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八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企业为实现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降低能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保障安全生产、推动生产服务化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更新和提升,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投资活动。技术改造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发挥效益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在工业发展中形成的一项重要制度。《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将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对“十二五”技术改造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十一五”技术改造主要成效
“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技术改造工作紧紧围绕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突出产业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均将技术改造作为保持工业平稳健康持续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十七届五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全国人大、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开展技术改造专题调研和重大问题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和建议。中央重视、地方支持、企业欢迎、社会关注的技术改造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效果显著。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突出了企业技术改造对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的重要作用,配套发布了技术改造投资指南,设立了重点产业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力推动了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同时,促进了各类要素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集聚,提振了企业的发展信心,对我国工业经济实现企稳回升和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了企业工艺、装备和管理水平,推动了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了自主创新,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部分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国工业行业实施了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到2010年,工业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比率达52%。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固定资产净值/原值)由2005年的61%提高到64%;84kVA水轮发电机组、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火电发电机组、二代加百万千瓦核电机组、输送容量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交流1000kV,直流±800kV)等一批居世界领先地位的重大电力装备实现批量生产。高铁重轨、高强汽车板、高性能管线钢、高磁感取向硅钢等关键钢材产品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高效低成本冶炼、新一代控轧控冷、真空精炼等先进工艺及装备取得重大进展。纺织行业化纤差别化率达46%,五年提高15个百分点;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实现产业化。高世代平板显示器件规模生产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集成电路设计水平达到40纳米,大规模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达65纳米。
三是促进骨干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积极推动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和抵御危机的能力。大型骨干工业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2010年有24家内地工业企业进入全球财富500强,比2005年增加了20家。宝钢、武钢、首钢、鞍钢等六家钢铁企业进入世界钢铁企业十强;江苏徐工集团持续加强技术改造,连续三年收入每年净增100亿元,实现利税由2006年的7.86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49.6亿元,成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七大企业。同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支持了一大批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推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四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提升。“十一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万亿元,较“十五”增长370%。其中,技术改造投资约14万亿元(城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扩建与改建投资之和),占42%,较“十五”提高了2个百分点。持续的技术改造推动了我国工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技术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对新时期技术改造的认识有待深化、加强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亟待建立、投资方向缺乏有效引导、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财政激励和引导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着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的思路和任务
技术改造是推动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在技术改造中,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企业的薄弱环节,以较小的成本灵活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推动我国工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典型的内涵式发展方式,将贯穿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始终。
(一)总体思路
“十二五”技术改造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聚焦关键环节,加大投入和引导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以重大工程为依托,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未来五年,技术改造要聚焦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坚持与节能降耗、绿色发展相结合,坚持与自主创新、品种质量相结合,坚持与淘汰落后、安全生产相结合,坚持与兼并重组、产业集聚相结合,坚持与两化融合、军民融合相协调。要更加重视研发和品牌创建能力建设,更加重视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更加重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应用。
(二)主要任务
1.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两化融合、军民结合、装备改善等方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进精益制造,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过程控制,提高制造水平。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先进产能,增加产品品种,提高新产品贡献率。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提高装备水平,推进军民结合。
——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回收再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应用,加快推广应用现代生产管理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普及制造执行、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综合集成。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的嵌入式应用,提高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支持面向企业、区域和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实施工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改造工程。加快推广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推广工业产品绿色化设计研发系统,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成熟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普及率。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支持工业废物、废旧产品和材料回收再利用以及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培育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示范企业。
——支持工业园区的研发设计、试验检测、质量认证、信息服务、“三废”集中处理设施等公共平台的升级改造。整合相关资源,面向重点行业,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质量安全技术示范平台、企业诚信信息管理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建立和完善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生产力促进中心。
2.强化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推动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有机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新兴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实施技术改造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动力,实现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立足现有企业和产业资源,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实施重点领域产业链改造升级,突破新兴产业相关瓶颈,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一批先进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先进技术在产业化领域的应用,提高基础原材料和基础部件、重大装备和核心技术的国内保障能力,提高技术标准研究水平,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等创新载体的改造提升,培育一批研发基础好、知识产权多、行业带动性强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3.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措施,创新资金投入模式,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引导社会投资,优化工业投资结构。
——按照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要求,研究制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发布年度导向计划。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统计体系,加强对技术改造投资的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完善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制度,建立投资效果考核机制,加强投资效益分析评价和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
——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融资支持。创新资金投入模式,不断创新和优化资金管理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支持形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重点支持一批工业转型升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在技术改造工作中,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固定资产投入,防止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围绕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优化要素和资源配置,提高中小企业发展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继续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重点支持成长性中小企业做精做优,支持特色优势产业中小企业做强做大,支持发展一批专业化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建立和完善一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提高中小企业聚集度,发展产业集群。
三、“十二五”技术改造重点领域
1.原材料工业
按照“调整、改造、升级、换代”的总体要求,重点支持钢铁、有色、石化及化工、建材以及新材料产业的新产品开发和优化升级,推动节能降耗减排,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实施搬迁改造,加快传统基础产业升级换代,实现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发展。
——钢铁工业。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差异化开发新品种,提高大宗产品的实物质量和性能,推动国内短缺的关键品种钢材开发和应用技术产业化。鼓励开发应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非高炉炼铁技术,高效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近终形连铸轧成套装备技术和高强、长寿、耐腐蚀产品制造技术。综合考虑资源、市场、环境和运输等条件,有序推进中心城市城区钢厂搬迁改造。支持钢铁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安全生产和信息化等领域技术改造。
——有色金属工业。积极利用低温低压电解、强化熔炼、生物冶金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淘汰铜、铝、铅、锌等常用有色金属落后产能。鼓励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资源开发利用。支持稀有及稀土金属深加工,支持大截面型材挤压、高精度铝板压延和新型镁合金铸件等交通运输用材以及大型钛合金宽厚板、板材发展。鼓励煤电铝加工一体化。
——石化及化学工业。按照一体化、集约化、基地化、多联产发展模式,在严控项目新布点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改扩建项目。支持烯烃原料轻质化、多元化改造。推动有机化工原料来源多样化技术产业化,鼓励煤基多联产。支持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化产品、新型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和节能环保等产业。优化调整氮肥生产原料和动力结构,鼓励发展专用肥料;支持中小化肥企业向肥料二次加工转移,促进基础肥料生产向资源地集中。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加快化工行业绿色化学技术推广应用,逐步替代和淘汰对环境危害严重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化学品。
——建材工业。支持发展具有节能环保、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抗震等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及产品。推广应用以纯低温余热发电为主体的建材工业窑炉余热利用技术以及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及工业废弃物技术。加强工业粉尘、氮氧化物和大气汞的治理。按等量置换原则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支持非金属矿关键技术推广应用。
——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硅氟材料、特种玻璃和功能性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鼓励新型合金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等先进结构材料开发及产业化,加快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化进程。
2.装备制造业
围绕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重点支持机床、汽车、船舶、发电设备等装备产业的新技术产业化、装备改善、工艺改进、节能改造、信息技术应用、搬迁改造等方面,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
——基础装备工业。重点支持高端阀门、泵、液压元件、密封件及系统、轴承、齿轮及传动装置、紧固件、链条、弹簧、粉末冶金等机械基础部件,先进精密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大型精密多功能模具,在兼并整合基础上建设服务区域的表面处理、热处理等专业化基础工艺中心,以及面向区域、行业的公共试验、检测平台等。
——重点领域装备。重点发展核电、水电和风电等高效清洁发电设备,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新型煤矿与金属矿采掘设备,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设备,高端大型农业装备和农村安全饮水净化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用先进适用施工机械、机场专用装备及港口机械,污水污泥处理设备、脱硝脱硫设备、余热余气循环再利用设备、环境在线监测仪器仪表等生态环境和民生保障装备,先进高效节能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煤矿瓦斯等安全检测设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设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冶金、有色成套设备、石化装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等。
——轨道交通。推动实现高速、智能重载环保型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牵引传动系统、主辅逆变器等机电设备自主化。支持轨道探伤车、轨道打磨车、轨道综合检查车、接触网作业车等施工维护设备发展。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支持节能环保高效发动机、先进变速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轻量化材料应用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公共检测水平。
——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支持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适应绿色、环保、安全要求的优化升级以及满足国际新规范、新标准的船型开发建造,船舶生产信息化改造和节能、高效、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和工艺工装应用。支持液化天然气(LNG)船、液化石油气(LPG)船、豪华油轮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特种船舶的专业化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支持满足国际新规范、新标准要求的船用配套设备、关键船用配套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支持勘探与开发装备、储存与运输装备、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特种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等重点海工产品专业化设施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建设。
3.消费品工业
加强品牌建设,改善品种质量,优化产业布局,保障质量安全,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塑造消费品工业竞争新优势。
——轻工业。重点支持智能节能型家电、节能照明电器、新型动力电池等产品发展。加快造纸、塑料等重点行业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推进造纸、皮革、日用玻璃和陶瓷等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改造。鼓励废纸、废塑料、废旧家电和电池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废旧产品综合利用。加强品牌建设,鼓励产业有序转移,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纺织工业。加强超仿真、差别化纤维、新型生物质纤维等的开发应用。推动废旧纤维制品循环利用。实施高效纺纱、高速织造、短流程印染等成套装备及工艺技术应用及产业化,优化毛、麻、丝等独特资源的纺织染加工技术。鼓励品牌建设,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支持企业在棉花、麻、蚕茧、羊毛等主产区发展精深加工。
——食品工业。推广应用高效分离、节能干燥、食品生物工程、非热杀菌等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高食品加工副产物和废弃物增值综合利用水平。支持肉制品、乳制品等12个食品行业企业工艺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改善原料检验、在线检测、成品质量等检测设施和手段。支持发酵、制糖、饮料、酿酒、调味品等行业发展循环经济。
——医药工业。重点支持开展疫苗、血液制品、无菌制剂和基本药物品种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改造,更新改造检验检测设备仪器等。支持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和现代中药领域创新药物的产业化。支持利用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艺和流程。提高先进医疗装备和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水平,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产业化。
4.电子信息产业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支持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有序转移,鼓励品牌建设。
——基础电子。重点支持填补国内空白或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工艺、材料的应用和规模化发展。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支持8-12英寸芯片生产线建设,鼓励现有8英寸/6英寸特色工艺生产线技术改造;推动先进封装工艺和测试技术的产业化;支持集成电路上游关键材料和专用设备仪器发展。支持布局内高世代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等离子显示板(PDP)生产线扩能改造,推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推动新型平板显示上游关键材料规模化生产。重点发展大功率、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封装及上游关键材料。鼓励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OSFET)等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以及高端传感器、高频器件、混合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新型元器件的产业化发展。支持智能化、微型化、绿色化技术在元器件产业应用,实现传统元器件产品升级换代。重点支持半导体材料、平板显示材料、新型元器件材料、绿色电池材料等电子材料规模化发展。着力围绕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整机加工等领域,实现制造装备、检验检测分析仪器和成套工艺重点突破和产业化。推广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技术应用,发展绿色电子材料。
——计算机产业。支持重点企业的研发中心建设和改造,增强计算机产业自主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鼓励开展针对物联网等新需求的工业控制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平台和可靠性技术等应用,加快制定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体系结构。重点支持网际协议版本4(IPv4)/网际协议版本6(IPv6)的高性能路由器、万亿位(Tbit)以上大容量汇聚交换设备、智能网关等关键网络设备。
——通信设备及终端。推动下一代光纤接入技术和超高速智能化光通信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光传送网(OTN)/分组传送网(PTN)光传输、10G 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十亿位无源光网络(GPON)接入网设备,支持光放大器、转换器等关键元器件的产业化。支持TD-SCDMA的长期演进(TD-LTE)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核心技术研发条件改善,推动基站等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产业化,积极发展宽带集群通信设备。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智能终端及其关键件发展。
——数字视听产业。推动三维技术、新型背光技术、激光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支持网络化、智能化、节能环保、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品发展。鼓励高清播放系统及关键件、数字电视前端设备、数字电影设备等发展。推动三网融合业务要求的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基于自主音视频标准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标准(AVS)、数字音频编解码标准(DRA)的高清播放系统及关键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数字化摄录编播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等的产业化。
——软件业。重点支持多核中央处理器(CPU)的高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易用桌面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以及高可靠、高性能的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支持网络服务的中间件等基础软件的开发应用。着重突破新一代搜索引擎及浏览器、网络化操作系统、智能海量数据资源中心等网络化基础软件。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CAM)、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企业研发、制造和管理软件的应用。加强可信计算、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安全检测/评估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发展自主可控的安全基础平台、网络安全产品以及安全应用产品。推动嵌入式软件在工业、医疗等领域应用。支持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推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公共平台、应用及管理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改造。
四、保障措施
加强技术改造是实现工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规划》明确提出,健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长效机制。要加强统筹规划,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协调配合,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把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一)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针对当前技术改造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加强对技术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机制,落实政策措施,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
推动出台国家层面的关于加强工业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明确新时期技术改造指导思想、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确立技术改造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技术改造工作长效机制。完善技术改造工作统计体系,完善统计指标,形成工作基础。在条件成熟时,研究制定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的法律法规,为技术改造工作提供法律与制度保障。
(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梳理并深化、细化现有政策,研究出台新的支持政策,健全完善财政、金融、规划、环保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构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配套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切实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逐步建立起随国家财力增长不断增加的稳定增长机制,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支持重大项目,解决突出问题。加强研究、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实施,发布导向计划,引导要素投向,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规划落实。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九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格局变革新趋势,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迈入新阶段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并对全面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十一五”以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主要进展
“十一五”期间,各地把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作为推进经济转型的战略举措,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工业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大幅提升。钢铁、石化、航空、电子等行业涌现出一批关键业务系统实现综合集成应用的本土企业,部分企业的业务集成、管控衔接、产销一体化水平已居全球领先地位。装备、船舶、汽车、家电、有色、纺织等行业骨干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单项应用已比较成熟,关键业务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开始全面起步。
二是支撑“两化”融合的信息技术装备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核高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高档数控设备和装备等一大批重大科技专项部署实施,支持了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数控机床、研发设计工具、生产执行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型立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研制成功,华中数控“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自给率达到了60%。
三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地围绕服务中小企业集群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类信息化服务体系。超过30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辅导站已覆盖全国地级市,全国45个城市建立了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务中心,“一站式”信息化服务新模式初步形成,网络联保贷款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微贷”的融资模式纷纷涌现。
四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快速扩张,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4.5万亿元。企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成为工业企业购销的重要渠道,以及整合客户、供应商资源的重要手段。涌现出一批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的行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小企业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的利用率达到42.1%。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推进“两化”融合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企业“两化”融合总体上仍处于以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集成应用和协同应用水平亟待提高,信息化支撑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潜力还未充分发挥。二是面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不足,我国信息技术企业大部分居于产业链下游和价值链低端,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仍然薄弱。三是支撑“两化”融合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仍然缺乏,芯片、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等领域的绝大部分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由国外企业掌控。四是“两化”融合工作体系尚不健全,围绕支撑“两化”融合的相关资金、政策等方面尚未形成合力。
二、深刻把握当前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进入新世纪,全球信息化发展步入全面普及、融合创新、加速转型的新阶段,在世界经济持续调整和快速变革的关键时期,信息化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重塑竞争格局的引领支撑作用和潜力日益凸显。
信息化加速重构全球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体系。当前,全球产业竞争,已不仅是技术的竞争、产品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管理的竞争,也是生产方式的竞争。伴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和扩散,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没有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就不会有竞争优势的超越和领先。
各国正积极谋划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新蓝图。发达国家正在重新审视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把信息化作为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抢占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先进制造联盟计划》以及欧盟《数字行动议程》、日本《智能日本计划》等战略的实施表明,发达国家试图巩固装备制造、船空航天、基础电子领域的传统优势,强化钢铁冶金、能源化工、电力交通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各国围绕物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正愈演愈烈。
信息化正在重塑企业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已经历了单项业务应用普及,正在走向多业务综合集成、产业链协同应用的新阶段。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工业电子等技术在制造业的普及深化,正在构建协同化创新体系、智能化工业装备、柔性化生产方式以及精准化管理模式,企业围绕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功能拓展、生产效率提高、交易精准便捷、客户高效服务,不断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三、关于“十二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点方向和目标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就是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制造装备、业务流程、生产要素等产业体系中的全面渗透、广泛应用和深度集成,建立更具竞争力的新型生产模式、组织体系和产业形态,不断增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
当前,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重点方向是,实现信息技术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协同应用转变,从局部流程优化向全业务流程再造转变,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的生产方式转变,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一体化的产品服务组合转变。
按照《规划》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力争实现:重点骨干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ERP普及率达到80%。
四、“十二五”时期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落实中央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完善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不断提高工业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
(一)着力提升“两化”融合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电子信息产业是支撑“两化”融合发展的“装备部”。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影响了我国“两化”融合的进程、深度和广度。要按照“需求牵引、多业联合、协同攻关、重点突破”的思路,以增强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和信息服务能力为重点,提升支撑“两化”融合的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和软件。依托科技重大专项和技术改造,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间协同创新,加快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机床电子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提高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评估,建立重点产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
二是提升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自动控制系统和装备为重点,支持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以及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装备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提高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在重点行业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及关键执行和传动基础零部件,以及大型成套流程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技术与应用协同发展。
三是推动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推动大型工业企业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商务协同应用,推动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向全流程电子商务服务升级。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发展。
(二)深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重要,是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应围绕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动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构建工业生产新型的创新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和营销体系。
一是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增强创新能力是推进我国制造业由价值链低端跃升,加快推动工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要把增强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支持研发设计工具与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行业规范的有机融合,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设计,推动机械、汽车、船舶、电子等行业研发设计能力的增强和效率的提升,建立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提高家电、服装、家具、玩具等行业的个性化设计水平。
二是推动生产过程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深化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是推进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一项需要坚持不懈推进的艰巨任务。提高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支持机械、船舶、汽车、纺织、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极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支持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纺织、造纸、医药等行业加快普及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提高大型装备的集成应用水平。
三是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要适应产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推进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生产制造、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系统的综合集成,实现产销一体、管控衔接和集约生产,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和运营一体化。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
四是推广普及CIO制度,加强“两化”融合培训。完善中央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健全企业信息化领导机构,鼓励各地国有企业监管机构建立信息化评级和考核体系,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加快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装备制造和信息领域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信息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大力培养各领域的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三)不断完善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政策和引导体系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开创性的工作,营造“两化”融合的良好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加强协调合作,不断优化“两化”融合的政策和引导体系,努力开创“两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加快发展和完善行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要把完善行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作为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一批主体多元化、服务便捷化、机制多样化的地方“两化”融合促进服务中心。组织实施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剥离重组示范工程,提升面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和水平。通过引导资金、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形式,支持面向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
组织广泛开展典型示范和行业评估工作。鼓励和支持地方树立示范企业、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树立以评估促进发展理念,继续推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工作,加快建立第三方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为主线的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开展自评估,充分运用评估结果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积极推进区域“两化”融合评估工作。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施绿色增长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面对能源资源环境约束更趋强化的新形势,“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并继续将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求,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
一、“十一五”时期的进展和成效
工业是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主攻方向。“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
(一)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强化重点企业节能管理、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推进能效对标达标、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工业节能取得积极成效,为完成全国节能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2.59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91吨标准煤,5年累计下降26%,实现节能量6.3亿吨标准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4%的工业增长,为确保完成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促进工业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6.7%,超过了规划纲要确定的30%的目标。
(二)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明显下降
主要用能行业增加值能耗显著下降,2010年同2005年相比,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化工、建材等行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3.4%、15.1%、35.8%、37.9%,吨钢、铜冶炼、吨水泥综合能耗分别下降12.1%、35.9%、28.6%。电解铝单位产品电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铜冶炼、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与国外差距逐步缩小。
(三)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全面完成
全国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亿吨、炼钢产能7200万吨、水泥产能3.7亿吨、焦炭1.07亿吨、造纸1130万吨,占全部落后产能的50%左右。电解铝行业大型预焙槽产量比重增加到90%,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超过72%。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
(四)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中央企业集团等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进一步加大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实施了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先后发布了聚氯乙烯等22个重点行业的134项产业化示范和应用推广技术,显著提升了行业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水平,有力促进了工业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工业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1.63%和14.02%,累计消减化学需氧量120万吨、二氧化硫304万吨、氨氮25.2万吨。
(五)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持续增强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55.8%增加到2010年的69%,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综合利用率60%的目标。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钢渣高温熔渣快速粒化、尾矿生产加气混凝土、高压立磨等一批用量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得到了较快发展。
(六)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不断深化
推动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布局、规划和改造,一批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逐步成形。编制和发布了《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产业推进计划》,开展了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探索实施了再制造产品认定,推动了废弃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废旧铅蓄电池等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得到扎实推进。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规划》强调,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更趋强化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紧迫要求。一方面随着“两型”社会加快推进,有利于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工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创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面对国家约束性指标要求和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当前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是高耗能行业增长较快,节能降耗压力加大。“十一五”以来,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70.9%上升到73%;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71.3%上升到77%左右。2011年前三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工业能源消耗量大幅上升,全国单位GDP能耗仅实现下降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只下降2.56%,与全年目标3.5%和4%差距很大。
二是资源供求矛盾加剧,综合利用仍需加强。到2010年底,能源和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达到较高程度,其中原油进口已超过50%,铁矿石、铜精矿、铝土矿、锌精矿等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60%、75%、40%和30%,资源短缺愈加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另一方面,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堆存量不断增加,预计“十二五”期间总产生量达150亿吨,堆存量净增80亿吨,总堆存量达270亿吨,新增占地40万亩,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隐患进一步加大。
三是清洁生产促进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业领域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预防的环保理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工作尚未全面展开,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数量比例偏低,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方案实施率不高。清洁生产科技开发投入不够,重金属污染减量、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和主要污染物削减等领域缺乏先进有效的技术,成熟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制约了清洁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
四是企业节能环保基础管理薄弱,激励机制亟待建立。工业企业生产过程能源资源浪费依然严重,能源转换利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离科学合理用能、节约清洁生产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还没有形成对企业主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企业缺乏积极性加大节能减排治污投入。
五是应对气候变化博弈日趋激烈,绿色贸易壁垒加速形成。全球范围内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渐成为新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对出口国产品的能效水平和“碳足迹”提出更高要求,国际社会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加速形成。我国工业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出口将面临巨大压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既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也是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立足节约、清洁、低碳发展,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规划》要求,“十二五”时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工业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十二五”时期工业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是:
(一)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
工业节能降耗是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最主要支撑,必须把工业节能降耗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重要切入点。“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降耗主要以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过程节能与产品节能相结合,坚持优化存量与控制增量相结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优化存量,控制增量。根据强制性产品(工序)能耗限额标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行政手段,健全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体系;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淘汰落后工作按期完成。尽快建立覆盖全部重点耗能产品的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体系,严把新建项目能耗、物耗等准入门槛。对未完成年度节能目标的地方的新上高耗能项目采取区域限批措施。
二是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强工业节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组建以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联盟;支持国家级工业节能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使用首台(套)国产节能重大技术装备,加快节能产业化基地建设。建立工业节能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研究建立工业设备能效标识制度,扩大节能设备认证范围。继续发布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和编制重大节能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加快传统生产设备的大型化、智能化改造,推进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
三是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制定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对重点用能企业实行分级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绩效评价制度,落实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推动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和能源审计制度。加强工业节能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开展部门联合执法,完善日常监察与专项监察相结合的节能监察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节能监察执法队伍培训和能力建设,建立基本覆盖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监控系统网络,提升节能监察水平。
四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工业低碳发展。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编制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目录,推动重大低碳技术的示范应用。以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聚集的园区为着力点,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示范,强化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探索低碳工业发展模式。打造一批采用低碳技术、实现绿色增长的示范区,建立行业、园区、企业等不同层次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探索基于行业排放的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内燃机系统节能工程、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工程、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程、热电联产工程、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工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工程、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程、节能产业培育工程等九大工程。实现节能量2.35亿吨标准煤。
(二)切实推进工业节约用水
工业节约用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为实现“十二五”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标,将重点推进四项任务:
一是健全工业节水约束性指标。完善高耗能行业现有企业用水先进指标、用水限额指标和取水定额指标,加强重点用水企业监管。建立缺水地区重点用水项目用水效率评估审查等节约用水约束机制,严格控制新上高用水工业项目。
二是对高用水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对钢铁、石化、造纸等10个高用水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高用水设备和产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工艺及装备,推进污废水再生利用,实施干法除尘、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等节水工程,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三是积极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开展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装置攻关和产业化示范,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市场化运行。
四是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评价试点。发布节水型企业评价标准,树立一批节水先进企业,建设一批节水型园区,夯实工业企业节水管理基础。
(三)促进工业清洁生产和污染预防
清洁生产是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措施,也是世界各国推进工业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项基本策略。为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将重点推进五项任务:
一是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以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行业为重点,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坚持自愿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审核。发挥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支持等政策联动作用,鼓励和引导其它行业和园区企业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二是提升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围绕《规划》提出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总量减排要求,以及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防控重点行业,集中力量研发、示范和推广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发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作用,强化行业准入、环境评价约束作用,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新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三是开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发布有毒有害原料(产品)目录,研究制定有毒有害原料(产品)减量化与替代的实施路径,引导企业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推进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推动开展“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活动。
四是培育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园区。对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和培育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选择一批化工、皮革、电镀、造纸等企业集聚、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工业园区,通过自愿申请,编制试点方案,财政重点支持试点方案实施的方式,促进园区清洁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
五是推进产品生态设计。选择试点产品,制定试点产品生态设计评价标准,发布生态设计实施指南及产品目录,开展生态设计产品标志试点活动,授予生态设计产品标志。加强政策支持,引导绿色消费,逐步提高生态设计标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围绕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及重金属污染防控要求,综合分析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水平和清洁生产成熟技术发展现状,实施汞、铬、铅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减等七项重点工程。
(四)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两型”工业体系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期间,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重点推进五项任务:
一是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规模化高值利用。针对各类大宗工业固废的物质特征,加强行业指导、信息引导、政策引导,提高尾矿、赤泥、冶炼渣、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化。
二是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河北承德、山西朔州等十二个地区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打造有行业、地区特色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
三是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废旧产品回收与综合利用,加强废旧金属、废旧包装、废纸、废塑料、废旧家电、废旧纺织品、废旧铅蓄电池、失效锂离子电池等废旧电池、废旧合成材料等的回收利用。组织开展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示范工程,依托基础条件好、技术装备先进的重点企业,开展再生金属试点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再生金属综合利用企业,促进再生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和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重大技术示范工程。在钢铁、化工、有色金属、水泥、轻工等行业推广核心技术成熟可靠、工艺路线清晰、具有循环经济典型示范意义和行业代表性的重大技术示范工程,为各地区、行业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
五是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快完善再制造产品认定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引导和拓展消费市场。以机床、电机、工程机械、办公信息设备等领域为重点,深化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应用再制造工艺技术及装备,提升再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推动出台促进再制造产业链条协同发展的财税、政府采购及贸易等扶持政策,营造有利政策和市场环境。
“十二五”期间,结合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堆存、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组织实施尾矿提取有价组分工程、尾矿充填工程、尾矿生产高附加值建筑材料工程、尾矿农用工程、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工程、钢渣处理与综合利用工程、有色冶炼渣综合利用工程、氰化渣综合利用工程、工业副产石膏高附加值利用工程、赤泥综合工程等十大工业固体废物重点工程。
(五)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节能环保产业具有政策导向性强、产品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资金技术密集、社会责任重大的特点,必须把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转化成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要求,依托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低碳技术、装备及服务业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加快发展生活垃圾分选、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处理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针对解决具有全局性、普遍性、危害人民群众人体健康的环境问题和改善环境整体质量的需要,重点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剂、环境应急等8个应用领域环保装备的研发、应用和推广。
二是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审计、节能评估、清洁生产审核、节能产品和环保装备认证评估、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等服务。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本行业其他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组织节能服务公司和大学工业节能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支持节能服务万里行活动。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力度,引导民间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产业。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等方式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加强节能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节能的先进经验,引进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加快提升我国节能技术水平
四、政策导向及保障措施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有力的保障体系。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工业节能减排立法工作,推动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节水管理等法规制定,尽快形成推进工业节能减排的法制环境。制(修)订《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工业节电管理办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办法》等。积极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条例》立法进程,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纳入法制化轨道,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利用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修订《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开展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活动。制订《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管理办法》、《工业清洁生产评估管理办法》,规范清洁生产审核服务和评估管理。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强化财政、税收政策和金融信贷政策引导作用。把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作为技术改造的重要方向,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扩大清洁生产资金、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资金规模,加快设立“两型”企业专项资金。研究通过中央财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支持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研究建立工业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基于能耗限额的差别电价等政策机制。创新节能环保投入机制,探索设立工业节能减排产业基金。通过设备租赁、融资担保、财政补贴等方式,推进重点用能行业落后设备更新淘汰和升级改造。
(三)强化标准支撑引领作用
健全高耗能产品(工序)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制定和发布超前性能耗限额标准,定期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探索建立基于能耗限额标准差别电价制度。推动工业节能环保标准的国际协调和统一。研究完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体系,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品标准和建筑标准、施工规范等上下游产业标准之间的衔接。研究制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工业生态设计产品标识制度,完善清洁生产、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完成一批重大环保装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立环保装备质量检测标准体系。
(四)加强行业准入管理制度建设
严格能耗、水耗、环保、综合利用等行业准入标准,加强重点耗能、耗水、污染危害严重行业的准入管理。加快制订《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核,建立健全新上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工业产品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五)建立健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监测和考核体系
充分发挥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和优势,按照“两化”深度融合的要求,加强能源管控、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节能减排系统建设作为降低工业发展能耗需求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在线仿真技术用于重点行业节能,实施工厂能耗和污染排放的数字化、可视化,建设工业节能减排信息监测系统。建立重点行业节能减排责任考核机制,开展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和清洁生产状况评估,分年度开展能源审计和环境评估,建立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六)推进“两型”工业的长效机制
研究制定促进“两型”企业创建的政策措施。加快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两型”企业创建试点。实施有利于“两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扶持引导政策。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引导工业行业和大多数企业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思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引导银行绿色信贷支持企业节约清洁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一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领域特别是一些高消耗、高排放行业,落后产能比重较大,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仍很艰巨。《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形成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并对工业领域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机制
落后产能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安全无保障,已成为提高工业整体水平,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下发以后,经过各部门、各地区的共同努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联动,建立协调机制。经国务院同意,成立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7个部门参加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研究重大政策问题,统筹协调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各省(区、市)成立了以省级政府主管领导或政府牵头部门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统一领导和组织推进本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淘汰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相关部门加大土地使用、环境保护、生产许可、工商登记、劳动保障、电力监管等执法处罚力度,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提高落后产能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劳动力等成本。加强能耗限额督察和差别电价执行力度,查处擅自实行优惠电价行为,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执行惩罚性电价,促使落后产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三是坚持奖励激励和限制约束相结合,明确政策导向。按照国发〔2010〕7号文要求,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相继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制(修)订了一批环保、质量、能耗、安全等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制定《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出台了《关于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兼并重组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指导地方妥善做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制定《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积极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制定了相关行业准入条件,规范和引导企业投资行为;制定了差别电价政策,加大能耗限额监察和差别电价政策执行力度。
四是坚持社会监督和检查考核相结合,建立监督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各省级人民政府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指导和督促各省(区、市)按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在政府网站及当地主流媒体上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及落后设备(生产线),经省政府组织的检查验收后,对已完成淘汰任务的企业再次予以公告,利用社会、媒体的力量监督和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经国务院同意,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印发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向社会公告考核结果,对未彻底拆除的落后产能,将挂牌督办,直至拆除。
五是坚持行业发展和地方实际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制订采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办法:首先,按照国发〔2010〕7号文件要求,将工业领域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高、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确定为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行业,下达目标任务,加强监督考核,突出针对性;其次,请各地提出相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落实存有落后产能的企业及落后设备(生产线),确保可操作性;再次,根据行业发展和各地实际,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与各地沟通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各地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经部际协调小组审定后下达各地。
经过共同努力,2010年全国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淘汰炼铁落后产能4100万吨、炼钢1186万吨、焦炭2533万吨、铁合金245.6万吨、电石115.3万吨、电解铝37.8万吨、铜冶炼24.7万吨、铅冶炼32万吨、锌冶炼29.6万吨、水泥14031万吨、平板玻璃1843.5万重量箱、造纸539.2万吨、酒精85.2万吨、味精23.4万吨、柠檬酸1.7万吨、制革1576万标张、印染41.9亿米、化纤68.3万吨,共涉及企业2349户。其中,炼铁超额完成37%、炼钢超额57%、焦炭超额19%、水泥超额53%、造纸超额25%、制革超额31%、印染超额34%、化纤超额22%。
二、“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
1.2011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201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了2011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工信部产业〔2011〕161号);6月,在各地公告的基础上,对全国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落后生产线(设备)及产能进行了公告(2011年第17号),接受社会监督。
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共涉及2255家企业,淘汰炼铁落后产能3122万吨、炼钢2794万吨、焦炭1975万吨、铁合金211万吨、电石152.9万吨、电解铝61.9万吨、铜冶炼42.5万吨、铅冶炼66.1万吨、锌冶炼33.8万吨、水泥15327万吨、平板玻璃2940.7万重量箱、造纸819.6万吨、酒精48.7万吨、味精8.38万吨、柠檬酸3.55万吨、制革487.9万张、印染19.9亿米、化纤34.98万吨。
2.“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2011年12月,经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审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了“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19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工信部产业〔2011〕612号),具体为:淘汰炼铁落后产能4800万吨,炼钢4800万吨,焦炭4200万吨,电石380万吨,铁合金740万吨,电解铝90万吨,铜冶炼80万吨,铅(含再生铅)冶炼130万吨,锌(含再生锌)冶炼65万吨,水泥(含熟料及磨机)3.7亿吨,平板玻璃9000万重量箱,造纸1500万吨,酒精100万吨,味精18.2万吨,柠檬酸4.75万吨,制革1100万标张,印染55.8亿米,化纤59万吨,铅蓄电池746万千伏安时。
与“十一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确定的12个重点工业行业目标任务相比,“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增加了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等7个行业;其中,电解铝、铁合金、电石、水泥、平板玻璃、造纸等6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有较大幅度增加,增幅分别为39%、85%、90%、48%、200%、130%。
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保障措施
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地方经济发展、企业职工安置和债权债务等一系列问题,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协调配合,扎实有效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监督考核,要督促企业切实承担淘汰落后产能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淘汰落后产能。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完善退出机制和政策措施,做好政策宣贯和解释工作,指导和督促各地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2.加强行业管理,建立置换机制
加强规划、标准和政策引导,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和项目核准或备案,强化环保、能耗、物耗、质量、安全、土地等指标的约束作用,防止新增落后产能和落后产能向中西部地区及周边国家转移,控制过剩行业产能总量。建立新建项目与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相衔接的审批机制,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制度,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市场空间和环境容量,促进各地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3.加强资金引导,完善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作用,统筹支持各地区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增加转移支付支持和奖励力度,并指导和督促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财政奖励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同时,根据“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行业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奖励行业范围。相关部门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较好的省份,在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上优先给予支持。
4.鼓励兼并重组,做好职工安置
积极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途径淘汰落后产能,督促指导地方和企业制订职工安置方案,做好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生活保障、劳动关系处理、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转移等工作,多途径、多渠道安置职工,确保社会稳定。
5.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市场机制
进一步加大土地使用、环境保护、贸易秩序、生产许可、工商登记、劳动保障和电力监管等执法处罚力度,强化银行信贷监管,不得向落后产能企业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提高落后产能企业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成本。加强差别电价执行和能耗限额督察力度,查处擅自实行优惠电价行为,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执行惩罚性电价,营造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同时,适时推进碳排放、发电权等交易试点,地方积极探索实施落后产能指标(含污染物排放量)交易试点,通过市场筹集资金,减轻地方职工安置负担,缓解企业债务压力,支持企业转型发展。
6.强化监督考核,完善工作制度
加强对各地任务完成和政策落实情况的考核,及时核查处理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安排的投资项目,暂停对该地区重点行业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对未按要求彻底拆除落后生产线(设备)的企业,要求相关地区加强监管、明确责任、挂牌督办,直至拆除。充分发挥部际协调小组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目标任务下达、企业名单公告、设备拆除验收、监督检查考核、信息交流与共享等工作制度。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二
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促进工业安全生产形势全面好转
安全发展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在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中都对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做出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
一、加强工业安全生产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要更加注重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技进步、强化预防为主等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这为提升工业本质安全水平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强化了措施。
“十一五”以来,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态势,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普遍改善,但各类事故总量依然较大,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工业是全国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领域,重化工比重大,高危行业增长迅速,结构布局不尽合理,行业准入、安全标准亟待进一步完善,安全专用技术装备发展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工业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
安全发展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利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等中心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源头预防,提高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促进我国工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对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工业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
《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工业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改善,形成较完善的工业行业安全生产指导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淘汰一批安全保障差、职业危害严重的生产企业和生产能力,技术进步明显加快,安全生产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工业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事故总量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为此,要重点推进实施以下任务:
(一)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严格行业准入
抓好源头预防管理,建立工业行业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及时制(修)订、定期清理和实施后跟踪评价制度,加大工业行业有关安全生产标准的宣贯实施和执行力度。依法及时制定强制性标准,鼓励企业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制(修)订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标准。将安全生产、职业健康防护作为制定完善行业准入制度、行业发展规划的基本要素,进一步完善行业安全生产准入要求,提升行业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准入制度,及时将不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修订完善到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中,依法予以强制性淘汰。
(二)加快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装备升级换代
制定鼓励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企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安全产业培育园区,引导社会资金和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研发、推广投入力度,加快安全生产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产业集中度,大力培育加快发展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装备产业示范工程。建立安全生产重大科技成果研发、试验、转化孵化中心等技术支撑平台,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参与共建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先进、高效、可靠的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装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快安全装置装备的升级换代。《规划》提出,组织实施智能及清洁安全示范工程,加大化工、有色、民爆等行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优先支持技术工艺先进、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技术改造和搬迁项目。
(三)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鼓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成果改造传统产业,支持安全生产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危险作业场所人机隔离、远程遥控操作、灾害监测预警、故障诊断技术、控制系统仿真技术等安全生产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重点指导推进一批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示范推广项目,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引导和推动安全生产信息化服务机构建设,形成若干专业化的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四)规范建设安全、环保、风险可控的化工园区,提升区域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对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引导,按照新型工业化内涵要求,在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要求,按照产业集聚和节约用地原则,统筹区域环境容量、安全容量和公共设施的合理、有序规划,规范区域产业转移政策,加大安全保障能力低的项目和企业的淘汰力度。重点做好石化化工、冶金有色等行业发展布局规划,规范新建石化化工企业统一在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建设。加强与安全监管、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快推进高安全风险、高环境风险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足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搬迁进入化工园区。
(五)加快发展安全生产相关服务业
积极培育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市场,是积极推动安全生产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鼓励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开展安全生产政策研究和先进安全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广活动,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为工业企业提供规范的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合同安全管理、工程建设、产品推广和安全风险评估、装备租赁、人才培训等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促进先进监控、探测、报警、检验等技术手段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健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政策措施
(一)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把工业安全生产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行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地方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夯实工业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工业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工业管理部门安全生产指导管理,为做好“十二五”工业通信业安全生产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和有力支撑。
(二)研究制定促进我国安全相关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支持领域,研究提出培育和发展我国安全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制定完善安全产业标准,实施税收优惠,加大安全产业投入力度,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等有关政策措施。
(三)建立工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联动机制
健全综合协调指导的联合工作机制;建立同其他行业部门、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安全生产管理联动机制,强化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的源头预防、企业管理、监督检查、教训汲取的闭环管理。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三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是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工业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重点,大力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一、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是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制造水平日益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一批知名品牌脱颖而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钢铁、有色、石化和建材等主要原材料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航天、发电、高速列车等重大装备研发生产实现自主化,工程机械、通用装备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轻工、纺织、家电等消费类产品实现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质量档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基础软件等信息技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尽管取得了这些成绩,但受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制约,我国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总体发展不平衡。部分产品质量差、档次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二是部分技术标准水平低、结构不合理,贯彻实施不力;三是产业基础差,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四是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企业质量责任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质量信誉不高;五是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六是基础能力建设投入不足,监管机制不健全,质量公共服务与管理能力薄弱。
“十二五”时期是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为核心,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培育品牌、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指导、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作用,着力构建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对增强我国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
《规划》提出了“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总体目标要求,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药品、纺织服装等民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1.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
新产品开发能力增强主要是指传统产业的产品质量、档次结构更趋合理,产品品种更加丰富,高端、高档、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和关键核心零部件自给能力明显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国内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
品牌创建能力增强是指自主品牌的质量信誉与品牌形象明显改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行业自主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出口产品产值比重达到30%。培育形成一批世界级知名品牌。
2.主要工业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传统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和质量水平明显提高,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的产品产值比重达到9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质量全面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检测能力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主导产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产值比重达到50%。
原材料工业主要产品的质量水平全面达到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重点产品的质量水平与国际接轨。装备工业主要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本世纪初的平均水平,售后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农机、汽车、船舶和民用飞机的产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航天、发电和动车组的尖端产品质量达到或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新兴消费品与重点耐用消费品的质量、技术、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质量显著改善。高端高档纺织和服装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消费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与保障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3.食品、药品等民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民生产品全面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售后服务质量更有保障,国内消费需求实现大幅增长。食品、药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更加规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率均达到95%以上,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
《规划》提出了“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和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三个方面的任务。
1.提升工业产品质量。
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基础保障。通过健全质量发展政策与规章制度,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的地位,改善政策环境。通过严格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推动工业标准贯彻实施,促进良性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改善市场环境。通过促进地方政府履行质量发展责任改善质量工作的环境。
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通过规范企业自我声明,促进企业承诺和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通过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实施,推动各级供应商同步贯彻实施相关管理体系标准及其配套标准,全面提升供应链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员培养与使用,提高企业履行质量责任的能力。
促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达标。围绕钢铁、有色、石化、建材、轻工、纺织、汽车、船舶、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等行业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达标备案管理,推动工业企业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达标率大幅提升,重点工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全面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开展关键基础产品质量攻关。开展关键原材料和基础元器件、零部件的工艺技术攻关,提升关键原材料的内在质量、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性能稳定性,提高基础元器件的性能稳定性与可靠性,减少有害物质含量,改善基础零部件的内在质量和性能稳定性。支持关键基础产品研发生产企业,依靠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提升关键工艺装备和产品检测系统的技术水平。重点解决特殊钢、不锈钢、新型复合材料、超硬材料以及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关键材料的质量一致性差、性能稳定性低等问题,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推动重大装备可靠性提升。加强重大装备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研究,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支持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汽车等装备制造行业,以提升可靠性水平为中心,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技术攻关,突破制约重大装备可靠性提升的关键材料、工艺与制造技术,推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工程应用。
2.加强品牌培育。
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支持企业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改进产品外观设计、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国家品牌、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塑造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新形象。优先安排与品牌建设有关的技术改造、质量攻关、标准制修订及检测能力建设项目。
引导优势企业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支持优势企业针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不同特点和消费需求差异,制定实施品牌多元化、系列化发展战略,开展品牌经营,不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附加值,加快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收购国外品牌,支持国内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促进国内品牌的国际化。
建立品牌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品牌培育评价机制,来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宣传,加快产品开发和品种创新,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质量信誉和品牌影响力。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品牌及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对品牌的仿冒与侵权行为。
3.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引导企业创建诚信文化。协调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消费者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监督、引导、教育、培训与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奖励诚实经营、守信用、信誉好的优秀企业,及时曝光、制约和惩戒虚假经营、不讲诚信、信誉差的不良企业,营造崇尚诚信经营、追求质量卓越、尊重顾客利益的市场环境与文化氛围。加大对民生领域产品质量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保障消费安全。
规范企业自我声明。推行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制度,引导企业通过产品质量自我声明,承诺和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协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自我声明内容真实性、格式规范性的监督、评价与管理,防范和杜绝企业自我声明中的违法、违规、违约行为。
建立工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平台。建立品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和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整合利用监督抽查、执法打假、消费者投诉、出口商品检验等质量信息,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利用现有检测机构、消费者组织等渠道,吸纳企业和消费者参与,建立国家、地方和行业两级的工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重大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报告,有效防范和应对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建立企业质量诚信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围绕有效保障消费安全和切实改善民生,突出抓好消费品工业和食品行业的企业质量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探索应用第三方信用评估服务,建立工业企业质量诚信评价机制,形成以企业为本、地方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质量信誉建设格局。“十二五”时期,工业企业的质量诚信意识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率持续下降,消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和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支持、引导与帮扶作用,增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质量水平。鼓励具有行业经验、技术人才以及先进的检验、检测、试验设备和设施的第三方为质量保证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检验、检测、试验服务和质量技术支撑。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带动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发展和品牌培育。支持中小企业依靠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快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三、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的政策措施
(一)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专项计划
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质量振兴和质量兴业活动;支持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和有关机构“产学研用”相结合,开展共性技术质量问题攻关;支持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建立行业性、基础性、公共性质量技术数据库;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检验、检测、试验能力建设,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设,以及重点领域的质量基础科研和质量公共政策研究。
鼓励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和本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与发展需要,建立产品质量提升专项计划和配套资金,合力推进工业产品质量提升。
(二)推动工业产品质量促进立法
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立法工作,研究起草工业产品质量促进条例,明确质量在支撑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突出企业主体作用、行业自律作用、政府引导作用和社会监督作用,规范企业、行业、政府和社会在推进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为工业产品质量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加强质量基础教育与人才培养
支持有关部门及院校把质量列入基础教育教学计划,实施不同层次的质量教育与培训。在有条件的院校探索开设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专业课程,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质量专业技术人才。配合有关部门推行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和技能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四)综合运用现有支持政策
发挥行业准入、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现有政策的综合作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技术。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等专项措施对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导向作用,深化开展品牌培育、诚信建设和质量达标等活动,夯实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基础。
(五)建立质量发展合力推进机制
按照“监管并重,突出指导”的原则,统筹国家、地方、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资源,建立健全“部门指导、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体系。发挥地方政府、工业主管部门、质量监督与执法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协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工业产品质量发展合力推进机制,形成“国家与地方、部门与行业、企业与社会”协同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的格局。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四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产业集中度,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在规模经济行业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加快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资源配置更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重大任务。
一、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是一个国家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运行效率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各行业、各领域积极开展合并、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债务重组等多种形式的企业兼并重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稳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国内企业境外并购开始起步,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但也应当注意到,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兼顾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率的市场结构还没有形成,一个突出方面就是钢铁、汽车、有色等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一些行业企业发展还存在“散、乱、差”现象,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弱。尽管在美国财富杂志500大企业排名中,我国上榜企业越来越多(2010年内地企业达到44家,含港台共54家),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还不强。在2009年世界机械500强的前100位企业中,中国仅有5家上榜,远远低于日本的28家、美国的22家。我国有近50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但是营业额仅为美国高通公司的二分之一。
发展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活动主体。不仅一国国民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依赖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主要体现为企业间的竞争,特别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目前,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角,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掌握并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为本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甚至可以说,一个经济大国如果没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只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和低附加值产品来获得国际市场的话,永远不可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强国。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继续为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秩序和基础设施,为我国企业做强做大提供政策支持,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二、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企业兼并重组工作。2010年8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对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列专节对引导企业兼并重组进行了阐述。《规划》将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提出要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一)基本原则
一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不断完善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自愿、自主参与兼并重组。
二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引导企业依法合规地进行兼并重组,规范行政行为,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坚持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既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又要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提高市场竞争效率。
四是坚持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妥善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资产债务处置、职工安置等问题,合理维护债权人、债务人以及企业职工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规划》提出,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机械、电子信息、电解铝、稀土、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引导兼并重组企业管理创新,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中,钢铁行业前10名的集中度由2010年的48.6提高到2015年的60%,汽车前10名的集中度由2010年的82.2%提高到2015年的90%以上,船舶行业前10名由2010年的48.9%提高到70%以上。同时,在《规划》确定的发展导向中,也提出了相关的目标。如,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到2015年,铜、铝、铅、锌前10家企业产业集中度分别达到90%、90%、60%、60%;前10家水泥企业、平板玻璃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重分别达到35%、75%以上;力争使稀有金属高技术产品销售比率达到40%以上,稀土、钨、锡、锑、钼等稀有金属工业前5家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等。
(三)政策措施
一是着力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性障碍。目前,由于地区、行业利益等问题和矛盾尚未有效解决,我国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障碍。“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不合理规定,要创新工作思路,加强政策研究,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地区间利益共享机制,协调解决跨地区、跨所有制企业兼并重组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是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企业兼并重组涉及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首先,要认真抓好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及时跟踪政策实施效果。其次,要整合资源和手段,把企业兼并重组与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移、重大专项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打好政策组合拳。第三,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同时也要引导各地积极创造条件,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细则,完善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三是改进管理和服务。首先,要加强和完善对重大企业兼并重组交易的管理,使企业兼并重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第二,要探索建立促进境内外并购活动的公共服务平台,拓宽企业兼并重组信息交流渠道。最后,要建立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三、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规划》提出,要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经营、专业服务、系统集成、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做强做大企业的主体是企业自身,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竞争力。
一是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水平的根本保证。要规范公司运作机制,保护投资者及其相关利益者的权益。要理顺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完善义务责任制度,优化董事会的结构和功能,提高董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制定和完善有关的监督制度或条例,优化监事会的成员结构,提高监事成员的素质。完善经理聘任制,切实保证经理行使法定的权利,其利益要同企业的经营效果挂钩。
二是加强基础管理,推动管理创新。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础管理体系,在设备、工艺、操作、计量、原料、现场、财务、成本管理等方面夯实管理基础,改善生产秩序和作业环境、优化现场管理,高度重视节能降耗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企业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深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重视对国外企业管理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探索适合国情和企业自身情况的管理创新成果。更加重视并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各个经营环节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再造,进一步增强内外部资源的综合集成能力。
三是提高跨国经营水平。国际化是大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培养全球化战略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熟悉WTO规则和国际市场惯例,善于应对贸易纠纷和国际市场波动。完善海外风险保障机制,建立风险评估和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中介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中介服务机构。指导企业选择合适的区域、方式,加强可行性研究,注意风险防范,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稳步实行跨国经营战略。
四是增强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体现,目的是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做好内部资源整合,不断调整各种要素资源在管理、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中的比例关系,形成有效的企业价值链。要将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主业领域集聚,做强做大优势业务、产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还要做好外部资源整合。要积极扩大企业外部资源调控范围,通过兼并重组,直接掌握企业发展壮大亟需的原材料、技术、人才、市场、品牌等核心要素;通过产业联盟等形式,着眼于产业链进行产业布局和产业升级,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五是形成强大的人才队伍。人才是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推动力,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基础。要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大力推进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形成从规划到培育、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全过程的人才管理闭环体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六是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要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以及行业规则。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安全、健康、卫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努力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五
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国际和国内经济巨大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一方面,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结构调整任务重压力大、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等制约增强、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目标任务,同时提出了转型成长和完善服务体系的若干举措。
一、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重要举措。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政策支持,完善社会服务,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中小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政府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素质跃上新台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逐步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和重要举措。
为利用“十一五”工作基础,更好地推动相关工作,经深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继续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体现时代要求和主题,对新时期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赋予新的内涵。即:“十二五”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保持企业数量合理增长的同时,重点在“优”的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企业成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做强做优、做久做多的目标。
“十二五”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环境,改善服务,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转型成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中小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就业优先。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促进新企业的创办与发展。二是坚持内涵发展。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分布结构、规模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实现中小企业成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文化。三是坚持“专精特新”。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四是坚持分类指导。中小企业分布广泛、个体差异大,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中小企业进行区别对待,实施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
“十二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整体发展质量全面提升,社会贡献更加突出。工商登记中小企业户数年均增长8%,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户数年均增长6%,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8%;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创造优势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过程控制的比例达到45%,电子商务应用比例达到40%;培训各类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250万人次;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程度更高,单位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耗水量下降达到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进一步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坚持把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发展作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鼓励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落实并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切实放宽市场准入。
二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分布上,引导中小企业进入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规模上,支持高成长性和优势中小企业做强做大,鼓励发展“小巨人”企业。企业产品上,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保护老字号等传统品牌,扶持驰(著)名商标和优质产品。加快淘汰落后小企业。
三是进一步提高“专精特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发展,把集聚发展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着力点,建立起企业间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努力形成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引导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培育一批“配套专家”,提高协作配套水平。
四是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中小企业把完善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改善经营管理作为提高成长质量的重要基础。引导企业加强设备、工艺、操作、计量、原料、现场、财务、成本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推动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是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把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作为推动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保障,力争到“十二五”末中小企业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制定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
三、实施两个关键工程和四个行动计划
为实现“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的目标和任务,提高中小企业成长质量和效益,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一批关键工程和行动计划。
一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积极实施《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支持建立和完善4000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培育500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在80%以上的省级地区基本形成以资源共享、服务协同为主要特点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二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计划。完善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支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质量和标准工作。
三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加强信息化培训和示范引导,鼓励开发适合中小企业应用的信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环节的普及推广和深化应用。完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带动提升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是创办小企业计划。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辅导服务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创立和发展。支持建设和改造3000个小企业创业基地。
五是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计划。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推广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经验,鼓励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继续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每年完成约50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任务。
六是中小企业市场拓展计划。推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作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加强改革创新,继续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扶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收购技术和品牌,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
四、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对于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规划》提出了稳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举措和政策导向。
加强组织领导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加强政策协调;各级地方政府及其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推进规划任务的落实;调动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服务组织的积极性。
完善政策措施方面,完善现有政策措施的同时,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出台新的扶持政策,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工作重点转向小型微型企业,更加注重扶持小型微型企业,更加注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此外,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惠及更多小型微型企业。
加强融资支持方面,全面落实现有金融扶持政策,重点加强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壮大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探索发展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债券融资等创新产品。
强化公共服务方面,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加强信息服务,及时发布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
在统计监测方面,主要是按照今年新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对规模以下企业的统计分析工作。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六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十二五”是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时期。着力推进工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不仅是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产业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这是对未来五年工业布局的整体部署和谋划,指明了方向,确定了重点。
一、调整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空间布局合理改善。石化产业逐步向消费中心和原油接卸条件好的地区集中,形成了9个千万吨级炼油、6个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在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拉动下,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初具规模,长沙、西安、齐齐哈尔等地工程机械装备、输变电设备和重型机械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但是,产业布局不合理矛盾日益凸显,钢铁、有色冶炼能力超过资源、能源、环境承载力,产业分布与人口及区域发展格局不协调,调整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十二五”时期要着力优化重大生产力的空间布局:
一是引导工业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按照国家区域发展“两个战略”(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在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框架下,统筹考虑资源、能源、市场和环境承载力,结合技术进步趋势和区域产业特点,严格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明确区域产业发展的定位、重点和方向,引导工业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对于产业布局不合理、不平衡、不协调的部分,实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导向,加快布局调整,推动产业发展。
二是优化新增重大生产力布局。对于依托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要优先在中西部地区资源富集地布局,促进能源、资源就地深加工,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主要利用进口资源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沿海沿江地区布局,促进资源、区位、市场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有效配置,减少资源、产品跨区域大规模调动。把鼓励先进地区率先发展和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作用。
三是要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布局。“十二五”期间,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各地区纷纷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重点,并在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引导和扶持的力度。目前,已有31个省市将新材料、新能源作为发展重点,30个省市将生物产业作为重点,29个省市将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作为重点,28个省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18个省市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形势,也亟需加强规划、合理布局。要积极引导各地将发展的热情与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紧密结合,合理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布局重点,避免一哄而上、严重浪费资源。
二、推进产业有序转移
“十一五”时期,东部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地震灾区、援疆、援藏等支持特殊地区发展的产业转移与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同一省市内部产业转移也逐步扩展。“十二五”期间,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将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业有序转移要处理好四方面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行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杜绝“拉郎配”。政府主要是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为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服务。二是转移与升级的关系。产业转移是方式,产业升级是目的。要通过产业转移,优化调整布局,做强支柱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互补与共赢的关系。产业转移要建立在转出地与承接地双方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或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避免承接地出现低水平承接和重复建设。四是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贯彻节能减排要求,坚持有序开发资源,严格产业准入,禁止污染产业、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借“产业转移”之名扩张生产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广产业间循环利用,强化产业转移中的环境和安全监管。
“十二五”期间,产业转移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改善产业转移环境。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支持中西部地区重点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二是创新产业转移机制。特别是要健全工业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创新产业承接模式,鼓励中西部地区通过要素互换、合作兴办园区、企业联合协作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建设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三是加强重点地区产业转移工作。在进一步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的产业援助。同时,继续鼓励东部沿海省市推进本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与合作,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工业领域的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对接。
三、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聚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集聚区)得到迅速发展,在推动工业化进程、繁荣区域经济方面,作用日益突出。“十一五”期间,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工业产值50%以上来自工业园区,中西部地区新增工业产值50%以上来自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是“十二五”促进工业布局优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产业链为基础和纽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十二五”时期,推动产业向特定区域集聚必须有明确清晰的产业定位,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推动产业集群建设。要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着力培育一批竞争优势突出、带动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
二是以规范提升工业园区为抓手提高集聚集约水平。当前,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雷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共建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规划》提出,要加强对省级开发区规划编制、产业升级、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等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健全省级开发区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支持省级开发区规范发展的政策措施。“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园区(集聚区)建设的规范引导,以满足园区内企业共性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以提高研发创新和公共设施共享能力为重点,发展一批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环境。
三是以发展县域经济为方向引导城乡产业合理集中。将推进产业集聚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一方面为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改变县域经济“小、散、乱”的现象,促进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形成,提高城镇化质量和综合承载能力,使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推动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格局的形成。
四是以打造区域品牌为重点塑造区域产业“集体形象”。当前,产业竞争已经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之间的竞争。要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必须依托当地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着力打造区域产业品牌。《规划》提出,要支持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证明标志等集体品牌,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引导产业集聚、集约发展,自2009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截至2010年,已有两批共128家工业园区(集聚区)获得授牌。在创建发展中,示范基地不断发展壮大,不仅自身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带动地方经济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128家示范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6,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1/6,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人数的1/8,产业集群优势特色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规划》提出,要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国家重点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内,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水平高、产业规模和影响居全国前列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十二五”期间,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30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水平高、产业规模和影响居全国前列的示范基地,成为带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力量,培育形成30家左右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为做好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十二五”必须完善对创建工作的机制保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一是加强对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形成部省两级创建的工作机制。二是要鼓励国家安排的资金和地方资金,优先支持示范基地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国家在技术改造基建转型、工业转型升级等资金安排上,对符合条件的示范基地重点企业予以支持。三是要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对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面向示范基地提供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成果转化、试验验证、检验检测等技术创新服务,以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集中治理、安全生产监控、环境保护监测等设施共享服务的平台建设,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通过“十二五”的发展,使示范基地加快成为带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载体和骨干力量,为工业布局的优化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解读之十七
努力提高工业领域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我国工业领域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日益扩大,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更加注重引进产业升级亟需的先进技术设备,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提高工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十一五”工业领域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对外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国际贸易看,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持续攀升,已占全球制成品贸易额的14.5%,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十五”末的48.6%下降到38.9%,进出口贸易方式发生积极变化。从利用外资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超过1400家,比“十五”末增长近一倍;中西部吸收外资占全国总量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1%上升到目前的14%。从对外投资看,2010年我国对外投资遍布12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971亿美元,是“十一五”规划目标的2.3倍。
但也应清醒的看到,我国工业对外开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
一是利用外资效益有待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领域外商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但外资投向的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不少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投资少、见效快的中低档加工制造环节,部分外商投资于高消耗和污染性的项目;外商投资区域布局仍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占全部外资额的比重仅为13%;一些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仍存在重规模、轻质量的情况,吸收外资方面有一定盲目性,也存在区域间恶性竞争、不计成本招商、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滥用优惠政策等现象。
二是“走出去”主体实力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制成品出口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自主品牌产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还十分缺乏。在2010年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内地仅有42个品牌入选,远低于美、日等国。“走出去”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实力较弱,国际化专业人才匮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还不强。在2010年世界机械500强的前100位企业中,中国大陆仅有6家上榜。企业国际化观念不强,缺乏清晰的对外投资合作长远规划,无序竞争甚至恶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竞争秩序亟待规范。
三是面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需求结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需求结构出现深刻变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有所增加。2010年,我国就遭受各类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就高达77亿美元。在2010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的58起“337条款”调查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占调查总数的三分之一,不仅包括钢管、轮胎、皮鞋等一般产品,也涉及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领域,我国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第一目标国和最大受害国。今后一段时期,我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不仅体现为对我出口产品的限制,也将表现为经济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碰撞和冲突,加大了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
二、“十二五”工业领域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工业对外开放已经进入到提高质量和水平、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以扩大开放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规划》提出了“提高工业领域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三项任务。
(一)切实提高工业领域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统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积极引导外资更多的投向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严格控制高载能、高污染外资项目。充分利用好国外优惠贷款,支持欠发达地区改善投资环境,并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鼓励港澳台企业到西部地区进行投资。
加大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工作力度。加强“引资”与“引智”相结合,进一步突出外资作为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的载体作用。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发展国内配套企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增加研发投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共同研发、共享成果,合作申请国家科技开发项目、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等,扩大技术的溢出效应。利用国内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智力资本优势,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鼓励国内企业深度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合作,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促进国内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
(二)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
提高境外投资质量。鼓励国内技术成熟、国际市场需求大的行业和化工、冶金、建材等重化工企业向境外转移部分加工制造环节,推动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重化工园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结合境外资源开发需要,开展境外油气、铁矿、铜矿、铝土矿等的开发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多渠道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引导国内资金通过收购、参股,以及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合资企业等多种方式,投向境外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项目,加强与境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的技术研发合作。
积极发展海外工程承包。鼓励有优势的企业以BOT(建设-经营-转让)、PMC(项目管理总承包)等国际通行方式开展海外工程项目承包。积极拓展合作领域,鼓励企业承揽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优化经营主体结构,重点支持大型工程承包企业发展海外业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高工程承包的质量和效益。
增强“走出去”主体实力。鼓励实力强、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收购和建立区域营销中心,在全球范围开展资源配置和价值链组合,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使其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依托。注重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优势,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境外产业集群,带动制造业产业对外转移。
(三)大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示范。结合试点地区的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完善加工贸易产业布局,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或部分加工环节有序转移,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强、技术溢出能力明显的骨干型项目,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特色鲜明、配套齐全的主导产业集群。鼓励试点地区加工贸易向总部经济转型,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链,推动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环节拓展,为全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探索有效模式。
鼓励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积极推进重点承接地的建设和培育,鼓励承接地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人员培训,增强重点地区承接能力,培育承接转移示范地,稳步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和功能,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
三、完善工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信贷支持。调整审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最大限度缩小审批、核准范围,增强审批透明度。规范和促进产业园区发展,发挥产业园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引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方面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建立健全投资竞争政策体系和产业与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和约束跨国企业对境内企业的并购行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
(二)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加强国内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科学分工和有效协作,建立纵向联动、横向配合、高效运转的长效工作机制,综合各方资源应对贸易摩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和协调功能,完善价格协调机制和行业标准,加强市场信息服务,积极组织行业内企业对外应诉。完善出口信用体系和处罚机制,规范出口秩序,合理调控出口。进一步加大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的培训力度,继续组织对地方、行业协会和企业从事公平贸易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三)加强对工业企业“走出去”的指导和服务
提高综合统筹能力,充分发挥跨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的协调和管理。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多层次的对外投资合作发展基金,拓宽外汇储备的运用渠道和方式。发挥政府、行业组织和协会的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引导境外中资企业树立良性竞争意识、战略经营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维护企业和国家的良好形象。
工业和信息化部 规划司